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09-17季丽芳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6期
关键词:骨痛骨髓瘤多发性

季丽芳

摘要: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0.1~2021.6内我院诊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选取40例展开研究,所有患者通过双盲法列为对比组与延续组,对比组2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延续组20例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评估其自我护理能力、骨痛程度,并比较评估结果。结果 与对比组相比,干预前组间自我护理能力(ESCA)、骨痛程度(VAS)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延续组ESCA评分较高,VAS评分较低,P<0.05;与对比组(30.00%)相比,延续组并发症发生率(5.00%)较低,P<0.05。结论 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加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骨痛程度,且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多发性;骨痛;延续性护理;骨髓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6-145-01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主要特点是骨髓中的浆细胞出现异常增生,过度生成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患者多存在程度不同的骨痛,极易出现诸多感染,如高钙血症、肾损伤、贫血及多发性骨性损伤等,对患者身心健康构成极大影响[1]。既往临床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仅在出院时予以常规指导,但患者出院后对自身疾病知识较为匮乏,且自我护理能力欠佳,出院后居家护理效果不理想。延续性护理干预指的是采用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从医院至家庭能获得多学科的协作性与连续性护理干预,延续性护理干预逐渐在多种疾病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2]。为此本文对此类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分析其应用价值,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双盲法将我院于2020.1~2021.6内诊治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列为对比组与延续组,各40例,本研究均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文号:IRB-2017-289),对比组男11例,女9例,最低41岁,最高70岁,均差(58.42±5.36)岁,40-70,患病时长最短2年,最长6年,均差(4.23±0.54)年,延续组男9例,女11例,最低40岁,最高70岁,均差(58.34±5.28)岁,患病时长最短2年,最长5年,均差(4.21±0.45)岁,所有患者基线讯息基本相同,且组间年龄、性别、患病时长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均参与本研究并高度配合,P>0.05。

纳入标准:①均经病理学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②患者依从性良好,可配合治疗;③无其他器官、系统严重疾病;④具有自主行为能力,语言清晰,无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其他内分泌系统、免疫性细胞病变者;③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病变者;④既往有精神病史或当前存在精神疾病者;⑤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正常交流者;⑥不配合本次研究或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出院时对患者展开相应指导,嘱患者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定期返院复查,做好自我护理措施,对患者定期随访了解其病情变化,嘱患者疼痛严重时及时返院复诊等。

延续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1.由1名心理医生、4名高资历护理人员、1名主管护师共同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出院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机体状况、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知识认知程度等,详细掌握患者需求,并以此作为依据为患者拟定个性化健康指导护理方案。2.向患者講解疾病相应知识、自我护理方式、疼痛应对措施等内容,加深患者对自我疾病与病情的认知程度;指导患者出院后适当展开相应活动,并根据自身耐受程度与身体状况合理调节运动频次与强度,嘱患者于睡前1h避免做激烈运动,并督促患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性。3.待患者出院后,以延续性护理干预作为护理依据对患者展开入户或电话随访,于患者出院3d后开始进行随访,间隔3d对患者展开1次电话随访,详细了解患者用药、骨痛及并发症期间,并做好相应记录;若患者骨痛较为严重,则嘱患者及时返院复诊;若患者骨痛较轻则在其出院30d后每周展开1次入户随访,在随访过程中全面掌握患者自我护理水平、心理状况及骨痛情况,对其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展开心理疏导,给予患者安抚、鼓励等,以改善其负面心理,嘱患者须遵医嘱持续按时用药,并指导其培养量的生活习性,向其讲解骨痛发生原因与缓解方式。

1.3 观察指标

(1)以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估患者自护能力[3],总分共172分,129分及以上为自我护理能力较好;86~128分为自我护理能力一般;44~85分为自我护理能力较差,43分及以下为无自我护理能力。分值越高则自我护理能力越好。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估患者骨痛程度[4],总分共10分,0分为无痛;1~3分轻微疼痛;4~6分为疼痛影响睡眠但尚可忍受;7~10分为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得分越高则疼痛程度越严重。

(2)统计两组并发症(头痛、胃肠道反应、腹痛等)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ESCA、VAS评分

与对比组相比,干预前组间ESCA、VAS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延续组ESCA评分较高,VAS评分较低,P<0.05。见表1:

2.2 比较并发症情况

与对比组(30.00%)相比,延续组并发症发生率(5.00%)较低,P<0.05。见表2: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上十分多见,老年人是好发群体,该病治疗周期较长,且易产生耐药性与易复发,加上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不足、自我护理能力欠佳等,极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构成极大影响[5]。

既往仅在患者住院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待患者出院后便结束护理,因多发性骨髓瘤难以彻底治愈,患者出院后居家期间仍会发生诸多健康问题,还有极高的护理需求,为此需找寻一种恰当的护理措施以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居家期间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本文经研究后发现:与对比组相比,干预前组间ESCA、VAS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延续组ESCA评分较高,VAS评分较低,P<0.05;与对比组相比,延续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延续性护理干预是从患者住院期间延伸至家庭的一种护理措施,在整体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能为患者出院后的病变恢复期提供持续、可靠的健康保障服务。有报道表明[6],延续性护理能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降低病情加剧恶化与再住院的发生风险。延续性护理干预旨在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通过多学科协作从各个较多对患者展开指导,在随访期间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升了护理质量,协助患者提升自我护理能力,继而减少骨痛程度,避免出现诸多并发症情况。

综上所述,将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至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中可明显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减少骨痛程度,继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其预后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侯金芳,南萍.医护一体化延续性护理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J].醫学临床研究,2019,36(3):623-624,封3.

[2]闫岩,耿传营,左丽宏.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4):1843-1847.

[3]刘晓玉,王志玲.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9):3251-3253.

[4]李洁莉,刘尚勤,阮晓岚,等.应用病友交流会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延续护理的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9):670-673.

[5]杨娟,杨燕凤,杨婷,等.综合日常生活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护理对骨髓瘤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3):82-84.

[6]杨梅.护理干预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生活质量及心理评分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3):320-323.

猜你喜欢

骨痛骨髓瘤多发性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缺乏特异性症状,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率高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骨痛贴膏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