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图书馆协会“我喜爱的图书馆员奖”分析与启示
2021-09-16牛麟吴芳
牛麟 吴芳
摘 要:图书馆员的专业能力不仅影响本馆事业的发展,对美国图书馆协会设立的“我喜爱的图书馆员奖”进行介绍,旨在为我国图书馆员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通过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129份获奖馆员的提名书进行解读,着重分析其服务内容,总结出对我国图书馆员提升专业能力的启示包括提高创新意识、以用户为中心、发挥合作优势。
关键词:我喜爱的图书馆员奖 图书馆员 专业能力 美国图书馆协会
中图分类号:G259.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5(b)-0225-06
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I Love My Librarian Award by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NIU Lin WU Fang*
(Library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Province, 421001 China)
Abstract: The strength of the librarian's professional ability not on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 Love My Librarian Award established by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iming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librarians in our country.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network investigation and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interprets 129 nominations of award-winning librarians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ir service contents. Enlightenment on improve professional ability for librarians in our country: improv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innovation, user-centered, playing the advantages of cooperation.
Key Words: I Love My Librarian Award; Librarian; Professional ability;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信息时代,图书馆员专业能力不仅影响本馆事业的发展,而且对缩短数字鸿沟、促进信息均等化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图书馆协会2009年通过的“丹佛决议”界定了现代图书馆员需具备的专业能力,我国第一部图书馆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也规定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我喜爱的图书馆员奖”(I Love My Librarian award)以影响范围广闻名,通过奖项形式肯定了馆员的专业能力,获奖馆员的服务内容也值得我国图书馆员学习借鉴。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外关于“我喜爱的图书馆员奖”的研究成果,少数为单个获奖馆员服务内容的分析,绝大多数是对该奖项的新闻报道。国内对于该奖项的理论研究几乎没有,而在实践探索方面,2012年中国图书馆学会设立的“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与“我喜爱的图书馆员奖”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只开展5年就停办了。近年来,读者更为重视图书馆服务的质量,这无疑要求图书馆员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本文拟从奖项申请和获奖情况两方面对“我喜爱的图书馆员奖”进行论述,着重分析获奖馆员的服务内容,以得出对我国图书馆员专业能力提升的有益启示。
1 “我喜爱的图书馆员奖”概况
“我喜爱的图书馆员奖”是于2008年开始设立,旨在宣传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价值,阐述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关键要素,以使美国大众了解当今图书馆发生的事情,希望他们能够支持图书馆并为之做贡献。该奖项是由纽约卡内基公司、纽约公共图书馆、《纽约时报》和美国图书馆协会合作设立,目前美国图书馆协会已建立专门网站进行宣传报道[1]。
1.1 奖项申报
1.1.1 申报范围
全美范围内各種类型、各种规模的图书馆员都可以申报“我喜爱的图书馆员奖”,但不能自己申报,必须由他人提名。
1.1.2 参选资格
被提名者的参选资格在学历和工作领域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在学历上,每位图书馆员都必须获得由美国图书馆协会认可的图书馆和信息研究领域的硕士学位,或是经国家教师教育鉴定委员会认可的教育单位授予的学校图书馆信息专业硕士学位;在工作领域上,被提名者必须目前在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工作,或是在经过认证的两年制或四年制学院或大学的图书馆工作,或是在经过认证的K-12学校工作。
1.1.3 提名书
在申报材料上,提名者只需为自己喜爱的图书馆员撰写一份提名书,但如果想提高获奖率,提名书的撰写就需要一些技巧[2]。
(1)包括故事、事实和例子。最有力的提名是提供了具体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说明为什么某个图书馆员应该获得该奖项。例如,可以分享一个趣闻,说明他们是如何特意让读者感到使用图书馆很舒服,而不是仅仅说被提名人是受欢迎的;或者分享展示被提名人工作产生积极影响的相关数据,如帮助增加了图书的借阅量、活动的参与率、图书馆的访问量等。
