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白绢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2021-09-16王勇尹羽丰
王勇 尹羽丰
摘要:大豆白绢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真菌土传性病害,植株感染后可导致减产甚至绝收,近几年,长江流域的大豆产区白绢病已呈逐年加重的态势,对大豆生产潜在危害严重,由白绢病在其它作物的发生规律与趋势,尤其是与大豆同科的花生白绢病的发生规律,提出大豆白绢病在科研上应选育抗病品种、生产中的防控对策应以合理轮作及农业防治等方法。
关键词:大豆;白绢病;防治
大豆白绢病又称菌核性根腐病或菌核性苗枯病,1891年美国首次报道番茄感染白绢病菌,1990年有报道该菌的寄主植物有62科216种,2016年有报道该病病原菌寄主范围进一步扩大,已危害100余科,500多种植物,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主要危害茄科、豆科等多种作物,木本作物和禾本科作物也偶有发生,尤其是豆科作物花生,在20世纪60年代只有白绢病零星发生,未见有严重危害的报道,但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增加和重茬种植,在21世纪初期该病已经成为花生主产区的主要病害,造成减产等严重影响。大豆白绢病目前虽未有严重危害的报道,但在生产中一直有零星发生,现随着国家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启动实施了大豆振兴计划,进行大豆种植补贴和轮作补助政策,黄淮海地区实行麦豆轮作,西南地区实行玉米大豆间套作,大豆种植面积将随之增加,并向亚热带地区扩展,白绢病在大豆上可能出现同是豆科作物花生的发病规律,本文介绍了白绢病的症状及发病规律,提出了防治大豆白绢病的方法及对策,为生产上预防白绢病爆发提供指导。
1 大豆白绢病的生物学特性及症状
1.1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大豆白绢病是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引起的土传性病害,该菌菌丝白色,呈绒毛状,在植株上形成菌丝束,后期菌絲紧密聚集形成菌核。菌核初期为白色球状,粒小且表面光滑,病部的表层变为褐色,随后逐渐向四周蔓延并在病斑上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菌丝由内向四周辐射。菌丝生长的温度8~40℃范围内,最适温度为30~36℃,温度大于40℃菌丝停止生长,携带菌核的土壤引起植株发病的强弱与温湿度有关,菌丝再形成新的菌核的温度在10~42℃左右,最适为26~36℃,菌丝生长的pH值为2~11,最适pH值为5~6,可见白绢病在偏酸性土壤更易爆发。
1.2 危害症状
大豆白绢病一般多发于茎秆下部及地下部分,近地面的茎秆及周围土壤表面均可长出一层白色绢状菌丝层,病部呈灰白色干枯状。病菌在茎秆上是从基部开始侵染,发病部位在初期呈褐色,长出菌丝,形成菌核,有时可见白色霉层,随着茎秆组织被破坏,病原菌向下侵染导致根腐发生,在田间可观察到植株开始萎蔫,当病部养分被消耗后,植株根茎部组织呈纤维状,丧失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能力,大豆植株停止生长致萎蔫枯死,所有感病植株减产甚至绝收,具有毁灭特性。
2 大豆白绢病的发生规律
2.1 白绢病菌的活动规律
大豆白绢病的病菌以菌核或菌丝的形式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寄生,在条件适宜的土壤中可存活5~6年,土壤越干燥病菌存活时间越长,因此,土壤是病菌的主要携带者,在24~36℃的温度下菌核经过10d左右的生长可形成新的菌核,适宜的高温是引起病害发生的充分条件,土壤的湿度在90%以上且通风良好时,病菌会加速增殖,适宜的湿度是加速病害发生的必要条件,待高温、高湿等条件都具备时,菌核萌发,侵染寄主,快速长出菌丝,从植株茎基部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引起根茎发病。相对湿度达到100%时形成次生菌核,作为次年的初侵染源。带病菌的土壤和种子是病菌的主要侵染源,菌核可随雨水、露水、病残体、昆虫等传播,造成再侵染。
2.2 白绢病病菌的越冬规律
白绢病病菌越冬方式主要以成熟的菌核在田间越冬。春大豆区菌核在低温下难以越冬;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部分菌核越冬后可存活;南方秋大豆区和大豆多熟区菌核可顺利越冬。可存活的菌核越冬后在高温高湿和偏酸条件下萌发并侵染寄主。
