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021-09-20黄磊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3期
关键词:高年级能力培养自主学习

黄磊

摘要:随着时代的推进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从机械的教会学生学习知识,开始逐渐地向如何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而倾斜。尤其对于小学数学来讲,学生能够自主的、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会对他们的学习经历产生正面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

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继而产生针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起来他们良好的习惯,对他们的三观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都有积极影响。本篇文章,便针对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简要阐述。

一、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高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11-12岁这个年龄阶段,此前,学生在处于中低年级阶段,主要是以教师教需要学习的知识、教学习知识的方法,相对较为被动地来进行学习。因为年纪尚幼,他们在主观能动性方面相对而言较为欠缺,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但是,当他们升入高年级之后,这个时候,他们的人格、学习习惯已经逐渐开始养成,也已经适应了校园的集体生活,结识了很多伙伴,难免会在注意力、自控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就需要教師刻意地培养起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定自己的思索,而思索的过程刻意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将这种主动学习的模式养成一种习惯,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从而学好数学。

二、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重视学生的学习优势

随着学习过程的推进,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逐渐养成自己独特的学习习惯。这个时候,他们各自身上存在的优势也会逐渐凸显出来。

例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中,需要学生学习《因数和倍数》。很多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逐渐展示出有的学生可能对数字比较敏感,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十分的快;然后有的学生是对公式更为敏感,他们在计算方面不具备一定的优势。本课内容存在许多需要记忆的部分,如大数若能被小数整除那么便是数的倍数等等。有些学生是不善于记忆这些东西的,但是他们在做题的时候,又会下意识形成自己独有的数学思维。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尊重不同学生身上所存在的数学优势,不要以自己为出发点,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在集体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采取差异化教学,充分挖掘不同学生的学习优势,从而助力学好数学。

(二)营造数学学习氛围

教学氛围,一直都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话题。因为教师会将自己的教育着重点,放在对课本知识的研究上面,如何以最大限度地通俗易懂,让学生学懂晦涩的数学知识,成为了他们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其实,教学并不仅仅是这样,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的氛围,不仅仅包括对一个班级教室的布置,整洁、简单、干净、明亮的教室,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还包括一个班级体内的班风班级,一个班的“精、气、神”。

所以,教师需要注重培养一个班的“精、气、神”,如果一个班里,有很多人都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其他的学生也会模仿,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中,由于这是学生初涉空间立体图形,而很多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空间思维,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难度。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习主动预习,其次,要引导他们学会联系生活实际,看看哪些属于长方体,哪些属于正方体,这样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也会学习借助身边的工具,通过观察身边的那些长方体和正方体,从而自主进行学习。同时,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问题,这个时候,通过合作的方式,互相把自己的问题抛出来,然后根据彼此的问题进行解答,同龄人之间的互相讨论,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针对学习方法进行疏导

学生在小学阶段,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容易绕弯路。这样就会造成学习效率低。所以,教师引导学生,为自己的每一个学习阶段制定目标,在实现自己的每一个目标的时候,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都要进行思考。

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有一个策略。比如,首先,要把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学好,在学习数学公式的时候不要死记硬背,试着去理解它们的推导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练习。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自己对一些公式的记忆,通过明确目标,再加上不断地练习,可以让学生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并且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思维的抽象性。在学习空间几何图形的时候,也要建立起自己的想象力;在学习到涉及到推倒的问题中时,需要学生要完善其知识体系,然后进行学习。并且在不断的练习中,总结经验、总结错题,通过不断地训练自己,不断地勤于动脑,动手,动口,在不断的练习中磨砺自己,只有经过不断地强化,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形成自主学习的行动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需要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积的计算。在给出公式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推导公式,让学生理解公式是怎么来的。如果一味地死记硬背,很有可能造成他们对公式没有吃透,当学习方法出了问题,自主学习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把握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只有尊重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点,然后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知识的传授、经验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引,从而助力主动的、自主的进行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顾静娴.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源泉[J]. 华人时刊·校长版, 2015(11):51-51.

[2]周健.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8):2.

[3]王红. 浅析在如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 000(045):192.

[4]薛晶.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 青春岁月:学术版, 2014, 000(003):46-46.

猜你喜欢

高年级能力培养自主学习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