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勾筒重新作为赣南采茶戏 主奏乐器的原因

2021-09-18潘罗慧子胡大春

乐器 2021年9期
关键词:二胡

潘罗慧子 胡大春

摘要:作为赣南采茶戏主奏乐器的勾筒曾经一度被二胡所代替,本文通过两种乐器结构、音色与技法上的对比;勾筒与赣南特色方言声腔的结合,及与其他赣南采茶戏特色乐器组合的综合研究,来探讨重新使用勾筒作为赣南采茶戏主奏乐器的缘由。

关键词:勾筒  二胡  赣南采茶戏

中国的戏曲种类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60多种,部分剧种仍然沿用它们独有的伴奏乐器,而另一部分的戏曲伴奏乐器已经被大部分通用的民族乐器所替代。许多民间乐器面临着失传甚至无人知晓的局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西赣南采茶戏作为中国戏曲史的重要剧种之一[1],其主奏乐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目前针对勾筒这一民间乐器的研究极少,且长期被艺术家们忽视,即使在赣南地区,流传度也极低。在勾筒的发展历史中曾经一度失传且被普遍使用的民族乐器二胡所代替。直到最近,随着赣南采茶戏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勾筒又逐渐回到赣南采茶戏传承者们的视线当中[2]。本研究比较勾筒、二胡与赣南采茶戏唱腔结合时的差异,及勾筒与新赣南采茶戏主奏乐器采胡、茶胡的组合研究,更加深入地了解勾筒这一民间乐器在其特定的演奏环境中的独特之处,同时也为勾筒能够更好地运用于赣南采茶戏的演奏中提供理论依据。

一、勾筒与二胡外观、材质、音色上的比较

勾筒与二胡同属胡琴类乐器,在外观上大致相同(图1)。勾筒比二胡略大一些,除此之外,在一些细节处也有差异:以传统勾筒为例,勾筒的琴头大多呈平头状,如今经过制作大师的艺术设计和改造后,有了呈低头状的凤头造型的琴头;相比之下,二胡的琴头造型众多,大多数二胡琴头是弯脖形状,也有龙头、凤头和荷花等许多艺术造型,给二胡的整体艺术形象增彩不少。勾筒的琴杆直径约为2厘米,比二胡的琴杆略微粗一些;二胡的琴杆(这里以高级专业演奏二胡为例)大约在1.75~1.85厘米左右。勾筒的琴筒为竹子制作,所以受到其制作材料的限制,琴筒形状为圆形;而二胡的琴筒形状常见的有六角琴筒和八角琴筒,也有部分为圆形或椭圆形。

勾筒与二胡制作材质的区别在于,勾筒从琴身到琴弓都使用竹子作为制作材料,最早的勾筒甚至连琴码都是竹子制作,现在勾筒的琴码也会选择木材制作;二胡的琴身都是由木头制作,根据不同的木料分为红木二胡、紫檀木二胡和乌木二胡等,二胡的琴弓与勾筒琴弓一样采用竹子制作。由于制作规格大小与制作材料的不完全相同,勾筒与二胡的音色也不尽相同,勾筒的音色较为高亢、明亮、浑厚,且声音的穿透力强;二胡的音色则较为细腻、柔和、醇厚,声音的饱满度高。

二、勾筒与二胡演奏技法的比较

勾筒与二胡的演奏技法有许多相通之处,由于勾筒是一种伴奏乐器,所以根据戏曲音乐及唱腔的需要,勾筒也就具有一些独特的演奏技法。从右手的运功技法上来看,勾筒与二胡基本一致,只是勾筒运用的运弓技术并不如二胡多,大多使用分弓、连弓以及颤弓;二胡的运弓技术很广泛,不仅有分弓、连弓、颤弓,也同样大量运用快弓、跳弓、顿弓、击弓等等。从左手指法的演奏技法上看,二胡与勾筒的差异较大一些。勾筒的把位按弦基本都是切把位按弦,而二胡不同,二胡演奏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原把位按弦即左手虎口碰千斤,只有在个别调式(如:F调、降B调)的演奏中会使用到切把位按弦。勾筒主要以食指第二指节指腹、食指指尖、中指指尖以及无名指指尖进行触弦演奏,小指很少用到;二胡则是使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按弦,除了演奏特殊音响效果以外不用其他手指部位按弦。此外,勾筒与二胡在打指、滑音、揉弦等手法上也有些许差异。勾筒演奏时运用的打指为的是模仿演员唱腔音色,所以勾筒的打指手速快而轻,触弦常常不按实,类似泛音的虚按,频率时慢时快不均匀,音色略带沙哑;二胡的打指技法讲究清晰快速、具有颗粒性,频率也要保持相对均匀,音色饱满通透。勾筒的揉弦只有一种,这一种揉弦的方式包含滚、勾、压相结合;二胡的揉弦分类细致,根据不同音乐需要分为滚揉、压揉、滑揉等等。此外,勾筒运用的滑音技术与二胡基本一致,都运用上滑音、下滑音、回滑音、大滑音等等,只是勾筒演奏滑音时运用一指演奏较多;二胡在演奏滑音时手指分工较为灵活。

