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内科排石法治疗结石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9-17刘揆一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6期

刘揆一

摘要:目的:在临床工作中,针对患有结石病的患者采取中医排石法,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本实验将我院在2020年3月—2021年5月收治的结石病患者,经过本人同意后,在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其中选取人数共计74例,其中分为观察组与实验组分别为37例,实验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中医排石法治疗策略,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手段下,恢复时间以及排石效果进行评估,以此确定中医内科排石法在结石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采用中医排石法情况明显优于实验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对中医治疗的方案认可度更高,对身体所承受的负担与痛苦更小,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排石法,对于结石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患者胆结石问题的改善与治疗,还可以缩短治疗周期,起到快速康复的效果,使得患者对医院的工作得到高度的評价,塑造医院的口碑。

关键词:中医内科排石法;结石病;临床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6-073-01

引言

在身体的疾病中,结石病患者较为常见,主要病变的类型包含了肝胆结石以及尿结石。结石是人体的导管腔所出现的一种固体的块状物,一般会引起患者轻微的疼痛感。当前,我国的医疗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治疗结石的方式方法较多。但因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饮食的多样化,以及生活习惯的不良所致,使得结石患者的数量只增不减。因此,我院在结石病治疗中,重点沿用我国的传统医学,以稳定、有效的中医疗法进行排石实验,从而确定临床治疗方向。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将我院在2020年3月—2021年5月收治的结石病患者,在征求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其中选取人数共计74例,其中分为观察组与实验组分别为37例,在所有的患者中,男性病人共50例,女性病人共24例,年龄在35-75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3±4.6)岁,此次实验人员排斥精神障碍患者,以及心脑血管病患者。确保了实验的相对稳定性和参考价值。在基于此条件下,实验组以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开展,观察组则以中医排石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

1.2方法

实验组采用传统常用的排石方法,西药服用结合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消炎、止痛,展开治疗恢复。

观察组采用的中医治疗方案:

首先,对于胆结石患者采取清胆化石汤让患者进行服用,接着采取青皮、炒延胡索、茯苓、黑白丑、海浮石、黄芩各 15g,海金沙、山栀子、 茵陈、金钱草、白芍各10g,鸡内金 25g。让患者进行泡水喝,条件便利地可以采取水煎服的方式进行服用,早晚各1次。

对于肾结石患者,以肾的治疗为目的,综合分析,一般伴有肾结石的患者存在肾阴虚的病症,体现小便不利、脘腹胀满、舌干口干等,因此,以肾阴虚的治疗为核心,所选取的中医排石药材有肉桂 2g, 冬葵子、仙茅、炒山药、女贞子、生山楂、荆三棱、滑石分别是10g,海金沙、鸡内金各 10g,黄芪 40g。每天三次,于饭后服用,避免刺激脾胃,影响药效吸收。

肾经湿热型患者小便艰涩、尿液中有时带有砂石、尿频 尿急、小腹拘急、尿不尽等问题,选用的药材成分以去湿热为主为:分别是竹叶、生甘草各 8g,女贞子、瞿麦各12g,茯苓、山萸肉、鸡内金、山药、萆薢、车前子各 15g,白茅根、海金沙、滑石与石韦各 28g,泡水喝或者煎服为主,满足条件的以煎服为主。

1.2针灸疗法

针对胆结石、肾结石问题,在进行服用中药的情况下,采取针灸的方式,比如对腰阳关、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使得疼痛的症状可以减轻。

1.3观察指标

针对上述试验中的74例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并对调查记录的反馈,用以记录,在经过28天的实验记录,并对其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以及恢复情况进行打分。[1],具体的恢复情况以显示结石症状的变化为标准,以B超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体验评判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

2.结果

2.1针对观察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全面详细的比较,得出以下两组数据,具体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详情见表1、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结:通过上表的数据比较,观察组的数据明显要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比较

3.讨论

结石病在众多的疾病中占比相对比较大,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发病部位主要体现在肾脏、胆囊、膀胱、尿管。

患者在出现病情时,需要及时地进行治疗,对病情进行控制,如果不对其进行控制则会导致病情加重的危险,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来说,胆结石是胆汁浓度太高,结晶为石。与睡得晚起得晚有关系。如果采用传统的西药疗法无法直达病灶,平衡脏腑,从根源上解决胆囊的问题,因此,在面对患者出现以上问题时,需要及时地采用治疗手段,对其进行病情的控制,使得患者可以减轻疾病的痛苦。

上述实验,以中医疗法和中药方剂结合针灸的方式,对患者从病灶上进行处理,使得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并且患者的恢复较快,切实起到了恢复的疗效。

综上,面对结石疾病患者,不仅仅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策略,还需要提倡患者早睡早起,通过平衡阴阳改善身体,让患者得到良好的恢复。上述实验,采取中医治疗疗法效果突出,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广泛采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乌兰格日勒.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64-64.

[2]焦在库.早发性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86-87.

[3]徐文怡.产科医生对临床实践指南的认知和实践调查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

[4]孙振晓.精神科医生对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认知及临床实践状况调查[J].临床荟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