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气式护颈枕在颈椎术后患者颈部制动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17刘冬梅谢凯悦许金海马俊明童正一

上海护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充气舒适度颈椎

刘冬梅,谢凯悦,张 帆,许金海,马俊明,童正一,莫 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1]。有研究显示,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呈年轻化发展趋势[2]。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是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3]。颈部制动并维持颈脊柱中立位是保证颈椎病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有效措施[4]。保持舒适而有效的体位是维持颈部制动的前提,合适的颈枕是关键要素之一[5]。用枕不当可造成患者颈性脑供血不足而引发头晕等不良反应,而枕头过高会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颈肌及韧带等软组织负荷过大而引起颈椎肌肉劳损[6]。目前医院常用的是统一规格的软枕,软枕不易调节枕头高低,容易使颈椎长时间处于过屈、过伸的状态。本研究根据颈椎术后患者的康复要点及临床护理需求,设计并制作了充气式护颈枕应用于颈椎术后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行颈椎手术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的2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的2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年龄≥18岁且≤60岁;神志清楚,具有正常的表达、感知能力;肢体肌力正常;愿意配合且对该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有精神疾病史;术后发生引流管不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颈椎病类型、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n(%)]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两组患者术后6 h内均采取平卧位;之后每2 h协助患者翻身1次,按照侧卧位、平卧位的顺序依次轮换,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转法,保持头、颈、躯干呈一直线;予以抬高床头10°~15°,以利于患者呼吸、减轻水肿;指导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用手保护手术切口,防止伤口牵拉疼痛。对照组患者在术后6 h后,护士在患者头部下垫软枕、颈部两侧放置自制的沙袋以保持颈椎平直位制动。观察组患者术后6 h后开始使用颈部充气枕使颈部制动,并维持颈脊柱中立位。

1.2.1.1 充气式护颈枕的设计充气式护颈枕由三个独立的记忆乳胶体枕垫、两根充气连接线、乳胶充气球和旋转阀构成,见图1(扫描文末二维码可了解关于“充气式护颈枕”的更多图文信息)。充气式护颈枕的主体包括面料层和填充物层,面料层为可拆卸的亲肤材质,包裹在填充物的外部。填充物为三个独立的、符合人体工学并用于支撑人体头部与颈部的记忆乳胶垫,中枕垫分别和左枕垫、右枕垫连接在一起。左枕垫和右枕垫内设有气囊,气囊位于左枕垫和右枕垫的正面,当充气时向颈部膨胀,贴合颈部两侧弧度,达到固定颈部并限制颈部活动的效果。两侧气囊都与充气连接线相连,并配有旋转阀以防止充气后漏气,关闭旋转阀可防止气体逸出,打开旋转阀可驱尽气囊中的空气,气囊的充盈主要靠乳胶充气球将空气注入气囊。充气式护颈枕可用紫外线灯管照射30 min进行消毒,外部面料污染或潮湿后可以卸下清洗晾干后再次使用。

图1 充气式护颈枕结构示意图

1.2.1.2 充气式护颈枕的使用当患者平卧位时,可通过挤压乳胶充气球使左右内置充气枕膨胀,两侧的充气枕呈“∩_∩”形;当患者的体位改变至左/右侧位时,可通过旋转阀放松近侧充气枕,呈“∩__”或“__∩”形,因对侧膨胀乳胶枕有一定硬度,可在患者枕部及颈部形成抵抗力,达到颈部制动的效果,并可支撑患者肩部,保持侧卧位时的有效体位,从而减少颈部转动时拉扯到伤口而引起的疼痛。

1.2.2 评价指标①舒适度:采用BCS舒适量表(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7]评估患者自我报告的舒适度,该量表分5个程度依次赋值0~4分,包括0分(持续疼痛)、1分(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严重)、2分(平卧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或咳嗽时轻微疼痛)、3分(深呼吸时亦无痛)、4分(咳嗽时亦无痛),由责任护士询问患者并给出舒适度评分,每2 h翻身时评估1次,直至患者下床活动撤离护颈枕。②疼痛: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估患者主诉的疼痛,由责任护士询问患者并按无痛~剧痛依次赋值0~10分,每2 h翻身时评估1次,直至患者下床活动撤离护颈枕。③拔管时间:计算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日起至拔除引流管的时间,以d为计量单位。④术后伤口拆线时间:自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日起至医师为其伤口拆线的时间,以d为计量单位。⑤术后下床时间:自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日起至医师允许其下床步行的时间,以d为计量单位。⑥日引流量:每天由夜班护士记录患者的24 h引流量,以mL为计量单位。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否则采用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舒适度、疼痛得分比较观察组患者自我报告的BCS评分高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舒适度、疼痛得分比较 (分,±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26 26 BCS评分2.43±0.73 1.91±0.61 2.787 0.007 NRS评分2.23±0.88 2.73±0.79 2.156 0.036

2.2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伤口拆线时间及日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d,±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d,±s)

组别例数拔管时间观察组对照组t/Z值P值26 26 7.45±1.69 6.86±1.67 1.266 0.211伤口拆线时间10.82±3.16 12.29±3.48 1.594 0.117术后下床时间2.64±0.78 3.14±0.90 2.141 0.037日引流量[mL,M(P25,P75)]17.0(10.0,23.0)16.0(11.0,30.0)0.423 0.673

3 讨论

3.1 应用充气式护颈枕能提高颈椎术后患者的舒适度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颈托作为术后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的主要支具,但术后患者大多以卧位为主。有些颈托材料和质地较硬,患者使用时常感到不适[8]。本研究采用的充气式护颈枕中主要材质为记忆乳胶体枕垫,具有不易变形、卧位时处于低压力状态的特点,有利于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同时,该充气式护颈枕可以根据患者体位变化、舒适度随时调节垫枕的高度,有利于保持颈椎的中立位。由表1可见,较传统的术后颈部固定方法相比,应用充气式护颈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颈椎术后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术后疼痛感(P<0.05)。其主要原因可能为充气式护颈枕可起到固定患者颈部、维持其正常生理弧度的作用,也可降低患者因翻身时颈部体位不正确而造成手术切口牵拉引起的疼痛、伤口裂开、引流管折叠或滑脱等。

3.2 充气式护颈枕能促进颈椎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由表2可见,较传统的术后颈部固定方法相比,应用充气式护颈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增加患者术后下床的时间(P<0.05),说明应用充气式护颈枕能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同时,患者在“侧卧位、平卧位、侧卧位”的体位轮换过程中,通过“放气、充气、放气”的动作,可强化患者以握力球训练上肢力量及灵活性的术后功能锻炼,符合当前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表2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后拔管时间、拆线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应用充气式护颈枕无法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缩短伤口拆线时间、减少日引流量,但也证明该充气式护颈枕的应用是安全的。该结果与杜雪莲等[9]设计的智能充气护理枕效果类似,但本研究采用的充气式护颈枕可增加患者额外的上肢功能锻炼,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4 小结

应用自制的充气式护颈枕可提高颈椎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该充气式护颈枕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来源局限,对于该专利的普及仍需要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充气舒适度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充气恐龙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私人定制和舒适度完美结合的典范 金地九龙壁别墅影音室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降低高泌乳素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舒适度的临床研究
为什么汽车安全气囊能瞬间充气?
遥控充气枕让您睡出健康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