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幸福教育”:背景、路径与启示
2021-09-17张克军
张 克 军
“幸福教育”在我国已经越来越成为学者和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据笔者统计,中国知网中有关国内“幸福教育”的各类论文达到了1 000多篇,其中涉及小学、初高中、中职院校,乃至大学的语文、数学、体育、物理、教学管理等各级各阶段的不同学科内容,但是国内的相关研究还是比较零散、缺少系统性。正如有学者指出,国内的“幸福教育”研究存在着研究内容的深度不够、研究范式比较单一、研究成果缺乏操作性等问题。(1)谢先成:《国内幸福教育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第10期,第26-29页。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和学习他国对“幸福教育”的研究和实施情况,以便为我国的相关教育和教学服务。
就东亚的教育情况来说,韩国的“幸福教育”实施得比较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但是国内还没有就韩国“幸福教育”情况展开有效、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从比较教育的角度来考察韩国“幸福教育”的实施背景及其实践情况,并希望对我国的“幸福教育”相关研究与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韩国“幸福教育”实施的背景
由于韩国历届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韩国的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级教育体制和制度都比较完善。进入21世纪之后,韩国的基础教育质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教师的数量不断增加,教师的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极大地提升了韩国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声誉。虽然如此,但是韩国的教育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首先,从文化渊源的角度来看,由于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非常深重,韩国家庭与中国一样,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进而韩国社会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教育热”,韩国父母为了子女的教育可以牺牲一切,甚至还由此形成了“家庭中心主义的教育”和“利己主义的教育”等现象。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韩国父母普遍认为,如果不学好英语或汉语,将来将难以生存。在这样的思维的影响下,家庭条件好的韩国父母通常将子女送到国外,而条件不好的则在国内进入各种补习学校,这就造成了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的情况。据韩国学者金洪源的统计,2007年以来,韩国的家庭教育支出总额与人均月支出额虽连年下降,但是2011年的韩国教育支出总额还是达到了20.1兆韩元,人均月支出额则为24万韩元,(2)[韩]金洪源:《放学后学校减少教育费的效果及课题》,《韩国教育开发院研究报告》,首尔:韩国教育开发院,2012年,第5页。因此,可见教育支出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
其次,就入学制度而言,韩国虽然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公共教育体制,但是以考试为主的入学竞争体制非常激烈,导致学生及其父母的压力都很大。同时,学校的学业负担过重,不时存在的校园暴力等因素,使得学生对学业的兴趣不断下降。据韩国TIMSS(国际数学与科学评测趋势)2011年的调查显示,小学四年级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比例只有23%,而中学二年级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比例更是仅有8%。(3)索丰、孙启林:《韩国基础教育》,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254页。而这种情况又反过来逼得父母和学生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以提高成绩,进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兴趣的自主发展,使得学生及其父母的幸福感极度低下。在李凤柱、刘敏相的以包括韩国在内的8个国家的满12岁儿童(韩国的情况是中学一年级)为对象进行主观幸福感调查比较的研究中,韩国儿童的主观幸福水平为8个国家(以色列、乌干达、巴西、西班牙、南非、韩国、阿尔及利亚、英国)中最低。(4)[韩]李凤柱、[韩]刘敏相:《儿童生活质量国际比较研究:以儿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韩国儿童生活质量国际研讨会资料集》,2013年,第47-88页。这种情况使得韩国政府和学者不得不考虑,与学业成绩乃至将来的“学阀”相比,创造性、人性是否应该更加重要,并发出了恢复教育的本质、使公共教育走向正常化的呼声。
再次,学龄人口的减少使得政府和学者更加重视开发所有国民各自不同的潜在能力,而这则需要教育的多样化。从韩国统计厅的统计资料来看,韩国人口的生育率自2000年以来持续下降,到2006年生育率已经成为韩国政府和人民都非常关心的社会问题,韩国政府甚至出台了很多措施以鼓励生育,但是并没有阻止人口生育率不断下滑的趋势。2000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48,2012年为1.30,而2013年则为1.19。(5)[韩]金炳彻、[韩]都南希:《低生育率危机背景下韩国家庭福利政策变迁研究》,《社会保障评论》2020年第2期,第117-130页。韩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在2010年为0.715 8%,而2011、2012、2013年分别为0.713 0%、0.708 3%和0.703 2%,(6)《韩国历年人口总数量(1959-2020年)变化趋势统计》,https://www.renkou.org.cn/countries/hanguo/2020/171054.html。韩国人口减少的趋势越发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国政府更需要培养创造性人才,使每个人的内在潜力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与此同时,社会对于高中的免费教育、高校的半价学费等要求不断增加,而学校统合残障、多元文化学生的要求也在加强,这些都使得韩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现状。
最后,教育过程与教育目的之间的落差,以及就业条件的恶化,使得韩国政府需要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学龄人口的减少使得地方大学越来越受冷落,而地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面临着越来越难的困境,加之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基本都是以理论为中心的教育,这使得他们缺少就业所需要的各种实际能力。这些问题要求韩国政府不得不加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并努力培育地方性的应用型大学。
