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承式钢桁架拱肋施工技术优化分析
2021-09-18徐伟忠李清岭马海英
姚 青,徐伟忠,李清岭,马海英
[1.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65;2. 同济大学,上海市 200092]
0 引言
钢桁架拱桥造型美观、跨越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景观效应。随着我国钢材质量和产量的提高,未来修建大跨度钢桁架拱桥具有良好的前景。拱桥的常见施工方法主要有拱架施工、缆索吊装施工、塔架斜拉索施工、转体施工和整体吊装施工[1-2]。
拱架施工一般应用于没有河道通航要求或道路通行要求较低的桥梁。这种施工方法的优点是体系的受力较明确,施工技术较成熟,不需要动用大型吊装设备,且较容易安装横撑、斜撑和控制其拱轴线,施工过程简单[3]。这种施工方法的缺点是支架法较小的拱肋分段,也导致拱肋接头较多,所以焊接的工作量较大,工期较长,且支架施工法对桥梁下面的地形地貌、地基情况有着较高的要求,不适合大跨径桥梁的施工,只能用于小跨径、拱肋离地面不高、不通航或通航要求不高、桥下无水或水位不深、施工条件较好的情况[3]。
缆索吊装施工是拱桥无支架施工方法之一[4]。缆索架桥设备由于具有跨越能力大、水平和垂直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广、施工也比较稳妥方便等优点,尤其在修建大跨径或连续多孔的拱桥中,更能显示这种施工方法的优越性。但是,缆索吊装施工要求施工设备较多,对施工的技术要求较高,而且用的材料也要增加。塔架斜拉索施工也是一种无支架的施工方法。这是国外采用最早、最多的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无支架施工的方法[2]。塔架斜拉索法一般多采用悬浇施工,也可用悬拼法施工,但后者用得较少。
拱桥转体施工是一种适合单跨拱桥的施工方法[5-6]。拱桥的转体施工法,根据其转动方位的不同,可分为竖向转体、平面转体和平竖结合转体3 种。转体施工法避免了有支架法无法用于山谷和深水地形的情况,减少了高空作业,施工速度快,费用低。同时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确保了桥梁的施工质量。但是转体施工法也有明显的缺点,即施工跨径不能过大;否则会造成施工难度增大、经济效益下降[7]。
整体吊装施工适用于下承式与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结构方案[8]。整体吊装法的优点有:不在水中设临时支架、不影响通航,无水中支架费用;充分发挥钢管拱的作用,完成上部结构施工;适用下承式与中承式拱式组合桥。整体吊装法也有缺点:节段过长需要大型起吊设备,吊装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问题突出。
关于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拱桥施工方法的研究,郭玉龙[9]利用Midas 软件建立了纳界河钢桁架拱桥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悬臂拼装过程中索力的控制;彭小明[10]利用Midas 软件建立了重庆朝天门大桥悬臂施工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桥梁运营状态下的静力分析;王德洪[11]利用桥梁博士软件模拟了某大跨度钢桁架拱桥架梁吊机的施工过程,进行了相关施工控制分析;刘旭[12]利用ANSYS 软件建立了横琴二桥悬臂施工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施工过程中索力和压重控制。
本文采用Midas 软件进行建模分析,对不同施工方法的拱肋结构性能进行研究,比较长节段吊装施工的优势,可为拱肋快速化施工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背景工程平申线航道(上海段)整治亭枫公路桥工程主桥为分离式两幅桥布置,先施工北幅新桥、老桥维持交通,北幅新桥建成后拆除老桥再建设南幅新桥。主桥为30 m+120 m+30 m 下承式连续钢桁架拱桥,分离式两幅桥布置并在两幅桥中间设置人行道,桥宽2×18.25 m+3.15 m。每幅桥有两榀桁架,桁架间采用5 道风撑连接。桥面梁采用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梁,两者通过剪力钉结合。其中,纵向系梁、横梁和小纵梁共同组成钢梁格体系。拱肋和主梁施工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成桥后桥梁的安全使用及寿命。桥梁整体模型渲染图如图1 所示。