(2)专注于“超越”。评选委员会评选获奖者时,他们寻找的是超越预期、真正代表该行业最佳水平的图书馆员。因此在写提名书时,需让他人知道图书馆员超越了自己的工作职责。
(3)包括各种各样的观点。汇集多个观点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显示被提名人的广泛影响力。如果提名的是中小学/学院/大学/社区学院的图书馆员,应该从学生、导师和管理员的角度考虑;如果提名的是公共图书馆馆员,则可以从图书馆用户、同事和地方公职人员的角度出发。
1.1.4 奖励办法
获选的图书馆员将得到5000美元奖金,并在纽约卡内基公司举办的颁奖典礼和招待会上获得表彰。此外,颁发给每位得奖者所在的图书馆纪念牌一枚。
1.2 获奖情况
“我喜爱的图书馆员奖”从2008年开始设立,截至2021年已经延续13年。每年获选名额为10人,但提名人数高达1000多,目前总获奖人数为130人。获奖馆员的类型主要有公共图书馆馆员、中小学图书馆馆员、学院/社区学院/高校图书馆馆员3种。
2 获奖馆员服务内容分析
服务内容是衡量图书馆员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选获奖馆员的依据,不仅对申报单位有参考价值,也为广大馆员提供工作导向。本研究在“我喜爱的图书馆员”的官网上检索到2008—2021年获奖馆员的提名书,通过对129份提名书(2008年获奖馆员Jean Amaral的提名书无法下载,不予以统计)进行解读,将其服务内容的类型划分为空间再造、开发特色项目、技术研发、阅读推广、信息素养教育、拓宽经费来源、开展机构合作等,具体情况详见表1。
2.1 空间再造
空间再造是指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图书馆传统的物理空间形态、功能进行改造升级,使生态环境、资源、技术、服务、休闲等要素能更好融合,从而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共享。国内知名学者吴建中也提出第三代图书馆的概念,认为第一代图书馆以藏书为中心,第二代图书馆突出开放借阅,第三代图书馆则会成为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3]。
在“我喜爱的图书馆员”的129位获奖馆员中,有9位馆员的服务内容属于该类,约占总数的6.98%。如2017年获奖的Tredyffrin Public Library馆员Laurie Doan,为用户计划举办的活动和节目提供空间支持,让青少年利用图书馆空间创新的方式来释放他们的激情,当学生们想要策划一个假面舞会时,她就提前安排好面具、声音和灯光,将图书馆变为舞厅;当年轻的电影制作人想要实现“走红毯”梦想时,她就将图书馆变为电影首映展播厅。
2.2 開发特色项目
特色永远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标志,图书馆也不例外。特色项目的开发不仅能为图书馆带来更广阔的服务空间,而且具有品牌效益,甚至可以引起其他图书馆的关注和学习,对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有促进作用[4]。
在“我喜爱的图书馆员”的129位获奖馆员中,有32位馆员的服务内容属于该类,约占总数的24.81%。图书馆的特色项目形式不一,包括特定节假日活动、开发特色馆藏等。如2010年获奖的County of Los Angeles Public Library馆员Melissa McCollum,开发了“社区花园”项目。她与各种社区组织合作,制订了一个海洋友好社区花园的计划,并最终获得批准。这个项目对图书馆的所有读者开放,招募青少年和其他志愿者参与,希望发挥集体的智慧。
2.3 技术研发
图书馆技术主要涉及硬件系统的维系和应用软件的开发。目前,绝大多数图书馆的应用软件都是向外部技术公司购买,而应用软件又是支撑图书馆开展各项业务的关键。因此,图书馆如果依靠自己研发,不仅能减少经费开支,而且可以将核心竞争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我喜爱的图书馆员”的129位获奖馆员中,有7位馆员的服务内容属于该类,约占总数的5.43%。如2017年获奖的Musicians Institute College of Contemporary Music馆员Julie Bill,与学生、同事一起研发了一款可以通过谷歌Play和iTunes下载的图书馆应用程序。通过图书馆应用,学生可以阅读电子书和有声书,观看现场表演,咨询问题,申请校友提供的就业机会,查看新生指南、住房信息、停车地图、校园地图、学生手册、校园安全和常用的链接。
2.4 阅读推广
阅读推广,是向公众提供的一项重要的阅读服务[5]。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文化交流的主阵地,在推广阅读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国内外图书馆都在积极开展该项服务,通过构思新颖独特的阅读推广形式和内容,打造出许多品牌化活动,使更多的人喜欢阅读、爱上图书馆。
在“我喜爱的图书馆员”的129位获奖馆员中,有21位馆员的服务内容属于该类,约占总数的16.28%。各个图书馆员推广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成立图书俱乐部、书目推荐、“一校一书”、真人图书馆、阅读疗法等。如2013年获奖的Missoula Public Library馆员Molly E.K. Ledermann,为激发社区成员对阅读的热爱,成立了图书馆的图书俱乐部,不定期地推荐书目,拓宽了用户的阅读范围。
2.5 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能够引发、支持和维系终身学习[6]。在“知识爆炸”时代,图书馆提供的知识不可能让用户终生受用,因此培养用户的信息素养尤为重要,使他们知道如何组织、查找、鉴别、利用信息,可以在未来的各种复杂环境中开展独立性的学习与研究。
图书馆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涉及信息指导、信息检索、嵌入教学、支持科研、社区扫盲教育等,在“我喜爱的图书馆员”的129位获奖馆员中,有39位馆员的服务内容属于该类,约占总数的30.23%。如2017年获奖的Savannah State University Library馆员Mary Jo Fayoyin,认为图书馆是大学学术和研究文化的核心,应该为学生开展必要的信息指导活动,例如邀请会计师就如何管理资金和建立良好的信用给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建议。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可以与会计师谈论他们作为大学生的财务状况,学生对该项活动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发现有人如此关心我们的现在和未来,这让人耳目一新。”
