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 互动开放
2021-09-16张鋆
摘 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现代化教育理念、方法和目标,也为当下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的复杂性及抽象性特征,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课程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基于此,数学教师就需要以新课程为载体,挖掘学生及课程的特性,融入生活化教学策略,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二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要求;三是构建高效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5-0077-02
引 言
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则容易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同时提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一、生活化教学概述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生活化教学概述
生活化教学,即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下,如将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生活化教学可以将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具体的事物,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提升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更喜欢有趣的事物,这些事物能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继而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其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内容,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上、下、左、右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了解它们的形状。此时,教师就可以融入生活中的一些模型,如玩具企鹅、洒水壶、茶杯等,从多个方向展示这些模型,逐步给学生渗透观察图形的方法。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将数学和生活进行联系,还能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2.有利于帮助学生化难为易
小学中高学段的数学知识学习难度在不断提升。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将一些较为抽象及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内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生活化情境,将抽象数字转变成具体的图形或者画面;也可以提出生活化问题,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这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回归生活,互动开放,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优化教学策略,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建立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因此,在課堂上,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数学思维。
二、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理念是基于当下社会背景及对人才的需求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模式时,也需要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首先,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要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思考,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创新教学手段。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在课堂上基于实际情况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因此,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融入各种生活化内容,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2]。
三、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无论学习还是作业的完成均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例如,在学习“升和毫升”时,学生需要了解度量单位、容积的含义,对单位之间进行简单的换算,明确L以及ml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观察及操作的能力。课堂伊始,为了让学生了解容量这个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以下生活情境:有两个小朋友在讨论哪个水壶盛水多,一个小朋友说左边的,因为左边的虽然矮但是比较宽;另一个小朋友却说右边的,因为右边的虽然窄一点儿但比较高。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如何判断哪个小朋友说得对。有学生说,拿出两个相同的水壶,并在水壶里灌满水,分别倒向这两个水壶,看哪个水壶盛水多;也有的学生说,在原有的两个水壶中灌入水,并分别倒向同等的杯子,看谁灌得多。融入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的活跃度都可以得到不断提升,教学效果良好。
(二)设计生活化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构建高效的生活化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问题的提出就是实现互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也会提出问题,但是总体而言问题缺乏规划性,能够参与回答的学生并不多,反而使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过于紧张和不自信。基于此,教师就需要对原有的提问模式进行优化,融入生活化问题,并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进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学生需要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是整个教学的重点,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直接灌输法,告知学生计算方法,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比如,小明帮老师去超市买60本书,其中20本书捆成一包,请问需要捆成几包?对于还没有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学生而言,直接用除法计算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其他方法也非常多。比如,有的学生提出采用画画法,20本书画一包,只要画3包即可,答案显而易见。还有的学生说20本一包,2包是40本,3包就是60本。当然在此过程中,一定会有学生采用除法的方式进行计算。接着,教师引出除法计算的方式,让学生思考是如何计算的,并自由探索该计算过程。最后,通过多个案例法,学生检验出刚刚总结的规律是正确的。教师通过设计这样的生活化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发学生思考,逐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加强生生、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时,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领悟数学和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主题是小组内部成员每个人笔袋里有多少支笔,利用统计图画出来。在此之前,学生需要在小组内部先明确每个人所拥有的笔的数量,将这个数量记录下来,再绘制统计图,明确统计图的横坐标及纵坐标。在此过程中,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及时进行互动,学习他人的方法、操作模式,并在合作的过程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能够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让数学真正回归生活,从而构建一个互动、开放的小学数学课堂。在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时,教师可以融入生活化情境、生活化问题及生活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先焕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0(10):79.
马翠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分析[J].安徽教育科研,2020(09):66.
作者简介:张鋆(1974.7-),男,江苏海门人,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