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儿童友好城市空间
2021-09-22文图沈瑶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谢畅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文图|沈瑶(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谢畅(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1.湖南大学建筑学院CFC研究室街巷游戏节活动实拍
儿童与城市的矛盾
快速的城镇化,不停的淘汰着传统的、宽宽窄窄的街巷,一座座高楼矗立起来,就像是一层层屏障横亘在人们中间;人与人的交流变少了,人与人的淡漠变多了,即使住房邻近,心也变远了,我们连住在对面的邻居都不了解是谁,又何谈放心让孩子们在家以外的地方自由的奔跑与游戏。
有多久了,街巷中少了孩子们的追赶与欢笑声;有多久了,周末被补习班这个大恶魔占据,孩子们不再会走街串巷、呼朋引伴;有多久了,家长们不放心孩子单独出门,担心着街上的车子和陌生人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伤害;有多久了,那一条条和孩子们息息相关的规范条例、生活空间的改变却完全没有问过孩子们的意见:你,喜欢这样的环境吗?你觉得这样改好不好?你觉得还有哪里不太好?
在快速城镇化的当下,儿童的数量却突然开始减少,2008年前后国内孩子的出生数在不断下降,且由于交通安全、社会安全等问题,儿童死亡率居高。高密度发展的城市和儿童成长的自然空间需求存在着矛盾。
这种矛盾并不仅限于中国,儿童与城市间的矛盾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国际的关注。同样是独立移动性发育迟缓,住宅接地性及自然接触减少,公共游戏场地的缺失;电子媒体对于游戏生态的改变,也改变了幼儿的游戏状况,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不可否认的是,城市发展是需要达到儿童友好的,但这也是需要过程的。日本最早提出儿童友好城市研究的木下勇先生,针对影响儿童三观形成的环境,整理出孩子交往过程中的曼陀罗图,提出孩童时代接触的物的环境,例如山川、河流、公园和人的环境,例如亲戚、邻里和朋友,会影响他对周围各类场景的认识。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是认知发展论的代表者,他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提到“同化”这一概念,即孩子会不自觉的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会模仿学习他接触到的任何一个事件,或者是人,或者是物,并最终成为他的一部分。
儿童友好城市的三大关键词
“社区共识”
非洲部落有一句谚语——“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对社区空间在育儿行为上的重要性形成共识,让人们心中有儿童友好的认识,尤其是相关的专业人员,能在城市发展时尽量考虑孩子的感受。儿童是社区的粘接剂和清洗剂,让儿童参与部分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在社区原住民、外来定住者和临时租住者之间以儿童为纽带建立连接,才能带动居民持续的参与和社区不断的融合。
2016年1月,丰泉古井社区书房筹备阶段,湖南大学儿童友好城市研究室与丰泉古井社区、长沙市共享家社会组织相遇,初次提出将“儿童友好城市理念”与社区营造相结合,打造儿童友好社区。通过在社区开展讲座、举办社区高校工作营等进行儿童友好理念的普及,并借由社会媒体的力量持续扩大影响力。以孩子为社区纽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通过设计工作坊和讲座进行意识普及,为儿童赋能,培育兴趣的尝试也必不可少,例如儿童友好课堂进社区、绘画展示、墙绘活动、街巷游戏节活动等等,去发掘他们的潜能。
儿童游戏场
儿童公共游戏场的设计应理解、尊重儿童的本能和发展规律,同时理解儿童和游戏本身,走向主动规划游戏空间体系。目前的游戏场多为商用,为商业化服务,而在设计领域,缺乏关于游戏场设计方面的教育,而儿童公共游戏场需要设计者尊重孩子的本能发展规律,进而主动给孩子创造游戏空间。从儿童的角度考虑,手机网络游戏完全改变了孩子的游戏生态,设计如果对孩子没有足够的吸引力,那必将无法体现游戏场的作用,对于游戏空间的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2.社会学课堂进社区