综合上述的种种因素,韩国政府一方面需要回应当前人们对于教育相关问题的关切,另一方面还要未雨绸缪,为韩国培养出更加具有创造力的实用性人才,由此韩国着手进行教育领域的改革。
二、韩国“幸福教育”的出台与实施路径
在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并结合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趋势,韩国教育部在2013年3月28日发布了《国情课题实践规划》,将“幸福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设定为教育政策的目标,韩国的“幸福教育”由此进入了自上而下的正式实施阶段。为了能够顺利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幸福教育”,韩国政府还制定了三项具体措施,分别为“培养拥有梦想和才能的学生,促进学校教育正常化”“构筑以能力为中心的社会基础,培养未来人才”“减少教育费负担,保障平等的教育机会”。不仅如此,为了实现上述政策目标,韩国政府还为各阶段的教育制定了具体的任务细则,详见表1。
表1 2013年韩国教育部《国情课题实践规划》细则
由表1可知,韩国政府所制定的这些政策细则大体上分为学校教育正常化和教育福利两个领域。学校教育正常化包括教育课程运营正常化、职业教育及探索、激活学校体育教育、安全校园建设、减轻入学考试负担、减轻教师负担等,而教育福利则主要表现为强化每天对于小学生的看护功能、在高等教育阶段引进无偿教育等政策。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韩国的“幸福教育”不仅涵盖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阶段的学生,还将教师与校园等都囊括进去。也就是说,韩国的“幸福教育”形成了从课程安排到减少学费再到改进各种评价体系的对于各个阶段的学生、教师、校园的全覆盖。在此,我们可以从学生、教师和校园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韩国“幸福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学校教育的正常化与学生的“幸福教育”
“幸福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其中包括中小学生、大学生等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目标是培养拥有梦想和能力的学生,所以韩国政府的主要政策都是围绕学生制定的。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一点就是使学校教育正常化。韩国政府的“正常化”是指学校教育应该以人性教育为中心,使教育符合个人的不同特点和职业追求,甚至使教育能激发每名学生的内在潜力。为此,韩国政府制定了《公共教育正常化促进特别法》,为学生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加强对学生在校园中的看护以及对于弱势教育阶层的支援,实现没有学费负担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育,并将分阶段地在高中推行免费教育。
同时,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韩国教育部计划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禁止单纯为了考试或高考而进行的学习,简化原来的大学入学选拔制度。在课程设计方面,小学阶段的国家水平学业成就评价直接被取消,初中阶段的国家水平学业评价科目由原来的5个(国语、英语、数学、社会、科学)减少到3个(国语、英语、数学)。在评价方面,为了将学生从考试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韩国教育部废除了过去以笔试为主的评价方式,而是以主题发言、合作课题研究等方式加强对于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学期设置方面,也是韩国“幸福教育”中最具代表性的措施——实施中学“自由学期制”。
韩国的自由学期制是在初中阶段选择一个学期作为自由学期。2013年秋该措置首先在37所学校进行了试行,2014-2015年扩大到计划实施自由学期制的学校,2016年则在韩国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推行。2016年之后,韩国又在自由学期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自由学年制”。自由学期制施行弹性的课程安排,具体可以是讨论、实习、调查等形式,也可以是文化艺术、体育、职业生涯计划项目等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寻找梦想。在基本课程设置方面,韩国教育部设计了中学生自由学期制模型,其中每周基本课程20个小时,自主选择课程6个小时,艺体能课程4个小时,职业设计课程2个小时。但是,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从示范运营中学京畿道新吉中学来看,基本课程是以国语、英语、数学、社会(各3个小时)为中心的课程,考虑到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将体育和音乐课程各设置了1个小时,另外还有区块技术、家庭课程和道德课(每门2个小时),共编制和运营20个小时的课程。自主选择课程主要集中在周三、周四下午的第5、6、7节课,共6个小时。自主课程还分为不同的方向,学生可以选择职业设计方向的课程,也可以选择以国语、英语、数学、社会、科学、汉字、哲学课程为中心构成的课程体系,而学校还将开发适用于教科书之外的课程内容。由上述京畿道新吉中学课程设计情况来看,韩国的自由学期制极大地扩大了学校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同时,韩国为了顺利推进自由学期制还设置了专门的政策咨询团队以及自由学期制支援中心等,对各个地区和学校的实施模型、运行项目进行开发,并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
当然,韩国“幸福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培养有梦想、有能力的学生,自由学期中的一部分课程设置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梦想和职业追求。然而,韩国的考虑不止如此,为了使学生的职业生涯符合自己的个性与梦想,韩国政府从2014年开始在全国所有的初中和高中都配备了专门的发展方向指导教师,2015年还制定了《职业教育法》。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更加清晰的认识,韩国教育部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职业体验的活动,各个市、道等地方教育部门也建立了以职业体验为目的的支援中心,并且学校也加强了与各类职业团体、机构的联系,设计了比较完善的人生发展方向体验体系。由此,韩国围绕学生的“幸福教育”将社会各个层面都调动了起来,使他们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幸福教育”中来,不再将“幸福教育”只看作国家和学校的事情,而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幸福教育”的氛围。
