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护理要点
2021-09-17李小艳
李小艳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6-193-01
脊髓损伤患者的脊柱骨骼往往会非常脆弱,因此在护理中必须注意安全。如果我们不注意一点,很容易就会使病人病情再次恶化。因此,脊髓损伤的死亡率很高。护理时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睡姿、运动后期等问题。不能不能掉以轻心。
相信大家对脊髓损伤都有一定的认识,人体一旦遭受重大损伤,就很可能遭受脊髓损伤,如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一旦脊髓损伤,就很可能引起一些神经功能障碍,所以一旦脊髓损伤,就应该进行手术,术后护理对患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旦术后护理不好,很有可能使手术治疗的疗效大打折扣,甚至是给患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那么关于脊髓术后护理有哪些方法和注意事项,下面让我们来对这些知识进行简单介绍。
一、术后基础护理
1、睡姿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的睡姿尤为重要。一定注意不要按压脊柱,最好仰卧,选择柔软的枕头,这样病人躺下时颈部不会受到挤压。如果患者想翻身,可以向自己的家人求助。
2、注意观察
由于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不一定脱离危险,家长和朋友在照顾患者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变化,应及时与医生和医院联系。
3、饮食
脊髓损伤手术后,最好让病人吃几天流质食物,如粥、鸡汤等,容易被病人吸收。平常让病人多喝水。不要让病人吃一些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因为病人活动量大大降低,导致消化系统功能降低,若吃一些难消化食物,会增加消化道负担,引起患者肠道不适。
4、术后活动
手術后,病人的动作应尽量不要太大,以免碰到伤口,使病情恶化。一般来说,脊髓损伤手术后,医生会为病人安装引流管,如果活动过大,容易造成排水管脱落。
5、锻炼
术后患者应在休息一段时间后进行适量运动,以防止肌肉萎缩。运动强度应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后期可适当加强难度,帮助身体快速恢复。
二、康复护理
1、一般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多为四肢受损或截瘫,长期卧床休息易发生三大并发症。因此,做好基础护理,预防三种并发症是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
压力性创伤的预防:截瘫患者易发生压力性创伤,原因是截瘫区无感觉,体位不能随意转动,皮肤和皮下组织长期受压,因此,颈椎损伤患者应坚持每两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保持头、颈、躯干成一条直线,以稳定颈部脊柱。应该给患者使用气垫床来保持床的平整和干燥,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将滑石粉敷于骨突处,并按摩受压部位。
预防肺部感染:脊髓损伤患者因疼痛不敢深呼吸,而且俯卧位也不利于患者呼吸。因此,肺部和气管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发生肺炎。尤其是颈髓损伤患者,肋间肌和腹肌受损,只剩下膈肌,导致肺部扩张不彻底,更容易发生肺炎。因此,要帮助患者经常翻身拍背排痰,鼓励患者多喝水,痰浓者应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正确排痰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往往在损伤后患者有暂时或长期的排尿功能改变,因此多数患者需要导尿护理。同时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因此,有必要帮助患者保持尿道口清洁,鼓励患者多喝水,每天用氯己定棉球消毒外尿道口两次,更换尿袋,以保持尿管的畅通清洁。
2、防止关节挛缩
躯干和四肢的正确放置有助于预防关节挛缩和压力性创伤。肩关节应位于外位,以减少后期的挛缩和疼痛;腕关节通常用夹板固定在功能位置;手指应处于微屈曲位置,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被动屈伸和外展应每天进行5-6次,每次5分钟。为防止踝关节屈曲挛缩,患者应在脚上穿戴抗旋转鞋。
3、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对于不同程度躯干和上肢功能障碍的四肢瘫痪患者,锻练其日常生活活动尤为重要。上肢自主进行进食、洗脸、穿衣等自理活动,患者在床上活动,逐渐从床上过渡到轮椅上,大多数截瘫患者可以独立完成。
4、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突然发生外外伤,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往往表现为焦虑、恐慌、害怕有生命危险、以后的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经济来源,所以情绪往往悲观和绝望,没有胃口,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照顾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诉病人脊髓损伤患者身体功能锻炼的基本知识和简单的操作方法,告诉患者只要坚持锻炼和治疗,就会实现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并告诉患者保持正常饮食会增加机体的抵抗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5、早期功能干预
入院后应尽早进行康复干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关节挛缩和压力性创伤的发生是非常关键的。让患者进行一些积极的活动,防止肢体关节因长时间不活动而导致出现萎缩。同时,给患者一种积极参与培训的意识,而不是简单的被动治疗。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早期教育,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6、预防肌肉萎缩的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可以利用工作肌群完成平时无法完成的活动,以弥补功能肌群的损失。例如,颈部受伤的患者可以用肩部外展和外部旋转来通过重力伸展肘部。特定肌群的选择性牵引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性手术非常重要,如牵引绳肌,使仰卧位和直腿仰角接近120°,这有利于转移活动和穿袜裤,以及有利于锻炼膝盖、脚踝和脚的活动。牵拉胸大肌能充分伸展肩关节,有利于床上运动转移,以及轮椅上的基本活动。伸展髋关节和踝关节屈肌对步行、摆动和站立稳定性很重要。同时每天还要定期肌肉按摩和牵引,加上针灸治疗,制定肌肉力量训练计划,每天按计划训练,每天评估肌肉力量的进展情况。
7、手功能训练
四肢瘫痪患者大部分时间应进行手功能训练。利用短指屈肌缩短功能来发展肌肉握持固定,为患者提供健身球,或让患者主动握笔,训练患者手指的握持和屈曲灵活性。对于不能主动伸腕的患者,可以用夹板维持关节活动,也可以被动帮助患者伸腕。
一般来说,脊髓损伤需要积极的手术治疗。首先,手术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修复受损的神经,而是为了减轻神经的压迫。脊髓损伤常由严重损伤引起,如坠落伤、严重交通事故伤等。脊髓有严重损伤,必然伴有骨骼损伤,包括脊柱骨折和关节脱位。损伤后脊髓会出现出血和肿胀,局部压力会逐渐增大,从而导致脊髓损伤更加严重。手术治疗可以降低椎管内压力,减少脊髓出血和水肿,稳定脊柱骨折,对后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术后还需积极用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患者,积极应用高压氧治疗,指导患者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