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心内科护士进行心肌梗死急救培训提升抢救效率的作用
2021-09-17叶燕婷
【摘要】目的:分析采取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心内科护士进行心肌梗死急救培训提升抢救效率的作用。方法:本文总共纳入76例研究对象,皆是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来我院进行抢救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选择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护士根据常规抢救护理模式培训进行护理,研究组护士根据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培训进行护理,每组38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抢救情况,统计抢救效果,观察心率、动脉压以及心理状态。结果:在出诊时间、到达现场时间上,研究组略低于对照组(P>0.05);在返回时间与开始救治时间上,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在抢救成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心率、动脉压以及心理状态评分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用于心肌梗死的抢救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关键词】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心肌梗死;急救培训;抢救效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7-0161-02
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中高居第2为位[1]。心肌梗死属于危重症,抢救不及时容易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患者死亡。据相关调查统计发现,心肌梗死患者在送入抢救室时已经死亡的高达78.3%[2]。因此,如何提高抢救护理流程,为患者获取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是急诊护理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鉴于此,本文将76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方法,试探讨其对患者抢救情况以及抢救效果的影响,报告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例数有76例,研究时间在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研究对象是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中男女的比例为23: 15;患者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4.36±5.24)岁;患病时长24~110 min,平均时长(58.63±0.24)min。研究组中男女的构成比为21: 17;患者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4.28±5.36)岁;患病时长25~110 min,平均时长(58.64±0.25)min。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信息,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76例患者经心脏彩超与螺旋CT检查后确诊为心肌梗死,并且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本次研究获取伦理委员会的审核通过,患者及家属愿意参加研究。排除标准:患者并发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窦瘤破裂或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肝肾等器官存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并发凝血功能障碍或免疫系统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护理模式,护理人员根据常规抢救护理模式培训进行干预,具体方法为:①接到急救电话后需要立即初诊,并快速返回医院;②快速分诊,给予患者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检查,面罩吸氧,及时建立静脉通道;③当患者发生心功能异常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通知急救医生,症状严重者要及时送入抢救室。
研究组开展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护理人员结合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培训进行干预,详细内容为:①加强对心内科护士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培训,定期组织心内科护士学习心肌梗死抢救培训,并进行考核,只有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②接到120急救电话后,需要组织抢救人员赶往急救现场,在途中与现场人员联系,通过电话指导现场人员实施简单的急救处理,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抢救,并暗度患者的情绪,仔细向患者家属讲解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获取患者的知情同意书。③在送往抢救室中,需要判断患者的病情,联系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叮嘱急诊室人员做好接诊准备,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及时开展抢救处理。④送达医院后,急诊室的医护人员立即进行紧急处理,随后送往心内科,由2名护理人员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患者吸氧治疗,同时进行心电图和生物化验检查,上述操作需要在8 min内完成,以便实施下一步操作。⑤心内科护士在遵医嘱下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防止血栓的形成;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需要做好碘过敏工作,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药物,及时推送患者进入手术室并开展介入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的抢救情况,仔细记录出诊时间、到达现场时间、返回时间以及开始救治时间;统计抢救效果,仔细记录抢救成功、心力衰竭以及病死的例数;观察心率、动脉压以及心理状态。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0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0.05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评价分析两组的抢救情况 从表1可看出,在出诊时间、到达现场时间上,研究组略低于对照组(P>0.05);在返回时间与开始救治时间上,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
2.2對比分析两组患者抢救结果的差异 从表2可看出,在抢救成功率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在心力衰竭发生率与病死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2.3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率、动脉压以及心理状态 从表3可看出,在心率与动脉压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在心理状态评分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类型,主要因为血小板依附在破损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产生血栓造成动脉血液流动不畅,心肌持续、急性缺血进而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压榨性胸痛、身体出汗、濒死感等症状[3]。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且病情危重的特点,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和危险性[4]。因此,临床加强对心肌梗死的抢救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以往临床将心肌梗死的抢救重点放在医疗设备、治疗方案上,忽视了抢救时间对抢救效果的重要性[5]。相关研究发现,在心肌梗死发病50 min内进行积极治疗,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6]。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可以补足常规抢救流程的不足,缩短各个流程的操作时间,确保患者可以在叫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抢救治疗,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7]。张杞[8]在研究中发现对进行急救护理的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也发现,研究组经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干预后,其返回时间与开始救治时间短于采用常规抢救护理模式的对照组(P<0.05),提示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更佳。同时研究发现,在抢救成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心率、动脉压以及心理状态评分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了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可以为患者获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增加病情康复的概率,并且减少并发症与死亡的发生。
综上所述,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用于心肌梗死抢救治疗的效果显著,在改善抢救情况与抢救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稳定患者的心率和动脉压,舒缓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万甜甜, 陈金玲, 史敬丽.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对STEMI患者救治成功率及心肌功能的影响[J]. 檢验医学与临床, 2019, 16(23): 3493-3495.
[2] 孟晓琴, 贾亚平, 张旭, 等.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的效果[J]. 中华全科医学, 2018, 16(11): 186-188.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12): 710-725.
[4] 曹教育, 陈霞, 尹丹丹, 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救护时效性优化的效果[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34(23): 1782-1787.
[5] 冯婉蓉, 郭晖, 白兰.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广西医学, 2018, 40(14): 126-128.
[6] 陈腊年.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提高心内科护士对心肌梗死抢救能力的应用效果研究[J]. 全科护理, 2018, 16(9): 1093-1096.
[7] 李静.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意义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10(10): 196-198.
[8] 张杞.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提高心内科护士对心肌梗死抢救能力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29): 266-267.
作者简介:叶燕婷(1974-),女,广东河源人,大学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及技能培训。E_mail:ggiao55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