3.4.儿童友好社区国际学生联合工作营社区设计 图|儿童友好城市研究室
在日本,儿童公共游戏场被分为三类:第一游戏空间、第二游戏空间和第三游戏空间。第三游戏场比原始的游戏场多一个保障,它是有前期规划且是通用的复合设计,是共存型游戏场且能提供多层次的社交,能容纳各年龄段人群共存的游憩空间,满足人本身具有的游戏的天性。日本儿童环境学会制定了为了儿童的建筑与城市12条,用以规范儿童的游戏空间:1.实物的多样体验,2.与自然的接触,3.丰富的游戏空间,4.各种交流的机会,5.合适儿童与家人的城市空间,6.安全性,7.健康健全的生活,8.接地性,9.可自由行动的开放性,10.对儿童及其地域文化的尊重,11.参与与环境学习,12.放心的育儿环境。
综上所述,无论是形成社区共识育儿,抑或是对儿童游戏空间的营造,都对我国城市的儿童游戏空间体系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为安全性,即交通安全、社会安全,为儿童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为家长提供放心的育儿环境;二为连续性,即全年龄段连续、空间连续,为儿童提供可以自由行动的街巷和节点空间;三为共生性,即社会共生、自然共生,增加儿童与自然、与他人的接触机会,培育儿童的社会性和对他人的尊重。
儿童参与
《儿童权利公约》中提到的儿童的主要权利包括了对城市发展具有影响力和自由的表达对城市的意见、参与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生活和参与文化和社会性事物。在儿童友好社区空间的打造上,儿童的参与必不可少,倾听儿童真实的声音:喜好、伙伴、常去的地方、不喜欢的地方等等,引导他们将想法表达出来,并帮助他们实践,甚至邀请设计师和儿童一起来设计以儿童为主体的游戏空间,而不仅仅只是大人们所认为的儿童需要的社区环境。
5.“四季列车”墙绘活动
我们在社区实践时努力增加孩子们的参与感,了解他们对社区空间的评价,让他们去改造社区的微空间。从最初的以儿童参画的形式去了解社区的孩子们心里真正的所想所感所见所闻,到结合国际学生联合工作营,以高效竞赛的方式扩大并增进对社区现状的了解和问题的发现从而提出解决方案,为社区儿童友好建设集思广益,再到联合举办的“城市·儿童·健康·未来”岳麓论坛暨规划公开课,推进丰泉古井儿童友好社区的营造并扩大其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墙绘让更多的居民自觉自愿的参与社区活动,提高社区的凝聚力与参与性;街巷游戏节满足孩子们在社区自由奔跑的乐趣,且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和社区的居民们,拉近了社区邻里的关系;丰泉口袋花园小精灵的选举和口袋花园的营建则满足了孩子们希望在社区种植植物的想法,定期进行维护和植物培育则强化了孩子们心中的责任心和社区主人翁意识,也带动了孩子家长们和社区工作人员参与进来,在更多的居民心中普及儿童友好的理念。
6.社区屋顶花园之小小设计师活动
7.口袋花园之小精灵制作活动图|儿童友好城市研究室
创建儿童友好的“家庭-社区-城市”
儿童友好的社区/城市要打造“政策+空间+服务”三维一体的社区/城市友好,对公共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分配。儿童友好社区、大学和社会组织可以在公共资源和居民生活之间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政府需注意决策精准、标准引导,社会力量多元协作,才能够把儿童友好政策和空间、服务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给社区居民,从而真正形成儿童友好社区。
8.丰泉古井社区校社合作主要活动时序
正如蝴蝶效应所演绎的那样,在社会学里,一个坏的机制如果不加引导,逆城市化一直被忽略,也不考虑儿童的东西就会继续给居民带来困扰。如果把儿童友好城市做好,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很多社会问题就会变得越来越好,社会的创伤会愈合得更好。创建儿童友好社区就是创建对全民友好的社区。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我们创建一个儿童友好的城市环境和公共空间,需要尽更多的努力激发儿童亲近自己参与生活的活力。我们希望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参与这样的教育,并且我们有义务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