APP下载

运用戏剧主题活动培养幼儿艺术创造力

2021-09-22施晓莉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8期
关键词:老爷爷角色扮演肢体

施晓莉

戏剧是一项融文学、音乐、美术、表演、舞蹈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以直观有效的方式积极促进人的各方面发展。在幼儿园,戏剧主题活动是用戏剧的技术,以绘本为主题来源,根据幼儿年龄及学习特点,在创设情境、扮演角色等过程中促进幼儿思考,充分發挥其想象力与模仿力,推动他们不断地解决问题、与同伴互动,从而达到教育目标的过程。

本文以绘本《漏》为载体,在分析理解绘本的基础上,提取绘本中与艺术相关联、与幼儿发展经验相契合、与幼儿兴趣相吻合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加工,形成一系列适宜、有趣的活动,从而探讨出幼儿戏剧主题活动中幼儿艺术创造力的培养途径。

一、角色扮演,激发艺术创造兴趣

爱模仿是幼儿的天性,角色扮演不仅满足了幼儿爱模仿、喜欢表演的天性与愿望,还能引发幼儿“肢体创作”与“戏剧想象”,进行即兴的角色扮演,在感受与理解角色的特点与表现形式上,体验自我身体表达与艺术创造的乐趣。

比如绘本《漏》中的角色,有老爷爷、老婆婆、小偷……我们会鼓励幼儿尝试进行角色扮演,一开始幼儿扮演的老爷爷无一例外都是弯着腰,边走边捶背的形象。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幼儿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去表现更多样的老爷爷和老婆婆形象。如:你见过的老爷爷都是弯着腰走路的吗?我看见过骑单车的老爷爷、正在吃饭的老爷爷、看报纸的老爷爷、特别胖的老爷爷……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思路逐渐打开,肢体动作也越来越放得开,表现出了不同的老爷爷形象。以此类推,不同的角色扮演不断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他们的思维越发活跃,也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如表现老虎形象时,有凶猛的老虎、饥饿的老虎、缺了一条腿的老虎等,表现小偷形象时,有正准备潜入家里的小偷、冷得发抖的小偷、喝醉酒的小偷……

二、构建情景,创造性进行物体表征

在构建情景时,我们通常将重点放在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及空间的表征上。通过教师口述旁白的形式带出戏剧的情境,幼儿自主选择想要构建的物体,通过身体姿态、脸部表情表现出来,可以是个人构建,也可以多人合作构建。通过情景想象,用肢体将屋里的物品表现出来(空间建构),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理解能力,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创造能力。

以绘本《漏》为例,我们需要部分幼儿用自己的肢体呈现房屋中的摆设。可先跟幼儿共同探讨屋里面会有什么摆设,都是怎样的。幼儿自主选择要构建的物体,做好构建准备(单人或合作),教师根据幼儿的选择,以讲故事的方式逐渐交代房屋中都有些什么,教师说到什么物品,幼儿就需要来到教师指定的空间用肢体和表情呈现出物品。整个空间搭建完毕后,教师可以采访的身份跟“物品”交流,让幼儿描述自己构建的是什么。比如幼儿会说:“我是一把缺了腿的椅子。”“我是墙上的时钟。”……

三、探索表现,提升艺术创造力

1. 加入乐器,模拟真实情景

在以绘本《漏》为载体的声音交响乐中,我们首先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暴风雨的夜晚会有什么声音?可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如雨声筒、海浪鼓、雷声鼓等)?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尝试进行表现。接着以旁白的方式引导幼儿叠加表现出狂风暴雨天气可能听到的声音:打雷、暴雨、大风、瓦片摩擦、驴吃草……模拟真实情景,为接下来的主题剧表演打下基础。

2. 自制道具,创编故事情境

和幼儿一起根据制作的手偶形象和面具形象,配上与角色形象一致的语言,在音乐背景的伴随下表演故事情节。幼儿在此活动中进行探索体验,不仅能在合作表现中提升自信、释放情感,还能更好地感受美、欣赏美与创造美。

3. 增添服装,激发创作欲望

形象的服装能够帮助幼儿代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作欲望,使之更加生动形象地表演,从而提升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以绘本《漏》为例的角色扮演,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为老爷爷、老婆婆、小偷、老虎和小胖驴等角色增添适合的服装(也可以提供半成品进行加工)。

4. 集体绘画,培养合作能力

小组讨论,将心目中的“漏”在大白纸上用笔描绘出来,如身体很胖,头上长着两只角,眼睛又大又红……绘画完成后,小组一起合作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

四、创作剧本,集体呈现艺术创造力

在引导幼儿创作剧本时,首先,需要运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充分地感受、体验和探索不同角色;接着,教师需要支持幼儿将想法转变为行为;最后,教师要在幼儿想象的基础上加以引导与梳理,逐渐完善形成多种表现形式下的具有完整情节的剧本。

幼儿创作的过程也是寻找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他们需要跟同伴一起不断思考如何推动剧情,因而在这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幼儿在表达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最终通过戏剧主题表演的方式与同伴合作进行整体的呈现。

以绘本《漏》为例,经过之前几种方式的参与,幼儿对整个主题有了初步的理解,这时可将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是器乐组、环境组和表演组。三组幼儿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剧情,使之更适合表演。如:器乐组的配乐将随着故事的进行给予一定的声效支持,环境组通过肢体和部分辅助材料建构表演的环境,表演组进行角色形象的塑造,包括对话的设计。在这里,所有的幼儿既是观众,也是演员,幼儿的兴趣已不仅仅停留于浅层,而是转化为内部的动机。

实践表明,将戏剧主题活动融入艺术创造中,在加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上,可逐步提升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幼儿园与社区教育实践基地协同发展的实践研究”(编号:2018ZQJK060)、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幼儿园教育实践基地的‘社区研学课程建设研究”(编号:2019 ZJK026)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王思静

猜你喜欢

老爷爷角色扮演肢体
小灵通看老爷爷吃梨
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我演老爷爷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卖纸的老爷爷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