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马铃薯种植及管理技术的分析

2021-09-16刘德宁高建军莫顺彩

新农民 2021年16期
关键词:种植田间管理马铃薯

刘德宁 高建军 莫顺彩

摘要:马铃薯具备适应能力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广泛种植于我国各地,这使得马铃薯种植向来受到重视。基于此,本文将围绕马铃薯种植技术应用要点开展研究,并深入探讨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应用策略,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马铃薯种植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田间管理

0  引言

作为大众喜爱的农业作物,马铃薯的高产种植需要得到先进的种植及管理技术支持,具体涉及选地整地、种薯处理、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为保证马铃薯种植取得预期成果,正是本文围绕马铃薯种植及管理各环节要点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  马铃薯种植技术应用要点

1.1  选地整地

对于存在不耐连作特点的马铃薯来说,为科学选择种植地,需重点关注近3年种植茄科类作物的地块,如选择存在连作问题的地块,马铃薯生长发育将受到严重制约。如马铃薯连续在同一地块上进行多年种植,种植过程中各类病害的出现概率将大幅提升,营养不足的土壤也会导致马铃薯生长发育不良,进而影响马铃薯产量。在具体的选地环节,可选择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分别种植马铃薯、玉米、小麦的地块,这种轮作地块能够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生长质量。考虑到块茎膨胀期间的马铃薯需得到疏松状态的土壤支持,因此选地环节还需要尽可能选择拥有较为平坦地势的地块,这有利于排水实效性增加、灌溉有效性提升。在选地工作完成后,整地工作的科学开展也需要得到重视,需首先进行深耕,并在之后科学开展畦道分划,具体的宽度设计需要结合地势的具体状况。如地块的排水难度较高,畦道宽度需适当控制,如地块排水较为便捷,则需要将畦道宽度适当加大。

1.2  种薯处理

马铃薯种植技术应用中的种薯处理可细分为两部分,包括晒种切芽、浸种处理。在晒种切芽环节,应在播种前30d左右进行相关操作,在发现薯块的白色小芽生长出来后进行切芽,这一期间需要严格挑出患病和腐烂的芽。在切割过程中,应全方位消毒切割用具,芽块需按照30g上下控制重量。在种植栽培小薯的相关操作开始前,还需要做好晒种处理,相较于切芽增产来说,直接播种小薯的产量更高,但这需要保证小薯不存在伤病等问题。如种子选择大薯块,则需要科学处理切块,具体处理需要在室内进行,同时做好处理工作的消毒工作,以此得到干净的切块,具体处理过程需最少采用两把工具,其中一把用于消毒处理,具体需要配合酒精和盐水使用,如切到腐烂或患病薯块,应立即换刀,依次交替使用工具。在切割烂薯、病薯的过程中,需基于工具开展竖切,保证薯块芽眼数量至少为2个;在浸种处理环节,需采用变温浸种方式,以此在45℃左右温度的水中浸泡薯种1min,之后在60℃水中浸泡薯种15min。也可以考虑采用药物浸种处理方式,如在多菌灵(50%)溶液中进行浸种,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在完成晾干處理后方可进行播种。

1.3  施肥

马铃薯种植可采用化学肥料、有机肥,如人畜粪尿、农杂肥料、饼肥等有机肥,以及硫酸钾、硝酸铵等化学肥料。硫酸钾存在约50%含量的氮,属酸性,多用于种肥或追肥,拥有较为明显的增产效果;硝酸铵多用于马铃薯种植追肥,其内部存在约32%的氮。

在具体的马铃薯种植施肥过程中,施肥可细分为基肥和追肥两部分。在基肥的应用过程中,一般采用有机肥作为基肥,也可以采用化学肥料和有机肥的混合物作为基肥,基肥存在秋施、春施、种肥三种施肥方式。所谓秋施,指的是在进行秋耕前对种植区域地表进行均匀的肥料播撒,完成后方可开展耕翻。所谓春施,指的是粪便的施撒操作在春耕开始前于地表层开展,之后进行耕翻。所谓种肥,指的是马铃薯播种期间基于薯块顺序开展的肥料播撒;在追肥的应用过程中,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可以了解到,氮肥追加相关操作在苗期、蕾期、花期进行时,存在逐渐降低的马铃薯增产效果,苗期追肥、蕾期追肥、花期追肥可分别获得16%、12%、8.9%的马铃薯增产量。在植株发育为颗环节,对于分配转换的内部营养,块茎形成能够有效促进,此时不应单纯关注马铃薯上部生长,也不得将氮肥施用量盲目加大,否则增长速度过快的植株上部会影响块茎形成。如出现钾元素、磷元素不充足问题,氮肥的追加操作应在马铃薯花期前科学进行,在开展适量磷肥和钾肥添加的同时,灌水相关操作需要与其有机结合,施肥效果也可由此提升。

1.4  播种

在播种马铃薯的过程中,需结合具体的天气和气候情况,以此科学选择和设计播种时间,为有效促进马铃薯生长并同时提升其发育质量,一般基于14~24℃区间控制种植区域平均温度,具体测温需要在土壤深10cm左右位置进行,如存在7~10℃区间的温度值,即可进行具体的播种操作。种植马铃薯种类和具体的立地条件也需要在播种前得到充分考虑,以此科学设计栽植密度,这一过程需要从个体及群体和谐发展角度进行思考,一般按照6000株/667m2控制马铃薯的栽植密度,同时需按照2~3茎左右控制各植株间的距离。