2.3 白绢病菌侵染其它作物的规律
白绢病从1891年首次在美国被发现,已查明该病病原菌寄主范围越来越广,主要危害茄科、豆科、葫芦科的多种作物,也会侵染危害油茶、桑、樟等木本植物,在水稻、小麦上也有零星发生的报道,其中的果蔗、向日葵、辣椒、烟草、和部分中药材在五十年、甚至十年前都鲜有白绢病发生的报道,如今这些作物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已危害严重,不同作物由危害的零星发生向严重危害的趋势已相当明显,尤其是与大豆同是豆科作物的花生,在20世纪60年代白绢病只有零星发生,到21世纪初期白绢病已经成为花生主产区的主要病害,该病在花生的发病轨迹与其它作物发病规律相似,病菌的危害程度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而蔓延,局部造成减产等严重后果才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违背了病害可防不可控的原则,失去了防治的良机,待病害爆发后的防治事倍而功半。
3 大豆白绢病发生原因分析
3.1 耕作制度影响
白绢病系土传性病害,菌核在干燥的土壤中又可多年存活,所以在带病土壤上进行的的旱-旱连作种植制度,容易造成菌核累积,是导致白绢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3.2 受土壤影响
白绢病菌核在土壤的深度也是影响发病的原因,与不同土壤的透气性相关,据观察发病严重的地块土壤均为沙壤土,良好的通气性可助推病害发生。
3.3 受气候影响
即使在携带白绢病病菌较轻的田块旱-旱连作种植大豆,也未观察到病害连年发病,但在高温高湿的年份,在未重茬的地块种植大豆,白绢病也偶有发生,在7月至8月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影响下,易诱发白绢病病菌的生长;在干旱少雨的年份同期白绢病几乎不发生。
4 防治对策
4.1 选育抗病品种
抗病育种是防治大豆白绢病的重要方法,研究人员可利用抗病基因鉴定、原生质体筛选、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抗大豆白绢病病菌筛选,发现花生、大豆有显著的抗性分化。Punja试验表明转几丁质酶基因黄瓜与胡萝卜对白绢病有很强的抗性。沿着抗病育种的思路,利用分子育种等方法,育成抗白绢病的大豆品种降低白绢病造成的损失。
4.2 合理轮作
水旱轮作是防治土传性病害的主要措施,旱作时,雨水可携带菌核传播,造成再侵染;水作或旱地土壤较长时间的淹水处理可致白绢病病菌死亡。被水淹的菌核首先因氧气不足而受到抑制,其次菌核的拮抗性细菌也大量增殖,发挥了生物防治作用。以2~3年旱作后改水田一年种植的方法可防治白绢病发生,合理的水旱轮作对预防立枯病发生同样有效。
4.3 农业防治
4.3.1 深耕与土壤消毒
把发病植株人工移出田块销毁并局部土壤消毒效果最好。对遗留在田间的菌核进行20cm以上的深耕掩埋,在辅助药剂消毒,也可切断菌核侵染。
4.3.2 种子消毒
在播种前用杀菌剂对大豆种子进行处理,用50%多菌灵、40%菌核净等药剂拌种,可切断由种子带菌引起的侵染源。
4.3.3 药剂防控
在大豆生产中普遍存在重防虫、轻防病的现象,但是土传性病害都有可防不可治的特点,其实可以防虫防病同时进行,第一次是在大豆出苗之后,用菊酯类农药灭杀地老虎等害虫时,大豆植株尚未封行,可在杀虫剂中添加50%多菌灵,制成混合药液,防虫同时又对裸露的土壤进行消毒;第二次是在大豆花期或结荚期在杀虫的药剂加40%菌核净等药剂,可有效破坏白绢病菌丝生长,达到防病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枝楠,王就光.作物白绢病研究现状[J].植物保护,1988,14(2):45-47.
[2] 金苹,高晓余.白绢病的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1,1(1):14-22.
[3] 张伟金,汉荣,章文斌,等.白术白绢病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8(1):92-93.
[4] 徐永菊,叶霄,李爽,等.花生白绢病互作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8,35(32):108-114.
[5] 陳坤荣,任莉,徐理,等.花生白绢病研究进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8,40(2):3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