同时,为了培养出真正有能力的学生,而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学历和资格证书,韩国在2013年4月成立了国家职务能力标准运营委员会,2014年与其他受雇佣的部门共同制定了所有职业种类(858种)相关的职务标准,并推进国家职务标准的开发、实施相应的应用方案和国家能力系统。韩国的国家职务能力标准是在产业现场成功履行相关职责所要求具备的能力(包括知识、技术、态度等各方面)在国家层面的规范化。制定此标准就是为了使特色化的高中或专业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就能根据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职务能力标准)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为了将国家职务能力标准与学校的教育进行有效衔接,韩国还构建起了学校教育、终身教育、职业教育相互联系的国家能力系统,以使学生在学校所学得的学分和在职场中所取得的经验可以相互联系进而转换成实用的职业能力。韩国甚至还在大学入学考试中扩大对在职者的选拔,强化高中生毕业后能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入学体系,以使其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韩国还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国家能力系统与国家和地区急需或重大的战略产业的相关技术人才紧密结合在一起,选定该领域的相关学校进行扶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韩国上述培养有能力学生的措施实际上是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强化了职业教育,或者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进行了更加紧密的衔接,强调了学生多元和自主的发展。
(二)韩国“幸福教育”体系中的教师
韩国并没有将“幸福教育”的对象只瞄准学生,还充分考虑到了教师在“幸福教育”中的定位与作用,将教师看作“幸福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此,韩国首先扩充了教师队伍。比如,为了在“教育正常化”中加强对弱势阶层和多元文化家庭儿童的教育,韩国扩充了教师的队伍,特别是在2013年增加了662名特殊教师,在2014-2017年之间每年计划增加1 500名。(7)索丰、孙启林:《韩国基础教育》,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261页。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追逐自己的梦想和进行职业规划,韩国同样增加了各个学校相关的教师并进行相应的培训。此外,根据2013年韩国教育部《国情课题实践规划》,各个学校还需要增加体育、图书、营养等方面的教师数量。按照有关学者的统计,韩国如果以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水平为标准来降低学校班级的师生比,那么小学班级的师生比将从2012年的20.8,降为2020年的15.9;中学则从2012年的16.7,降为2020年的12.5。(8)索丰、孙启林:《韩国基础教育》,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258页。但是,在入学儿童减少和教师持续增加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2015年的小学班级师生比就降到了14.9,2020年进一步降为14.2;而中学班级师生比在2015年为14.3,2020年则降为11.8,(9)韩国国家统计局:《2020年韩国社会指标》, https://kostat.go.kr/portal/korea/kor_nw/1/1/index.board?bmod9e=read&aSeq=388792。由此,韩国小学和中学的教师压力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当然,教师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教师地位的降低,相反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加突出了教师在学生多元发展中的作用。
同时,为了更好地进行“幸福教育”,保障教学的质量,韩国还不断拓展教师的职业培训,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扩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限,特别是在职业方向设计等方面,教师需要更大的灵活性。当然,韩国也充分考虑到了教师的压力,设法改善教师的职业条件。这表现在韩国在增加教师数量的同时,还分阶段地增加教务、行政人员的数量,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减轻教师的行政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能更加集中精力对学生进行教学、生活、职业指导。此外,韩国还积极调整教师能力评价、成就评价和业务成绩评价的周期,改善评价体系和指标,以减轻各种评价给教师带来的沉重负担,对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等。
(三)校园建设与韩国的“幸福教育”
校园就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实际上都是校园中度过的,所以要真正实现学生教育的“幸福”,校园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韩国充分考虑到了校园对于“幸福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非常看重校园建设。韩国的校园建设包括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加强饮食的安全和健康等方面的内容,但是最重要的是安全校园的建设,而安全校园最重要的目的是根除校园暴力。朴钟日等学者的文章《韩国儿童、青少年幸福指数研究与国际比较》对韩国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和安全指数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韩国的健康和安全指数在经合组织的全部2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五。(10)[韩]朴钟日、[韩]朴赞雄、[韩]徐孝贞等:《韩国儿童、青少年幸福指数研究与国际比较》,《韩国社会学》2010年第2期,第121-154页。这说明韩国校园还是比较安全的,但这并不是说韩国就没有校园暴力,相反,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韩国的校园暴力还是比较常见的。为了杜绝校园暴力现象,并实现学生教育的真正“幸福”,韩国政府提出并制定了学校暴力对策成效分析和以学校现场为中心的根除学校暴力方案。根据该方案,学校与警察厅等部门加强合作,共同管理半径200米之内的校园周边地区,并通过增加摄像和人力等措施,长期监测学校及周边地区的安全状况以实现校园的安全。然而,安全校园的建设是极为复杂的,它包括事先预防和事后处置等各方面的情况,并需要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等各方面都参与进来。特别是为了有效预防校园中的暴力现象,韩国各学校有意加强了与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联系,并增加了学校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数量,定期对学生的情绪和行动特性进行检查和梳理。
三、韩国“幸福教育”的主要特点