2.6 拓宽经费来源
由于国情不同,国内外图书馆的经费来源具有较大的差异,我国图书馆的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而国外图书馆的经费来源就较为广泛,除了财政拨款外,还有服务创收、私人或社会团体捐赠、贷款等。
无疑图书馆许多业务的开展需要经费支持,如能拓宽经费来源,就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我喜爱的图书馆员”的129位获奖馆员中,有5位馆员的服务内容属于该类,约占总数的3.88%。如2015年获奖的Troy University Library馆员Dr. Christopher A. Shaffer,通过争取东北亚理事会(2009)和日本基金会(2010)提供的赠款,极大地改善了图书馆关于日本历史和文化的收藏,为国际关系项目的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研究材料。他还曾4次与教育系的两位教授合作,支持他们的暑期阅读计划,从而获得Target公司捐赠8000美元购买儿童和青少年书籍。
2.7 开展机构合作
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机构,由于受时空限制,其服务能力有限。而开展机构合作,如高校图书馆与院系部门合作、公共图书馆与各种学会合作等,在一定程度上能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效果。
在“我喜爱的图书馆员”的129位获奖馆员中,有8位馆员的服务内容属于该类,约占总数的6.20%。如2018年获奖的Wren High School Library馆员Tamara Lea Cox,通过与学生、教师和家庭之间的合作以及发展与当地组织和其他学校的伙伴关系,把学校图书馆变成了一个学习中心。她与当地的中学合作,制订了一个向新生推广阅读的暑期计划,在学生们到达学校之前,她会去走访他们,让他们报名参加新的读书俱乐部;与县选举委员会合作,将投票站带进学校参加州图书奖竞赛,让学生们了解投票的过程。
除了上述的服务内容外,还涉及培养学生馆员、社会救济、开展弱势群体服务等。如2010年获奖的Helen King Middle School Library馆员Kelley I. McDaniel,每年都设法培训和聘用四五十名学生图书馆助理,其中许多人后来在当地的公共图书馆担任图书管理员。2011年获奖的DC Public Library馆员Venetia V. Demson,为盲人与哥伦比亚灯塔合作,为孩子们创建了盲文读书俱乐部、象棋俱乐部和野营灯塔。
3 对我国图书馆员专业能力提升的启示
通过对“我喜爱的图书馆员”获奖馆员服务内容的分析可知,空间再造、开发特色项目、技术研发注重创新,阅读推广、信息素养教育侧重用户,拓宽经费来源、开展机构合作强调合作,因此本研究认为值得我国图书馆员提升专业能力的借鉴之处主要有提高创新意识、以用户为中心、发挥合作优势等方面。
3.1 提高创新意识
在移动互联网的助推下,资源获取正在朝着开放、免费、快捷的方向发展,人们获取资源的渠道广泛而多元,在一定程度上使到馆访问的用户数量日益减少[7]。在这种形势下,用户更加强调的是图书馆能满足其多元化需求,如空间的舒适感、阅读活动的新颖性、网页界面的可视性等,传统的借阅、咨询功能已无法吸引他们,因此图书馆转型变革势在必行,而推动图书馆转型变革的关键在于图书馆员的服务创新意识。“我喜爱的图书馆员奖”的获奖者,无论是在空间再造上,还是在开发特色项目、技术研发方面,都极具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图书馆员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感,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业务学习、学会思考。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会影响员工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8]。在我国,大部分图书馆员的职业认同感较低,认为自己只是一个书籍保管员,既没有高薪,也没有社会地位。其实不然,图书馆员是一份高尚的职业,具有保护文化遗产、传递科学情报、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的崇高使命,而且图书馆员在国外也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职业,至少需要具備硕士以上的学历。因此,图书馆员提高创新意识的前提在于认同自己的职业,享受认真履行使命带来的幸福感[9]。而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图书馆员若对自己的业务不清楚,创新就无从谈起。只有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更新知识储备、丰富实践经验,才能善于发现新问题,才能在日常的工作中创造新思维。如学界的荀昌荣先生,在湘潭大学图书馆工作期间,提出了避免藏书重复建设和开展藏书优势互补的创新理念,这对当今图书馆馆藏建设、以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0]。
3.2 以用户为中心
Web 2.0时代,任何领域都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图书馆领域也不例外。图书馆员开展服务的目的是让用户满意,而只有做到“以用户为中心”,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称之为实现了图书馆员的价值。“我喜爱的图书馆员奖”获奖者的阅读推广服务和信息素养教育服务,针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年龄、背景、学历,开展不同的活动,真正做到了以用户为中心。