图1 亭枫公路桥模型渲染图
本文以亭枫公路桥为背景,通过综合对比不同施工方法对成桥状态的影响,以及施工成本、周期等内容,选择适合本跨径的施工方法,并对相似跨径的钢桁架拱桥提供借鉴。
2 有限元建模
结合项目背景,为了防止对河道的通航产生影响,现初步拟定3 种拱肋施工方案,分别为整体吊装施工、平面转体施工和长节段吊装施工。在Midas 软件中建立3 种拱肋施工方案的有限元模型。
2.1 整体吊装施工
整体吊装的施工方法是首先在河岸两端满堂支架对边跨进行施工,之后将预制好的拱肋运至相应部位后进行整体吊装;拱肋施工完成后张拉临时系杆,之后进行桥面系钢结构的施工;最后安装桥面板。在进行有限元建模的过程中,拱肋施工的主要步骤有:(1)边跨施工;(2)拱肋整体吊装到位;(3)拱肋合龙;(4)张拉临时系杆;(5)拆除临时支撑。整体吊装施工拱肋的施工示意图如图2 所示。
图2 整体吊装拱肋施工示意图
2.2 平面转体施工
平面转体的施工方法是首先将边跨平行于河岸满堂支架施工;其次,将拱肋在岸边施工完成后,先在竖平面内转动至指定高度与边跨连接,再将拱肋和边跨一起转动至指定位置,左右两个悬臂段全部旋转到位后进行合龙施工;合龙后张拉临时系杆,之后进行桥面系钢结构的施工;最后安装桥面板。在进行有限元建模的过程中,拱肋施工的主要步骤有:(1)边跨施工;(2)两侧拱肋对称施工;(3)绕拱脚旋转到位;(4)拱肋合龙;(5)张拉临时系杆;(6)拆除临时支撑。平面转体拱肋施工示意图如图3 所示。
图 平面转体拱肋施工示意图
2.3 长节段吊装施工
与整体吊装不同,长节段吊装的施工方法可以先满堂支架施工边跨部分,之后在通航孔的两侧设置临时支架,直接搭设部分拱肋;将通航孔上方的拱肋在工厂预制好后,将两侧拱肋分别吊装至指定位置后,将它们与之前搭设好的拱肋相连,并加装拱顶的风撑;合龙后张拉临时系杆;之后进行桥面系钢结构的施工;最后安装桥面板。在进行有限元建模的过程中,拱肋施工的主要步骤有:(1)边跨施工;(2)悬臂段施工;(3)节段吊装到位;(4)拱肋合龙;(5)张拉临时系杆;(6)拆除临时支撑。长节段吊装拱肋示意图如图4 所示。
图4 长节段吊装拱肋施工示意图
3 计算结果分析
3.1 反力
表1 是3 种施工方法下反力大小和相关设备使用情况的对比。
表1 反力对比
通过3 种施工方法的对比可以看出,平面转体施工的支点反力较大,且采用的设备不同于吊装施工。两种吊装施工方法中,整体吊装施工由于反力较大,需要采用设备数量更多、起重重量更大的浮吊。
在施工组织方面,平面转体施工在竖平面转动和平面转动的过程中需要2 台卷扬机同时工作,保证拱肋不会扭转;在合龙过程中需要4 台卷扬机同时工作,保证两侧拱肋高度相同。整体吊装过程中,拱肋上一共有8 个吊点,需要4 台浮吊同时进行吊装。长节段吊装过程中,只需要2 台浮吊同时吊装就可以完成施工过程的要求。
在施工成本方面,平面转体因为塔架需要现场施工且不能循环利用,因此前期投入会很大。吊装施工的设备都可以通过租赁获得,与长节段吊装相比,整体吊装每台浮吊的起重质量大于长节段吊装浮吊的起重重量,并且整体吊装需要的浮吊数量是长节段吊装的2 倍。因此,整体吊装施工时,拱肋的施工成本是长节段吊装施工的2 倍以上。
在施工周期方面,平面转体施工由于拱肋自重较大,旋转速度较慢,一般需要用时10 d 左右。整体吊装施工由于吊装部分自重较大,吊装速度较慢,吊装过程大致需要2~3 d。长节段吊装施工充分利用河道通航孔的信息,最大程度减轻了吊装重量,吊装过程可以缩短至1~2 d。
3.2 位移
结构的位移分为绝对位移和相对位移。结构的绝对位移是指结构各部分相对于原始结构的位移,主要影响成桥后拱肋的形状。结构的相对位移是指将要连接起来的两部分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移,主要对结构的合龙状态产生影响。
3.2.1绝对位移
表2 是结构绝对位移数值和最大绝对位移产生的阶段和位置的对比。
表2 绝对位移对比
通过3 种施工方案下结构绝对位移的对比可以看出,3 种施工方案拱肋施工过程中的最大竖向位移均发生在跨中附近,平面转体施工的竖向位移比另外两种施工方法稍大一些,长节段吊装施工与整体吊装施工竖向位移相差不大。
3.2.2 相对位移
表3 是结构相对位移数值和最大绝对位移产生位置的对比。
表3 相对位移对比