韩国的“幸福教育”自实施以来已有7年多的时间,从总体上来说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效,得到了很多学者、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据韩国教育部的调查数据显示,改革后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幸福感由原来的3.96上升至4.1(满分为5),课堂参与度由原来的3.76上升至3.91。(11)韩国教育开发院:《2017年研究对象学校中学报告书》,首尔:韩国教育开发院,2018年,第35页。韩国的“幸福教育”之所以会有如此不错的效果,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具体而言,韩国的“幸福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韩国的“幸福教育”虽然有回应社会对于教育关切的一面,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却是韩国政府由上而下进行的一场教育改革,它不仅改革当前教育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也直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韩国社会、人口构成的特点。为了能有力地贯彻相应的改革措施,韩国政府先是由教育部发布了《国情课题实践规划》,制定了《公共教育正常化促进特别法》,后又设置了自由学期制支援中心、以职业体验为目的的支援中心、国家能力系统等,为“幸福教育”保驾护航。正是因为韩国政府制定的这些有力措施,“幸福教育”才得以在韩国全国范围内顺利展开,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韩国的“幸福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并不是简单地减轻学生的压力,让他们生活得更加轻松和幸福,而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发现自身的兴趣和梦想,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意愿,进而更加有效地发展,并使这种发展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韩国的“幸福教育”加强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这一点不管是在相应的课程设置,还是在中学自由学期的设置上都能体现出来,即自由学期制推进了韩国中小学完善职业认知(小学)—职业探索(初中)—职业规划(高中)三阶段的职业生涯指导教育。(12)韩国教育部:《2018自由学年和连接学期运营指南》,首尔:韩国教育部,2018年,第102页。
再次,韩国的“幸福教育”在试图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还对人性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等进行了统筹考虑,甚至将人性道德教育作为基础。从总体上来说,韩国的“幸福教育”注重在人口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开发不同学生的不同潜能,要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一名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
最后,韩国的“幸福教育”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但并没有只是针对学生来进行改革,而是充分考虑到了教师、校园建设等各方面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或者说,韩国的“幸福教育”更是一次系统性的教育改革,不仅将学生、教师、校园等都囊括进去,还动员了很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例如,安全校园的建设就将家长、警察厅等社会力量融入进来;职业生涯计划则动员了各类职业团体、机构参与其中。又如,为了保证课后看护服务的有效进行,韩国逐年扩大家长、看护教师、相关专家等共同参与的与课后看护相关的社会团体及合作行会的合作,将社会力量引入到教育改革的行动中来。由此而言,韩国的“幸福教育”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和校园建设为次中心,并使相应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的系统性改革,进而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并反过来推动“幸福教育”的有效开展。
四、韩国“幸福教育”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比较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和应用取向,正如我国学者所言:“比较教育是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外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找出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作为改革本国教育的借鉴”。(13)王承绪、朱勃、顾明远:《比较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17页。所以,研究他国的教育或教育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为本国教育服务的。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积极回应社会对于教育问题的关切,出台了很多文件打击校园暴力、逐步改革教育问题和改善教育环境,特别是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从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改革学校评价、改革教师评价、改革学生评价、改革用人评价五个方面推进教育改革,并强调“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发挥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作用”。(14)《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实际上,中韩两国的教育改革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改革教师的评价体系,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改革等。然而,韩国的“幸福教育”毕竟有自己的背景和国情,与中国在教育制度、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虽然如此,但它还是能给我国的教育改革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韩国的“幸福教育”在强调人性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引导他们多元发展。韩国自由学期制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够寻找到自己的梦想和职业追求,进而使他们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不是盲目地拥挤到高考的“独木桥”上。为此,韩国教育部乃至市、道教育部门都设立了各种职业体验中心,有条件的学校也设立了职业体验中心,以便使学生能寻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相比而言,中国在此方面还缺少较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比较盲目,缺少对于自己兴趣的明确认知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大学而考大学。