目前,我国的图书馆员每年都会策划、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然而活动的实际效果却没有达到预期,有的甚至是费力不讨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图书馆员大多都是从自己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到用户的需求,以致于用户无法真切深刻地感受到图书馆员为开展服务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其实,图书馆员可以引进“众包”的理念,鼓励用户参与图书馆的管理,这样用户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众包是一种商业理念,个人、机构、公司或者非营利性组织为发包方,通过协作方式将工作任务外包给非特定的网络大众[11]。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也明确提出:“国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根据其功能定位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吸收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和公众参与管理[12]。”如图书馆员可以将“众包”的理念应用于书目推荐活动,鼓励用户向图书馆员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目,通过综合不同层次用户的建议,能使阅读内容的选择从单一性转变为多元化。此外,图书馆员应具备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主动服务,明确用户的需求,根据用户层次、特点定制个性化服务:就高校图书馆的用户而言,图书馆员可在科研立项、课题查新中发挥作用;针对中小学图书馆的用户,图书馆员更多的是开展阅读推广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针对公共图书馆的用户,图书馆员则以信息知识普及教育、社会救济为主。
3.3 发挥合作优势
在信息化时代,任何机构都不可能单一发展,而是积极寻求战略合作,因为闭门造车只会停滞不前。“我喜爱的图书馆员奖”获奖者的拓宽经费来源、开展机构合作服务对我国图书馆员有较大的启发作用,在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应寻求不同组织机构的支援,发挥合作优势,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和理念来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文化信息需求。
图书馆员发挥合作优势,不仅只是与其他图书馆开展馆际交流,而且可以寻求与政府间的战略合作,与同质性文化机构间的合作,与社会团体的公益合作,与企业的双赢合作[13]。图书馆员一方面可以认真研读国家下发的各种法规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等,从政策方面找寻机构合作的支撑点和优势条件。另一方面注重构建图书馆外部的社会关系,重视利用各种沟通渠道传播活动理念[14]。通过网络化平台,开展资源共建共享,如湖南省的高校图书馆搭建了“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各个图书馆的馆员都在平台上开展文献传递服务,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经费,而且在较短时间内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有利于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
參考文献
[1] ALA.I Love Libraries[EB/OL].[2019-03-01].http://www.ilovelibraries.org.
[2] ALA.Tips For Writing A Standout Nomination[EB/OL].[2019-03-01].http://www.ilovelibraries.org/sites/default/files/ILML2018_TipsForWritingAStandoutNomination_0.pdf.
[3] 吴建中.走向第三代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6(6): 4-9.
[4] 黄雨婷,赖彤.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大英图书馆的实践经验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20(2):135-143.
[5] 肖凤玲,李朝葵.医学文献信息检索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6] 光明网.加强阅读推广促进全民阅读[EB/OL].[2018-03-13].http://guancha.gmw.cn/2018-03/13/content_27991377.htm.
[7] 胡绍君,马立敏.推拉理论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员服务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8(9):38-41.
[8] 360百科.职业认同感[EB/OL].[2019-03-01].https://baike.so.com/doc/5743131-5955884.html.
[9] 严雨.新时代图书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提升路径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6):172-174.
[10] 杨小凤,龚蛟腾.荀昌荣图书馆学思想及其实践评析[J].图书馆,2016(5):30-35.
[11] HOWEJ.Theriseofcrowdsourcing[J].Wired,2006(6):176-183.
[12]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EB/OL].[2016-12-25].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6-12/25/content_2004880.htm.
[13] 贾红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合作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3.
[14] 房宣伊,谈大军.美国图书馆协会“达纳图书馆公共关系奖”分析与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8(8):13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