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情智型作业设计的原则与实践策略

2021-09-22丁玉华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8期
关键词:情智情境作业

丁玉华

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小学数学情智课堂的研究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通过激情启智实现课堂教学变革,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小学数学情智型作业,不仅是一种学习习惯、态度和心理品质的养成,更是肩负着培养学生“情”与“智”发展责任的必要手段。小学数学情智型作业的设计,应该能够促使学生摆脱在数学作业中“被决定”“被布置”以及“被控制”等被动状态,有效激发学生的“经验积累”“情感投入”和“思维卷入”等主动状态。既有价值又有意义的情智型作业,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情智作业设计的原则

小学数学情智型作业设计力图改变传统作业观下的作业超量布置、来源单一、形式固化、简单机械、多统一少选择、缺乏针对性和精准性等布置方式,让学生在情感态度的驱动之下,在“乐”中求知,在“能”中求知,在“活”中求知,在情感性、情境性、实践性、层次性、精准性和生长性上做足文章,最终使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地生根。小学数学情智型作业设计应遵循六个原则。

1. 情感性原则:由情而起,关注情感

教师要重视作业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意义,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等心理状态,以“情”引路,驱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性格品质的形成,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意志的锻炼。基于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重“情感”“智慧”以及“情与智”的关系。首先,情能促智。一是趣中生智,有趣的情智型作业设计体现着数学的智慧;二是赏中生智,引导学生欣赏同伴的作业,通过赞同或纠正收获更深入的理解。其次,智能生情。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作业带来的快乐挑战及发自内心的愉悦体验。

2. 情境性原则:情中有智,关注情境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可知,知识具有显著的情境化特点。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情境客观存在,可通过刺激人类感官引起其情感变化。可见,以“情境”搭桥,能有效打通知识与素养的内壁。为此,小学数学情智型作业应创设合适的现实问题情境,将数学问题置于能体现核心素养的现实问题情境中,内化成一种积极、深刻的情感影响力,朝着简单不花哨、真实不虚假、童趣不呆板、智慧不肤浅的方向去着力,使情境创设具有科学性、人文性、生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发展学生智趣的目的。

3. 实践性原则:以智生情,联系生活

富有创意的作业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以生活情境为依托,促使学生成為问题的探索者,使学生在智商和智慧方面得到发展,逐步形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智慧,让学生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数学领域中自由翱翔。

4. 层次性原则:以情促智,尊重个性

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小学数学情智型作业的设计也要体现层次性原则。为此,作业设计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挖掘教材背后隐藏的创新因素,避免“一刀切”,精心设计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5. 精准性原则:情智双育,顺应需求

“填鸭式”“题海战术式”的作业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真正让作业减负增效落实落地,教师不能只凭借经验依靠教辅,而是要提升作业设计的能力,善于发现和挖掘,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综合分析,精心研究,把握住、把握准重点知识以及难点知识之间的密切关联,达到情智双育的目的。

6. 生长性原则:情智共生,启迪思维

小学数学情智型作业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带来的挑战乐趣与成功体验。因此,教师布置“活”的作业,方能培养学生“活”的思维,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所习得的“智”最后是为“情”而服务的。当学生的智商、智慧得到发展后,学生就会以更积极、更自信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情感上得到满足,核心素养得到培育,数学素养得到提高,人格得以健全发展,达到情智共生的境界。

二、小学数学情智作业设计的实践策略

在小学数学情智型作业设计方面,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隐藏的数学内涵,关注学生内心需求,精心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作业。一是让作业更具儿童性,体现数学学习的生动和温情;二是让作业更具可操作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 滋养数学情感,以“趣”激情

小学数学情智型作业的布置,着力点在滋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成为润泽数学课堂的催化剂、学生数学学习的助推器。

