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孩子?
2021-09-17刘律廷
刘律廷
主持人语:
培根说过:“责任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若早早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里,孩子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作为父母,我们应努力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孩子,让他未来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若把教育孩子比喻为建造大厦,那么责任感就是大厦的承重墙。孩子没有责任感,就像大厦没有承重墙,随时会有倒塌的风险!
孩子,你可以顽皮,但不能顽劣
(孙先生,33岁,公务员)
我和弟弟小时候都是活泼好动、天性顽皮的孩子。母亲对我们的教育很严格。她多次给我们讲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索赔13美元。小男孩鼓起勇气向父亲承认错误。父亲同意替他赔偿邻居,但有个附加条件:一年后他要还给父亲13美元。于是,小男孩开始打工挣钱。半年后,他把挣到的13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每当我或弟弟闯了祸,母亲就会借鉴里根爸爸的做法,逼着我们自己承担过失。她还总是教导我们:男孩子可以顽皮,但不能顽劣。按照我现在的理解,顽皮与顽劣的最根本区别,是闯祸后能否承担责任。顽皮的孩子,闯祸大都是无心之过,而且事后会承担责任,弥补过失。而顽劣的孩子,闯祸大都是故意而为,且不愿担责。
很多年后我有了儿子,他也时常闯祸。我牢记母亲“孩子可以顽皮,但不能顽劣”的教诲,允许儿闯祸,但要求他勇于认错,敢于担责。
日常生活中如何教孩子担责呢?我举几个例子。
一天,我带儿子去银行办业务。当我在柜台填单子的时候,听见保安大声呵斥的声音。原来是我儿子连续摁了很多次叫号机。保安发现的时候,他手上已经有厚厚一沓叫号单。我赶紧跟保安道歉,然后跟儿子解释为什么要叫号,他这么做会给银行工作带来哪些不便。保安看我态度诚恳,就没再追究。但我没有因此作罢,跟保安商量:“我能不能借这个机会让我儿子做一些补救工作?”征得同意后,我让儿子站在叫号机前,手里攥着叫号单,给后面来的客户发放——每来一个客户儿子就递上一个号。我也站在旁边给人家解释事情的原委。每个新来的客户都愿意接受,还有人夸我儿子“好乖”“好懂事”。我们花了15分钟时间把叫号单全部发给了后来的客户,保安称赞我儿子勇于负责、有始有终。
还有一次,我们搬了新居。入住的业主还不多,保洁员发现电梯里有股尿骚味。最初,大家以为是小动物所为。物业人员调看监控后却发现,撒尿的是个小男孩。经挨户排查,锁定是我儿子。原来,我每天早晨送他去幼儿园,会让他先去车里等。他独自乘电梯去车库的途中,竟然在电梯间撒尿玩。我没有责骂他,也没有袒护他,而是在小区业主群为自己的管教不力道歉,又让儿子写了一封道歉信贴在电梯里。随后我家召开了家庭会议,让儿子自己提出弥补错误的方案,并讨论方案是否可行。最终,我们一致通过“决议”:让儿子打扫一个月电梯作为惩罚。他妈每天监督他,指导他如何打扫得更干净。这么做,不但获得了邻居们的谅解,甚至有邻居为我们这样教育孩子点赞。自然,儿子也没有再犯同样的错误。
孩子顽皮很正常,但如果家长在孩子顽皮闯祸后听之任之,孩子就会走向顽劣,以为犯个错没什么大不了的。长此以往,必将成为社会之祸。反之,让孩子犯错后担起责任,孩子闯过的祸就会成为他成长的阶梯,促使孩子在一次次犯错后不断进步。
摧毁孩子责任感的三句话
(周先生,29岁,程序员)
我爱人怀上二宝以后,我们把大宝送回了老家,一年后才接回来。我们发现大宝变化很大,不讲理,爱闯祸,喜欢跟奶奶告状。他还特别烦二宝,说二宝分享了本该属于他的东西,包括我们的爱。细想起来,他的变化与他奶奶常挂在嘴边的三句话不无关系。
第一句:“你弄不好,就别管了!”