因此,我国也应该在初高中阶段设置相关的职业体验课程以加强相应的职业引导,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职业兴趣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其次,韩国的“幸福教育”有去“理论中心主义”的学习和教育取向,更强调学校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之间的对接,所以韩国制定了所有职业种类(858种)相关的职务标准,构建了国家能力系统,并在各个学校进行推广。中国近年来虽然一直鼓励职业学校的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并为此出台了很多相关措施,如2021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对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5)《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http://cpc.people.com.cn/n1/2021/0413/c64094-32076967.html。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们基本还是以“上大学”为首要目标和追求,所以我国的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是很如意,也不利于培养国家之所需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同时,由于很多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不感兴趣,或者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往往与现实需要脱节,导致学生的学习意愿不是很强烈。由此而言,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应该加强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的教育,加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能力系统,以更好地适应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
再次,韩国“幸福教育”赋予了学校和教师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中学自由学期以及其中的课程设置方面,很多学校都会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兴趣来设定不同的课程。这不仅能最大程度地照顾到学生的能力和意愿,有助于引导学生并开发他们的潜能,还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热情和职业态度。例如,韩国仁川市的永宗中学开设的科学-数学融合课程就是科学课和数学课的两位老师自行设计,一起开展课堂教学的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达到将两个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6)[韩]崔相德、[韩]李昌银、[韩]金珉豪等:《2014年第二学期研究对象学校“自由学期”制中学研究报告书》,首尔:韩国教育开发院,2015年,第52页。这些尝试不仅可以使教育活动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在一起,使课堂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死板的课本知识,还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相对来说,我国的各级教育基本还是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具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的特点。就此而言,我国可以适当借鉴韩国在课程设置上的一些做法,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开发他们潜能的方向倾斜,这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兴趣,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我国的教育改革。
最后,韩国的“幸福教育”不只是教育的改革,实际上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为了有效推进“幸福教育”,韩国制定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2013年就制定了《公共教育正常化促进特别法》,2015年修订了《小学·初等教育法》,并制定了《职业教育法》等。同时,韩国政府还设置了很多配套或支持“幸福教育”改革的相关部门或系统,如自由学期制支援中心、国家职务能力标准运营委员会、国家能力系统等。可以说,韩国的“幸福教育”改革非常全面、细致、深入。相对来说,我国目前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只是提供了一个方向,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和具体措施,由此而言,我国的教育评价改革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五、结语
本文主要从比较教育的角度探讨了韩国的“幸福教育”,包括其实施的背景、路径设计和特点等。比较教育是通过比较和借鉴他国的教育制度及其教育改革措施以探索本国教育的发展之路,但是教育学和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又决定了任何一国的教育都不可能完全照搬、照抄他国的教育制度或教育改革措施,而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教育特点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和借鉴。(17)乞佳、谷峪:《比较教育视域下实证主义范式的历史发展趋向研究》,《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第121-127页。
中韩两国是近邻,有着相近的文化基因,经贸文化交流密切,所以两国在教育方面具有很多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之处。韩国的“幸福教育”开展得较早,在2013年就已经开始,至今已有7年多的历程,在自由学期制、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多元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取向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当然,韩国的“幸福教育”也不是完美无缺,黄圭浩就从教育的目的和课程设置角度分析了韩国“幸福教育”存在的弊端,认为其一方面没有形成对幸福标准的思考,另一方面没有指明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且过于看重应用性教育,以至于学生不能形成对自己的有效反思等。(18)[韩]黄圭浩:《“幸福教育”的主要问题与挑战》,《道德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第1-27页。同时,中韩两国各有不同的国情,如中国的人口基数较大,而韩国的人口减少趋势非常明显;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而韩国的地域狭小、民族相对单一等,所以我国只能是有选择地进行借鉴,但是其教育改革的经验,包括成功和不足之处,都可以成为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