一是精挑细选,设计让学生“好奇”的情智型作业。教师要精心挑选作业素材,布置富有趣味和充满挑战性的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越挫越勇的学习精神,让数学作业显得“精”而“趣”。二是联系生活,设计让学生感到“喜趣”的情智型作业。知识情境化,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发展路径。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方面要接近生活,从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题目跳脱出来,结合“鲜”而“活”的实际生活素材,设计出“有生命力的数学问题”;另一方面不要忽略知识点与生活情境的衔接,要牢牢抓住知识要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实践,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运用能力。三是发散思维,设计让学生“爱玩”的情智型作业。教师要遵循“数学好玩”从而“玩好数学”,从形式上的“好玩”走向思维上的“好玩”,真正达到启迪智慧,有效地实现师生、生生的情智互动。

2. 注重儿童本位,以“成”滋情

小学数学情智型作业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个性化教学的一种具体体现,能兼顾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理解水平与个性特点。随着解题经验的积累,学生的自信心将会有着大幅度提升,从中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为内在潜力发挥和个性张扬提供了重要平台,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的发展,从而发展数学素养。

一是兼顾差异,设计“有亲切感”的层次性情智型作业。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学习能力会有一定的差异。为照顾不同学生的情感需要,分层设计作业,让学生“有亲切感”,增进学生思维多样性。二是培养能力,设计“有成功感”的提升性情智型作业。以往的数学作业是教师一厢情愿展开设计,往往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这不是“真正的学习”。提升性情智型作业是对知识进行的延伸和拓展,体现出“活而不难,易而不死”,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启发学生潜在的智慧和思维能力,让学生“成功”地品出思维的美、数学的味。三是激发潜能,设计“有创造感”的开放性情智型作业。数学核心素养蕴含着思维品质,数学作业不能单一地将促进学生逻辑数理智能视为唯一目标,还要注重空间智能的提升,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智能优势不同的学生所喜爱的作业题型及形式各不相同,如语言智能较强的学生喜欢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身体动觉智能较强的学生喜欢玩游戏;空间智能较强的学生喜欢作图等。四是因材施教,设计“有灵动感”的个性化情智型作业。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主张给学生选做可接受的、符合智能优势的作业,把表演、游戏等一些数学以外的活动纳入数学实践的范畴。积极调用学生的优势智能进入数学能力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获得个性的和谐发展。

3. 指向深度学习,以“理”怡情

小学数学情智型作业的设计要指向深度学习,避免琐碎、零散的知识点,把数学知识内化成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学生实现把数学知识迁移应用到生活中,从而形成数学学科学习必需的品格。

一是重视阅读引领,设计阅读性情智型作业。数学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的运用和拓展,而是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阅读性情智型作业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智慧的同时,从学科联系中更全面理解数学的内涵,真正获得了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双赢。二是指向先学后教,设计前置性情智型作业。这是减负增效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避免重复、繁琐、乏味、呆板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设计前置性情智型作业,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奠定基础。三是鼓励尝试探索,设计探究性情智型作业。这种作业对滋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首先,提高素养,设计小日记情智型作业。教师可围绕“知识总结型、方法技巧型、回顾反思型、记录生活型、倾吐心声型、个性创新型”等进行布置数学日记作业,触发学生思维的触角。其次,深度学习,设计小课题情智型作业。小课题情智型作业也可以叫專题型作业,是围绕一个主题而设计的作业。教师可从内容、技能、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整理出研究的专题,培养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再次,勇于探究,设计合作性情智型作业。打破“独立作战”的“个人模式”,突出互动协作原则,体现自主性和合作性,采用密切合作、分工明确的“军团模式”。学生从合作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自主探究的潜能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提升合作探究的品质。

总之,通过不同类型的数学情智型作业的设计,让数学作业由原本的“机械训练”变成“思维体操”,由“单一数学”变成“复合数学”,从作业内容、类型多样化,作业形态呈现“教学做合一”,以生成学生智慧为目标指向,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科研重点项目“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情智教学的实践研究”(批准号:20192QJK042)和东北师范大学“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专项课题“小学数学情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GPJH201805)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情智情境作业
不同情境中的水
情智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校域样本
激趣写作,构建情智并融的作文课堂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情智英语”教学主张及实现路径
护患情境会话
读写相结合 情智共飞扬——以人教版第十册为例浅谈读写结合的策略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