三、勾筒、二胡与赣南采茶戏唱腔结合时的差异比较

赣南地区的方言种类繁多,有赣州话、客家话、江淮官话、吴语等等,可以说赣南18个县市区就有不同语腔语调,甚至一个县区就有几种方言,每种方言都有其独特的特色。赣南采茶戏大多使用客家方言进行演唱和话白[3],客家方言有着南方方言的普遍特点,如平翘不分, 没有儿化音等。从声母上来说,客家人说话时几乎是不分平舌音与翘舌音,只要是带有 zh、ch、sh声母的音节,通常都会念成 z、c、s,例如:知识(zhi shi),客家人说(zi se),不仅省略了翘舌音的声母,在发生腔调上也常常会延长第一个字的音节,再将第二个字念得短促、轻巧变成了轻声字;如果声母是h开头的音节,大多会被读成v音,例如:客家(jia)话(hua)念成客家(ga)话(va);此外还有送气的d音节变成轻声的t音节、用舌尖发音的气音j和q变成用舌根发声的浊音g和 k等。从韵母上来说,客家方言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前鼻音和后鼻音的混淆使用了,大多数的后鼻音会在说话发声时省略变成前鼻音,但也有个别单字会将前鼻音的发声变为后鼻音,例如:安(an)全的安,多数情况说成安(ang)全、将三(san)个说成三(sang)个等。客家人说话同样没有儿化音,没有连读,说话时像倒豆子一般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字与字之间发声独立不粘连。

客家方言的语调特色非常豐富,以上所介绍的都是普遍的发音特点,即客家人说话时的腔调特征。因为客家人少用翘舌音、后鼻音、儿化音及连读音,所以客家方言不似北方方言或是普通话那般字正腔圆,语句声调平缓,声音饱满圆润,而是相对来说更加干净明快,句尾声调下降,声音响亮清脆。客家人这种“打扁舌头”说话的方式形成了客家人说话语速快、语调冲、声调高、声音亮的特点。另外,在赣南采茶戏的唱词中不难发现,客家人还特别擅长将一些具有十分浓厚的客家人民生活气息的语气词加入唱词中,例如“哎呀嘞、依呀依子哟、呀嘿吼、里格、该只里格”等[4]。这些语气词都是客家人日常生活中常常挂在嘴边张口就来的经典用词,使用不同的语调可以精准地表达出客家人说话时的各种情绪。赣南采茶戏本来就是还原客家人民日常生活的生活小戏[5],大多情景都轻松诙谐,再加上这些语调轻快以及略带娇嗔的语气词,更加增添了赣南采茶戏中清新幽默的生活情趣。

由此可以做出总结,二胡的音色柔和饱满、圆润有张力,既可以演奏北方方言那样浑厚低沉的语言音乐也可以模仿江南水乡吴侬软语的语言音乐,但是却与赣南客家这种诙谐轻快的方言特色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赣南采茶戏的跟腔伴奏中不能贴切地表达出客家人说话時赋予情感的语调,尤其在说唱体曲牌中,音乐需要由跟腔的主奏乐器模仿客家人说话的语调时,二胡就不如勾筒模仿得那般惟妙惟肖。勾筒的音色更加接近客家人说话的音色腔调,而且勾筒的特色演奏方法更是为了模仿客家方言的声音语气而形成的,例如模仿客家人笑声的“笑音”、模仿客家人说话声调的“阳光滑音”等等。可以说,勾筒的演奏方法是在客家人的说话中诞生,勾筒就是为了赣南采茶戏而缔造。

四、勾筒与新的赣南采茶戏主奏乐器采胡、茶胡的组合

在赣南采茶戏伴奏乐队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主奏乐器的问题,经过了长时间的实践和改革。从使用传统勾筒到椰胡、龙头二胡、板胡、粤胡一直到二胡,然而最后从二胡又回到勾筒。经过这样反反复复地实验,以及多种乐器的试用与舞台效果的检验,为了解决传统伴奏乐器“两把勾筒,一支唢呐,一套锣鼓(四件)”在音色单调、音域狭窄、音质单薄等音响效果问题,最终通过各位演奏家的共同努力,精心研究试改出了两件新的赣南采茶戏主奏乐器——“采胡”与“茶胡”。采胡与茶胡都属于勾筒的变化体拉弦乐器。采胡的形制较小,定弦为钢琴音域的d2和a2,比勾筒Ⅰ的定弦高八度。采胡音色具有明亮清晰、坚实豪放的特点,但音色有别于京胡和板胡。茶胡的形制较比采胡略大一些,其定弦为钢琴音域的g1和d2,比勾筒Ⅰ的定弦高四度。茶胡音色具有华美飘逸、热情明亮的特色。伴奏胡琴定弦及分类等见表1。