通过3 种施工方案下相对位移的对比可以看出,平面转体施工由于施工过程中体系转换的不同,会造成较大的相对位移;长节段吊装施工的相对位移比整体吊装施工的相对位移大。
3.3 内力
表4 是结构内力的最大值及最大值出现的阶段及位置的对比。
表4 结构内力对比
由上面数据对比可得,上弦杆最大负弯矩整体吊装与长节段吊装相差不大,均大于平面转体施工;最大正弯矩整体吊装与长节段吊装相差不大,均小于平面转体施工。下弦杆最大负弯矩整体吊装施工最小,平面转体和长节段吊装相差不大;最大正弯矩平面转体施工最大,整体吊装与长节段吊装相差不大。
3.4 应力
3.4.1 施工阶段应力
对于整体吊装来说,拱肋的施工过程包括边跨施工、整体吊装2 个阶段。在这个2 个阶段中,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吊装的过程中,位置位于风撑上,最大拉应力为26.8 MPa,最大压应力为26.4 MPa。
对于平面转体来说,拱肋的施工过程包括边跨的施工、拱肋的张拉和整体的转动3 个阶段。在这3个过程中,应力最大值出现在转动的过程中,最大拉应力为68.8 MPa,最大压应力为52.1 MPa。
对于长节段吊装来说,拱肋的施工过程包括边跨施工、悬臂段的安装和长节段的吊装3 个阶段。在这3 个阶段中,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悬臂段的安装过程中,最大拉应力为41.7 MPa,最大压应力为28.3 MPa。表5 为3 种施工方案在拱肋的施工阶段出现的最大应力的对比。
表5 施工阶段应力对比
通过对3 种施工方案的施工过程结构应力的对比可以看出,平面转体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力最大,整体吊装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力最小。
3.4.2 合龙阶段应力
对于整体吊装来说,可以将合龙、张拉临时系杆和拆除临时支撑作为拱肋合龙的过程。在这3 个过程中,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拆除临时支撑的过程中,最大拉应力为28.6 MPa,最大压应力出现在合龙的过程中,最大拉应力27.3 MPa。
对于平面转体来说,可以将合龙、张拉临时系杆和拆除临时支撑作为拱肋合龙的过程。在这3 个过程中,最大拉应力出现在合龙的过程中,最大拉应力为42.6 MPa;最大压应力出现在合龙的过程中,最大拉应力38.8 MPa。
对于长节段吊装来说,可以将合龙、张拉临时系杆和拆除临时支撑作为拱肋合龙的过程。在这3 个过程中,最大拉应力出现在合龙的过程中,最大拉应力为40.1 MPa;最大压应力出现在合龙的过程中,最大拉应力39.4 MPa。
表6 为3 种施工方案在拱肋的合龙阶段出现的最大应力的对比。
表6 合龙阶段应力对比
通过对3 种施工方案合龙过程中的应力进行对比,整体吊装施工合龙过程中应力最小,平面转体施工和长节段吊装施工合龙过程应力差别不大。
3.4.3 成桥状态应力
根据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可以得到,整体吊装施工成桥后最大拉应力为119.7 MPa,最大压应力为119.2 MPa; 平面转体施工成桥后最大拉应力为120.2 MPa,最大压应力为121.7 MPa;长节段吊装施工成桥后最大拉应力为119.8 MPa,最大压应力为120.6 MPa。
表7 为3 种施工方案在拱桥的成桥状态下出现的最大应力的对比。
表7 成桥状态应力对比
通过对3 种施工方案成桥后应力状态的对比,3种施工方案成桥应力大小差别很小。
4 结论
根据结果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成桥应力方面,3 种施工方案的成桥应力相差不超过5%,可以认为施工方案的选择不会对成桥应力产生影响。
(2)转体施工时拱肋的位移较大,其他2 种吊装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拱肋位移相差不大,优先选用吊装施工方法。
(3)3 种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内力变化不同,但极值相差不大。
(4)3 种施工方法在施工反力上的差别导致了在施工设备、施工组织、施工成本和施工周期等方面产生的差别。其中,长节段吊装施工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是本桥快速化施工的优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