每当大宝想做一件事却没能成功时,他奶奶都会说:“你弄不好,就别管了。”然后帮他收拾烂摊子。这导致大宝一出问题就甩手不管,甚至推卸责任、嫁祸甩锅。比如他忘了带老师要求带的东西,就责怪我们没帮他放好;手工作业做不好,他埋怨二宝太吵闹;上厕所不冲水,却说他妈没把厕所打扫干净……总之,都是别人的错。
为了纠正他这个毛病,我和爱人商量后决定,只要是他能自己做的事,我们就不再插手,宁可让他吃吃苦头,也要让他长长记性。比如他忘了带东西,我们就故意不送,让他挨老师批评;他上厕所不冲水,我们就揪他回去刷马桶,并罚他少看一次电视。
有一次他自己在家,下楼取外卖时因忘了带钥匙回不去了,跑到隔壁邻居家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回去给他开门。我借故没答应他,而是建议他到小区物业管理处拿我们放在那儿的备用钥匙。
那天,他折腾了好半天,才在物业人员帮助下进了屋。这件事让他意识到,粗心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操心。
第二句:“他还小,不懂事。”
大宝刚回到我们身边时,特别爱抓别人的眼镜玩,看到别人眼镜被抓掉的尴尬样子,他就乐不可支。在老家他就爱这么玩,奶奶总是当面袒护,背后撑腰:“他还小,不懂事。”
这句话产生的后果,是让大宝错误地以为他不需要为荒唐行为买单,因为他是小孩。
为了纠正他的错误,我们明确告诉他,小孩也不能为所欲为,犯了错同样要承担后果。同时我给他立规矩:未征得同意就抓人家的眼镜,要打手心以示惩戒,还要向别人道歉。几次较真之后,他就懂得了分寸,认识到有的事情不能做,做了就会受惩罚。
第三句:“大人的事儿不用你管。”
大宝在老家的时候,除了吃、睡、玩,几乎什么都不干,玩具随意丢,离开房间不关灯,吃完饭一抹嘴就去玩。有一次奶奶感冒發烧,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让他倒杯水,他磨蹭半天也没给倒。接他回来后,我们也使唤不动他。我觉得这都跟平时他奶奶总是跟他说“大人的事不用你管”有关——因为适当做家务,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最佳手段,你平时不让他做,关键时刻当然支使不动他。
我决定有意识地让大宝承担一定的家务,便列了一个家务清单,并以“积分兑换礼物”的方式调动他做家务的积极性。凡列入家务清单的项目,做了都有积分,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给弟弟扔用过的纸尿裤、在我们做家务的时候提供帮助等,都能获得相应的积分,并以一定的积分兑换心仪的玩具。其实孩子大都爱表现,希望通过努力获得家长的认可,何况还能得积分换玩具,大宝渐渐对做家务有了主动性。
我们从来不说“这不用你管”,反而经常问大宝会做什么,能做什么,比如对他说:“妈妈今天好累啊,你会给妈妈捶背吗?”“你能给弟弟读绘本吗?”他一般都会爽快答应。
孩子的责任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件件小事来培养,前提是家长不包办、不溺爱、不把孩子当成不懂事的小宝宝。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父母从小要给孩子植入分享家务的概念。哪怕是让孩子帮忙拿一双拖鞋、倒一杯水,都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培养责任心有窍门
(孙教授,幼儿心理专家)
幼儿责任心的培养可分为“自我责任心、家庭责任心、社会责任心”三个方面。这三方面责任心的培养,均需要从细微之处入手。
自我责任心包括:了解物品摆放整齐的重要性、学习整理书包与房间、做错事主动承担责任、记住老师布置的任务或要求带的物品、有初步的独立意识、学习生病的时候照顾自己的简单方法等。
家庭责任心包括:珍惜父母的劳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能为家人服务、关爱生病的家人、对长辈有礼貌、爱护弟弟妹妹。
社会责任心包括:不乱丢垃圾、抵制损坏公共设施的行为、热爱自然、珍惜资源、遵守公共秩序、积极参加大人带领下的社会公益活动并在活动中发挥作用等。
在培养责任心的事情上,我教家长三个窍门:
给孩子足够的知情权与发言权。海姆·G·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说:“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是要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如果必要,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很多老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将孩子当作家庭成员,不让他们了解大人的事情。这是不科学的,会让孩子缺乏责任感。在第一个案例中,父亲要儿子弥补自己的错误,是先在家庭会议上让孩子提出诸多方案,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这就是先给孩子发言权,然后让孩子在执行的过程中产生责任感、主动性。
让孩子承担不良行为的后果,明白何为责任。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
比如,孩子不愿意起床,家长可以尝试几次允许孩子睡到自然醒,讓他自己去面对老师。孩子不愿意吃饭就不强求,让他饿着等下一顿。选择了赖床,就必须接受老师的惩罚;选择不吃饭,那就不能吃零食。再比如,孩子非要买一个很贵的物品,家长可以鼓励他每个月存一点钱,等过几个月攒够了钱再买;如果孩子一定要即刻买,就只能问父母借钱,然后用持续地做家务来“偿还借款”。
当孩子做出不恰当的选择,或是要用持续的劳动来兑换时,必定会产生负面情绪。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要被孩子的情绪所支配。只有体验、领悟、消化、经历过这些负面情绪,孩子才能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懂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逐步学会自我管理。正如马克思所说:“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涵义。”孩子也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这一点。
生活中要舍得让孩子多做,教育孩子为家人服务。当孩子主动承担责任的时候,我们要予以奖励。在假期,鼓励大孩子多带弟弟妹妹玩;平日里,教育弟弟妹妹尊重哥哥姐姐。这样一来,大一点的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乐在其中,自我价值感得到增强。小一点的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监督、被保护、被关爱的。在二孩或三孩家庭中,孩子们更容易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更懂得关心别人,更愿意对他人负责,就是因为他们有更多为家人(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服务的机会。
高尔基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这告诉我们,责任感和主动性是连体的。所以,当孩子主动愿意去做家务,或是服务家人的时候,家长要予以鼓励。家长的鼓励会让孩子体会到负责任的美好之处,就会越来越主动。一个孩子如果被赋予责任,他就有了价值感,就会有主动性。而一个从小拥有主动性的孩子,长大后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职场,都是大有前途的。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