2  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应用策略

2.1  田间管理

在马铃薯田间管理环节,田间管理工作可围绕三个环节针对性开展:第一,播种和出苗期。在马铃薯的播种和出苗期,需设法有效控制马铃薯生根质量,之后的管理还需要关注除草相关操作,具体涉及播种和出苗期后的14~21d。可基于锯齿处理陇上土壤,杂草能够有效清除,马铃薯也能够在处理后拥有更快的出苗速度。基于不同地区杂草的种类差异,马铃薯田间管理还需要优选除草剂,除草剂使用时间的优选需同时得到重视,具体需要挑选播种前和出苗后等时段。值得注意的是,出苗后和播种前不得开展灌水操作,否则马铃薯出苗率将出现一定下降;第二,马铃薯茎叶生出后。马铃薯生出茎叶后存在成型的地下根系,此时需要科学控制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应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左右控制,以此规避干旱问题出现,否则马铃薯的生长将受到严重制约。在具体除草过程中,还需要重视中耕培土,完成初次除草后,中耕培土操作不应被忽视,一般在马铃薯出苗后15d进行相应操作。在马铃薯出苗23d左右,需开展第二次除草操作,这一环节的操作需规避损伤马铃薯幼苗问题,并保证存在圆形的垄形,厚度控制在18cm左右。考虑到很多马铃薯品种会在开花期间形成块茎,田间土壤含水量的针对性控制极为关键,这类品种的种植应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控制土壤含水量。土壤营养成分测试需每隔7d进行1次,如发现块茎存在养分不足问题,必须及时添加和补充相应微量元素,同时需关注马铃薯出现的各类病虫害问题,以此开展全面调查、防范和研究,保证病虫害带来的影响能够降到最低;第三,杀青。对于马铃薯种植来说,块茎成熟能够通过杀青得到有效促进,马铃薯在实际收获期间的损伤问题出现概率也能够在杀青操作下有效降低,马铃薯的储存腐烂问题可同时较好规避。在具体收获前的15d左右进行杀青,具体涉及机械、化学杀青,田间温度在操作期间需不低于10℃,马铃薯低温糖化等问题可有效规避,否则马铃薯产出率将出现一定下降,马铃薯腐烂等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也会大幅提升。

2.2  病虫害防治

为有效防治病虫害问题,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应用可从合理选种和科学用药两方面入手。在合理選种环节,需选择未发生过任何病虫害且质量较高的种薯,以保证种薯健康为前提,全方位清除腐烂、内部患病的个体,科学、合理完成种薯选择后进行晒种操作,一般需要进行15d左右,定期翻动的严格开展也需要得到重视;在科学用药方面,需关注威胁马铃薯生长的病毒病和晚疫病,地下害虫的防治也需要得到重视。对于病毒病,考虑到蚜虫属于这类病害的主要传播源,且马铃薯会因病毒病大量减产,因此必须重点做好病毒病的防治工作,具体实践需保证蚜虫防治操作的高质量完成,如采用3000倍液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进行蚜虫防治,也可以采用2000倍液的抗蚜威(5%)进行蚜虫防治,具体防治采用喷洒药物方式。在病毒病出现初期,可采用500倍液的病毒灵可湿性粉剂(20%)进行喷洒治疗,具体需要连续性喷洒2~3次,以此保证病毒病防治效果达到预期。对于晚疫病,考虑到这种病害对马铃薯会带来显著不良影响,且较高温度、较大湿度的气候条件会导致晚疫病的危害进一步扩大。在晚疫病发生时,水渍形状的绿色斑点会在患病部位出现,分布较为松散的一圈白色霉轮会在患病部位边缘位置出现,此时存在处于枯萎发蔫状态的叶片,植株会因病情发展而逐渐变黑并死亡。为尽可能降低晚疫病带来的损失和伤害,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晚疫病防治需要全面清除处理中心患病植株,同时科学选用药剂进行防治处理,如采用800倍液的瑞毒霉可湿性粉剂(25%)、1000倍液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8%),每周进行喷洒操作3~4次,晚疫病防治效果可达到预期。地下害虫对马铃薯作物生长带来的威胁同样较大,这类害虫不仅难以发现,同时会对马铃薯的叶片、根系造成较大损坏,严重时还会导致马铃薯死亡。为有效防治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地下害虫,需从播种前的深翻入手,以此对土地中害虫的存在情况进行调查,如发现害虫需通过专用药剂进行消毒处理。此外,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地下害虫防治还可以考虑采用生物防治方法,以此基于地下害虫的具体类型针对性引入其天敌,这种生态环保性能优秀的生物防治不仅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同时属于绿色马铃薯种植的关键环节。在具体的地下害虫防治实践中,需结合实际情况优选综合防治措施,只有这样地下害虫带来的影响才能够降到最低。

3  结论

综上所述,马铃薯种植及管理技术的应用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选地整地、种薯处理、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马铃薯种植和管理路径。为更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新型栽培技术的积极应用、绿色种植的相关探索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屈建芳.浅析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J].农家参谋,2021(7):45-46.

[2] 赵丽平.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16(12):23.

猜你喜欢

种植田间管理马铃薯
南阳盆地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分析
马铃薯有功劳
抢种暮春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