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欣喜的时空穿越之旅
2021-09-22姚红卫
姚红卫
2021年6月27日下午,我应邀至上音歌剧院管弦乐排演厅聆听了一场名为“牧乐团的文艺复兴牧歌之旅”音乐会。“牧乐团”创建于2007年,是沪上唯一一支致力于演唱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的开放型合唱团。乐团坚持自发组建、自我管理、自愿加入的原则,团员大多为非音乐专业的合唱爱好者,涵盖不同国籍的法学、医学、金融等行业人士,这些应是其所谓“开放型”的主要原因吧。参与本场演出的共有十二人,其中女高音五位、女低音三位(包括一位假声男高音)、男高音两位、男低音两位。如此一支业余团体,以欧洲文艺复兴音乐为主打,已令人刮目相看,而本场以意大利牧歌作专场演释,更让人佩服。
十六世纪的意大利牧歌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世俗体裁之一,意大利也因之首次成为欧洲的音乐中心。音乐会按牧歌风格的发展脉络分为四部分:早期、中期、混合风格与英国牧歌、晚期,各期选择该风格代表性作曲家的代表作品。音乐会以牧歌风格形成初期三位大师维尔德洛(Phillippe Verdelot)、费斯塔(Costanzo Festa)、阿卡代尔特(Jacques Arcadelt)的三首作品开场,以十六世纪末有意大利牧歌创作“三架马车”之称的马伦其奥(Luca Marenzio)、杰苏阿尔多(Carlo Gesualdo)、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的三首代表作压轴。音乐会曲目中不乏著名的牧歌杰作,如阿卡代尔特《洁白温柔的天鹅》、马伦其奥《孤独沉思》、杰苏阿尔多《我悲痛地死去》等。
牧乐团对早期牧歌的演释较好地体现了该期作品的和弦式织体特色,声音融合、均衡,音乐动人,宛如演唱者以同一节奏在吟诵诗歌。该团对中期作品进行演释时,选唱了该期风格开创者维拉尔特(Adrian Willaert)及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罗勒(Cipriano de Rore)的作品。他们在演唱时十分注重对声部间的模仿及旋律半音化的表现,甚至连文艺复兴重要音乐手段“绘词法”都处理得颇为巧妙,可圈可点。不过,作品中个别声部的音准及总体声部间的均衡、声部进入的整齐略有不足。
文艺复兴牧歌在当时作为一人一声部的无伴奏声乐重唱形式,是一種自娱性声乐体裁,现多为小型或较大型合唱团演唱,这也带来了声部平衡、音量对比等诸多方面的要求。第三部分混合风格之所以被称为“混合”,是指将当时轻快风格体裁的音乐特点融入牧歌创作,从而使牧歌一改严肃面孔,成为一种充满活泼情绪的牧歌类别。十六世纪末形成的英国牧歌主要借鉴的即此种意大利牧歌风格,这可能是音乐会将两首英国牧歌安排于该部分的原因吧。牧乐团对该部分作品的演唱轻松、投入,其中演唱拉索的《回声》时,部分演唱者到二楼观众间,形成与台上演员的声部呼应,颇具形象性和感染力。十六世纪末三位意大利牧歌大师的作品堪称牧歌创作巅峰。在音乐会中,无论是马伦其奥超过一个八度、令人称奇的连续半音化声部进行,还是杰苏阿尔多阴森“死亡”形象的半音化和弦式织体与鲜动“生命”形象的自然音线条性织体的对比呈现,乐团成员在声音把控、声部对比等方面皆有优秀的呈现,较好地表达出了作品中“绘词法”的精妙运用。
作为一支主要由非专业人士组成的业余合唱团,牧乐团演释文艺复兴牧歌实属不易,乐团常任指挥、上海音乐学院合唱指挥硕士董川泓还在现场进行了幽默导赏,这些背景资料的铺垫既辅助现场听众了解了牧歌音乐的前世今生、审美情趣与表现魅力,也为演出平添了几分趣味性和学术性。音乐会的两首返场曲目包括分别为指挥与特邀声乐指导、抒情男高音李成锐合作的卡契尼(Giulio Caccini)作品及蒙特威尔第歌剧《奥菲欧》片段,这些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十六世纪意大利牧歌在巴洛克时期的风格演化和体裁发展。总而言之,本场音乐会可谓牧歌风格历史发展轨迹的一个缩影。
曾记得,音乐学大家于润洋先生曾为我国知名欧洲文艺复兴音乐专家戴定澄教授编注的《合唱经典——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合唱曲选》一书作序。他在“序”中指出:“在我国音乐学术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这个学术领域的研究一直滞后,直到近十年来才开始真正的起步。”而对文艺复兴音乐作品的演释在国内更是少之又少。
如此,沪上这支牧乐团成立的意义与价值就可见一斑了。乐团秉承成立时的初衷,以演绎、推广文艺复兴音乐为己任,成立后举办了文艺复兴合唱作品专场、罗马乐派专场、佛兰德斯乐派专场等,保留曲目涵盖了帕莱斯特里那、维多利亚、塔利斯等文艺复兴大师的经典作品,着实难能可贵、令人欣喜。希望牧乐团今后能持之以恒,期待他们对更多文艺复兴音乐的精彩呈现,也盼望国内音乐学界及合唱团体能更多关注、探究欧洲文艺复兴这一声乐复调黄金期的多声作品,以进一步增进中西方音乐交流,丰富合唱音乐表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