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比较研究

2021-09-21尚建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室早房性三联

尚建伟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78例冠心病患者,编号随机抽取,分为两组,39例研究组,用动态心电图,39例对照组,用常规心电图,对两组的心肌缺血的检出准确率,与不同心律失常的检出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心肌缺血的检出准确率比对照组高(P<0.05),不同心律失常的检出准确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准确率高,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关鍵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诊断

[中图分类号]R541.4;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1-0151-02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linical value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nd conventional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HANG Jian-wei (Huachi people’s Hospital, Qingyang Gansu 745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DCG) and routine electrocardiogram (ECG) in the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Methods: 78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9 to July 202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9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wit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39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electrocardiogram,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myocardial ischemia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different arrhythmias. Results: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myocardial ischemia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different arrhythmia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has high accuracy in the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Routine EC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yocardial ischemia; Arrhythmia; Diagnosis

冠心病全称叫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并引起管腔不同程度的闭塞或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1]。冠状动脉疾病高危因素包括年龄、男性、绝经后妇女、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家族史、A型性格等[2]。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心绞痛,即运动或用力后胸前区痛伴压迫感,短时间向上臂和下颌放射[3]。冠心病会导致心律失常,进而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而对于一些无症状的心肌缺血,也会引起心律失常,出现心肌梗死,因此及时进行有效的诊断是预防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本研究分析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

1 一般资料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78例冠心病患者,编号随机抽取,分为两组,研究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3.26±6.58)岁。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43~78岁,AVE(53.87±6.75)岁。两组年龄、性别可比(P>0.05),纳入:①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②知情同意,依从性好,配合研究。排除:①其它心脏疾病患者;②肝肾功能不全者;③恶性肿瘤;诉精神疾病;⑤无法配合研究;⑥入选时意识障碍,无法有效沟通。

1.2研究方法 常规心电图:在安静的环境下,让患者放松,仰卧位,正确将患者与导联电极连接,使用仪器记录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观察q波、r 波、s波、t波的变化。根据q波、r波、s波和t波的变化,判断其是否有冠状动脉疾病。并监测室早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房早二、三联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早成对、房早成对等。

动态心电图方法:患者取舒适体位,完全暴露前胸,嘱患者放松并交代注意事项,正确安置电极贴片位置,连续24h记录患者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各导联基线稳定无明显干扰。以ST段水平型和下斜型压低≥1 mm,持续≥1 min判定为心肌缺血。根据q波、r波、s波和t波的变化,判断其是否有冠状动脉疾病,并监测室早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房早二、三联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早成对、房早成对等。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心肌缺血的检出准确率,与不同心律失常(室早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房早二、三联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早成对、房早成对)的检出准确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實验数据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例,%”表示,c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试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述。

2 结果

2.1心肌缺血的检出准确率比较 对照组心肌缺血的检出准确率82.05%低于研究组100%(P<0.05),详见表1。

2.2不同心律失常检出准确率分析 对不同心律失常检出准确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尤其是短阵房性心动过速10.26%,房早二/三联律15.38%和室早二/三联律15.38%(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当今社会老龄化严重,饮食问题、作息不规律等,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会出现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导致心肌梗死死亡率的高发。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病因还包括炎症、冠状动脉畸形、冠状动脉痉挛等[4]。临床分为:无症状冠状动脉疾病、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猝死[5]。其中无症状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细胞无明显形态学和组织学改变,有陈旧性心肌病史,心电图有缺血性表现,但无不适,心电图有缺血性发作表现,但不伴临床症状)[6],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为急性发作型冠状动脉疾病,其临床上的3个亚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7]。 冠心病是目前世界上导致死亡和严重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已有1000多万冠心病患者,近十年来冠心病患者的年龄呈下降趋势。2004年《柳叶刀》心脏病研究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发现90%的心肌梗死是由9个可控制和预测的因素引起的: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肚腩赘肉、心理社会因素、每日蔬果摄入量不足、缺乏运动和大量饮酒。近年来研究还发现炎症、高同型半胱氨酸和高尿酸与冠心病的风险增加有关[8]。

冠心病会并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起源的脉冲、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兴奋顺序异常,称为心律失常[9]。常见的原因包括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电解质或内分泌系统紊乱、胸部或心脏手术、药物影响等。心律失常临床上可分为生理性心律失常和病理性心律失常。病理性心律失常可分为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传导阻滞。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房扑和心室颤动。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速、室扑和心室颤动。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是极端恶性的异位节律。心脏传导阻滞包括窦房、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

心电图的原理是:通过放置在体表的电极,用导线连接到心电图机的两端,根据心脏兴奋的时间顺序记录体表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形成以时间为横坐标的连续曲线,进而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变化规律,以诊断疾病,常规心电图只记录10秒以上的心电图,脉搏只有10几次,信息量小,而心绞痛或心律失常常会间歇性发作,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发作的波形是无法进行捕捉的,经常容易漏诊[10-11]。本次研究中,用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检出准确率100%,短阵房性心动过速10.26%,房早二/三联律15.38%和室早二/三联律15.38%。动态心电图常被称为“Holter”或“back box”,可对24 h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进行连续记录,大约记录心跳可达8~14万次。如果患者出现间歇性症状,如晕厥、胸闷、胸痛、心悸,或者没有明显不适,但对于短暂异常心电图,建议进行动态心电图复查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动态心电图可以观察正常人(包括儿童)心率和心律的动态变化,可以监测出是否存在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从而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监测各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病。因此诊断准确性更高,具有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准确率高,减少漏诊误诊,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对疾病进行有效的干预,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婕. 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实施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临床对比[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9(3): 234-237.

[2] 李连海, 褚怀德, 刘建伟, 等.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病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 17(5): 787-789.

[3] 漆星宇, 耿学军, 张喜文.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临床价值研究[J]. 临床军医杂志, 2019, 47(4): 414-416.

[4] 钱佳宜.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42): 167, 170.

[5] 杨法, 苏明兰, 张斌, 等.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诊断价值的比较[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 25(013): 51-53.

[6] 丁丽丽, 邓雪英, 艺茹汉.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20(7): 139-140.

[7] 朱静. 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临床效果对比[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7): 120-121.

[8] 陈凤云.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价值对比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 21(18): 32-33.

[9] 王志远.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15): 119, 121.

[10] 顾勇, 李佳佳, 宋兵蕾.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生理诊断的价值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20): 115-116.

[11] 黄丽丹.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意义对照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10): 132-133.

猜你喜欢

室早房性三联
特发性室性早搏的心率相关性与临床特征
这种室早或不需治疗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房性期前收缩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房性期前收缩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室性早搏与自主神经张力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三维Lorenz-RR 散点图分析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1 例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