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敬,武汉长江大桥

2021-09-18赵伟东

中国铁路文艺 2021年9期
关键词:于斯武汉长江大桥长江大桥

从来没有这样一座桥

让我感受桥梁的壮美

从来没有这样一座桥

让我熟知一个民族的智慧

长江大桥下的江水

承载了亿年的风雨

江水拍打的堤岸

横起大桥的琴弦

大桥与江水和谐存在了六十多年

见证了英雄城市的起伏波澜

由长江大桥,串起古老民族的诗篇

我看见。万古江河

波涛汹涌

荆楚大地

平川缓流

长江在武汉挺起钢铁脊梁

与巴颜喀拉山遥相问候

铁路人歌吟于斯 劳动于斯

聚国运于斯 集文化伟力于斯

所有的汗水

足以表达自豪

所有的故事

足以彰显责任担当

穿越历史的风云

回首江河的历史

亿万年来

长江水奔腾不息

一路走来的大江

该有多少艰辛多少惊叹

在长江的源头

青藏高原

白色的羊群

比天上的白云还要洁白

白云下面,有汩汩流淌的泉眼

涓涓细流汇成东方巨龙

向着太阳日夜驰骋

千萬年来奔腾不息的江水

在金沙江头 在神女峰下

在荆州城下 在洞庭怀中

都有优美的故事

大禹于此治水 屈子江畔吟诗

滔滔江水划过了杜甫的孤舟

展示了李白的歌喉

到了武汉

有了如此雄壮的大桥

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 从此天堑变通途

武汉长江大桥

让贯通南北的滚滚洪流

迎来了八方宾客

一座桥,桥啊

串起了多少的风云历史

在武昌

那街巷深处的古城遗迹

讲述着新时代的传奇

在汉口

那五方杂处的商帮码头

见证着武汉的崛起

百业繁盛的商贾名号

浮华犹存的五国租界

以工立国的辉煌旧影

都一幕幕跃入历史的眼帘

百年沧桑的“汉阳造”

武装了无数中国军队

这就是武汉

汇两江,拥三镇,为九省通衢

开埠口,兴洋务,领革命先声

有了万古长江第一桥

车过大桥,那是连接历史和现实的桥

车来车往

那是富国强民的桥

火车的巨响

是时代的歌声

中国人的脚步

从江水上昂首走过

时代的桥,时代的主题

炙热的钢流

汇聚成坚硬的大手

钢铁的融化

正是心中奔涌的豪情

我要致敬那奔驰的列车

向远方自由地游弋

我要致敬新时代的复兴号列车

在大桥上瞬间即逝

这是壮丽的长江

这是漂亮的铁桥

灰色的钢铁脊梁

正渡过它的壮年

经历的时光

正以史诗再现

六十多年过去了

长江大桥的身姿挺拔

设计一流 施工一流

更有养护一流

三个一流竞显风流

汗水和智慧养护了每寸钢铁

洪患劫难面前不曾低头

暴雪冰冻面前不曾低头

走过的道路是新中国的道路

时代的列车引领着向前

让铁路人的身体融进钢铁般奔跑的力量

我常常想

武汉长江大桥

该有多少故事

从张之洞的汉阳铁厂

到徐家棚的火车轮渡

长江大桥将唐古拉山的冰雪

在荆楚大地挺起钢铁的洪流

渗透了多少慷慨悲歌

回首处

鹦鹉洲的汉阳树历历在目

古琴台的高山流水依然演奏

长江大桥上的每一寸铁锈

却将岁月的艰辛吃透

汉水近在眼前 江汉朝宗的狂澜里

诗词歌赋 朗朗上口

长江下的修桥人 渡梦在龟山蛇山脚下

见证中国的千年绝唱

用钢铁的史册作为舟楫

紧盯着江水的安康

在每轮红日升起时重生

关照一下身边的兄弟

鹦鹉洲长江大桥着红色外衣

红红的火 映照半个世纪的骄傲与自豪

天兴洲大桥

四车道拓宽前进的宽度

挺起历史的新高度

我常想1957年的武汉长江大桥

壮心已经在这里显露

牵引着历史的巨轮

穿越一个花甲

2020年的武汉长江大桥

冠寇也无法阻挡四面八方的暖流

武汉长江大桥,续写江水的传奇

江水边的修桥人

维修技术一流

六十多年见证传奇

六十多年都不可能垮掉

从江南到江北

风的长发搂着我说

百年来的骄傲和梦想

百年来的孤独与坚强

六十多年来的维修与养护

三代养桥人的喜悦与担忧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钢铁巨龙拴上了长江的腰

钢骨结构 永远坚牢

飞驰吧 南来北往的列车

这草色青青 龟蛇环绕

鸟啼 花香 喧嚣的市井

人在桥上 桥在心中

大桥是落在长江上的雄鹰

千百年来从没有鹰能立于长江之上

如今大桥依然典雅地伫立

跃进蓝天白云

斗转星移

这何止是一座桥

这是不朽的丰碑

融入沸腾的英雄城市

英雄之城活力涌动

车过武汉,鲜花怒放

道路平顺

驰骋足够安宁

高铁在武汉长江大桥飞驰

拉来我爱和爱我的人

武汉的山川依旧清香

世界还我朗朗乾坤

作者简介:赵伟东,男,现供职于武汉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随笔集《文化的背景》《内心的富贵》《秋天来到陡坡山》等、诗集《钢轨铿锵》等。

猜你喜欢

于斯武汉长江大桥长江大桥
荆楚老乡敲钟忙
一图看懂沪苏通长江大桥
我是
我 是
毛泽东与武汉长江大桥
Qiáo
透水模板布在公安长江大桥的应用
大美于斯书斋外
On C—E Translation from Skopostheorie Taking scenic—spots couplets as examples
聚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