使用传统赣南采茶戏伴奏乐器在舞台上演出时常常出现许多问题。例如:演出期间剧目更换曲牌时,拉弦乐器经常需要临时调弦换调,不仅影响剧目演出的流畅,而且换调的失误率也较高,影响后面剧目的伴奏。采胡、茶胡的出现大大缓解了这一现象,演奏员基本可以在更换曲牌时通过更换伴奏乐器来避免舞台上的临时调弦换调的问题。传统的赣南采茶戏伴奏乐器之间存在着打击乐(四件)与拉弦乐(两把)音量不平衡的问题,通常打击乐一响,弦乐的声音就被遮盖淹没,导致两种乐器声音脱节的现象。采胡与茶胡加入后,丰富了弦乐的数量也加大了弦乐的音量,使打击乐与弦乐在人数上与音量上都达到了平衡。另外,传统赣南采茶戏伴奏乐器中的弦乐部分只有两把勾筒,其中一把进行跟腔伴奏,另一把负责加花伴奏,由于跟腔伴奏乐器数量太少,音色单薄音量不够,常常导致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听不见跟腔伴奏的旋律而找不准音调,随着采胡、茶胡的加入,又根据其他伴奏乐器音色特点的分配,负责跟腔的主奏乐器音色得到了丰富,音量也得到了扩大,从而解决了演员把不准调的问题。赣南采茶剧团乐队伴奏时跟腔乐器的组合形式主要有三种,如表2。

勾筒与采胡、茶胡虽然都是赣南采茶戏的主奏乐器,但采胡、茶胡却是在保留勾筒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定弦(d1-a1)(c1-g1)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发挥勾筒的演奏方法和演奏特点的同时,能够丰富扩展传统赣南采茶戏伴奏乐器中弦乐部分的音色和音域而诞生的。正是有了采胡和茶胡的加入与勾筒独特音色的融合使得原本只是独具地方特色的伴奏音乐有了更加有层次的音乐色彩,通过丰富乐队的音响效果也增强了赣南采茶戏戏曲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结语

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地方剧种都拥有属于其自己的伴奏乐队以及主奏乐器,例如京剧的京胡、陕西秦腔的板胡和粤剧的粤胡(钢弦高胡)等。在采茶戏中勾筒曾经一度被二胡所取代,有历史原因及其自身客观原因的存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家提倡各地地方戏种移植改编现代京剧,鼓励现代戏曲的创作。整编后的赣南采茶戏伴奏乐队大量吸收了许多西洋管弦乐器,因此勾筒被能与管弦乐队更好融合音色的二胡代替。勾筒自身制作规格标准的不统一;未有专业的勾筒制琴师;作为竹制品,在湿润多雨的赣南易被竹虫啃噬使其无法得到有效的保存与传承。上述的种种主客观原因,使勾筒的“生存”问题变得格外艰辛。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及赣南采茶戏申报国家非物质遗产的成功,勾筒最终回到了许多赣南采茶戏艺术家的视线中,并励志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传承发展勾筒演奏艺术[6]。本文通过对比二胡与勾筒在赣南采茶戏这一地方剧种中的运用差异来解说在地方戏曲的伴奏时,勾筒这一传统民间乐器具有更加突出和符合赣南采茶戏特色的优势。同时笔者希望通过该篇论文能够呼吁传统地方戏剧能够坚持沿用传统民间乐器进行伴奏并鼓励各界音乐工作者们深入发掘研究其优势特点,进而丰富我国传统器乐的种类。

参考文献:

[1]郭起华,钟俊昆.30年来赣南采茶戏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 29(005):3-7.

[2]欧阳绍清.赣南客家采茶戏研究现状及启示[J].大舞台,2012,285(02):158-160.

[3]徐凤英.浅谈客家方言在赣南采茶戏中的运用[J].老区建设,2012, 000(006):38-40.

[4]高楠,胡佳,杨子文.浅谈赣南客家方言的歌唱语言特征[J].黄河之声,2014(19):72-72.

[5]徐凤英. 赣南采茶戏的唱腔艺术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2009.

[6]王爱生,夏冰.谈赣南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J].科教文汇,2009, 000(023):258-259.

猜你喜欢

二胡
在秋浦河下游(组诗)
二胡悠悠
这才是我的路
二胡现代教育发展史研究
我的爱好
我与二胡
我和二胡的故事
一把二胡
爱拉二胡的爷爷
我的二胡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