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集成应用

2021-09-16陈贤

新农民 2021年16期
关键词:机械化马铃薯

陈贤

摘要:现阶段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关键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本文从从马铃薯农机与农艺融合角度出发,针对马铃薯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整地、播种、中耕、植保、收获等环节,编写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集成应用。

关键词:马铃薯;机械化;集成应用

0  引言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玉米。其性喜冷凉,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产量高(主产区平均达2000kg/667㎡),种植相对容易。主产区为内蒙古、贵州、甘肃、四川、云南、重庆。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农村人口减少,劳动力成本的升高,规模化种植马铃薯,必然依靠机械化,本文从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环节出发,梳理了马铃薯在实际机械化种植过程中技术应用。

1  前期准备

1.1  种薯准备

为提高马铃薯产量,一般在定植前20d对脱毒种薯进行催芽(利用小种薯整薯播种的马铃薯一般不用进行催芽,而是直接“晒种”),进而达到防病丰产。将消毒的刀具将经过催芽后的种薯切成方形小块,每块大小约40g左右,且每块块茎上至少保证有一个芽眼,切好后的种薯块茎用小灰干拌或多菌灵粉剂1:200倍对水浸种进行杀菌消毒,即可进行定植。

1.2  机械化整地

马铃薯喜光,宜种植于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良好沙質土壤中,其种植模式分为平作和垄作。其中,垄作分为平播起垄和垄上直播,具有土壤不易板结且便于中耕及增产增收等诸多优点[1]。其理想的垄内高度为16~18cm,因此,在整地过程中,可采用深松机对种植区域进行深松,深松深度要达到35~40cm之间,深松过后常采用耕深在30cm左右的旋耕机将土壤进行充分细碎 ,然后再使用平地机械将种植地块进行平整,以便于起垄。

2  机械化生产

马铃薯规模化种植要实现高产,应遵循高垄浅播的原则,一是使得出苗快、出苗齐;二是便于两次中耕,减少杂草;三是有利于多雨季节的排水畅通,不使田块因高湿度出现病害;四是有利于薯块的膨大、高产。

2.1  机械化种植

马铃薯的种植包含开沟、施肥、播种、覆土、起垄五个环节。传统耕作方式五个种植环节耗费大量人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现阶段,国内研发了集旋耕、施肥、播种、覆土、起垄、于一体的马铃薯播种机,能满足大垄双行于双垄四行播种,一次性完成马铃薯种植的五个环节,在北方还集成有地膜覆盖、铺设滴灌带等功能。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珠距主要在19~33cm之间,播种量在150~200kg/667m2之间。现如今,随着拖拉机辅助驾驶系统的普及,马铃薯机械化种植过程中,拖拉机行走直线度误差控制在±2cm左右,使得马铃薯的种植起垄更加笔直,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土地的浪费,更有利于通风,且在后期中耕培土、植保、收获环节便于机械对行,降低了机械化作业过程中的损耗,有利于马铃薯的增产。

2.2  中耕培土

中耕主指对土壤进行浅层翻倒,疏松表层土壤,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低温,促进微生物活动、去除杂草、促使根系伸展、调解土壤水分状况。马铃薯的中耕一般结合培土进行,以增厚土层、压埋杂草,减少水分蒸发,起到蓄水保墒作用,同时还可改善土壤的形状,消除土壤板结增加透气性,促进马铃薯高产、稳产。马铃薯的中耕要求,尽早中耕,耕深要深。早中耕,指在马铃薯现蕾前期进行中耕,避免开花或封行后进行中耕,损伤花枝,使得马铃薯减产;耕深要深,是指,深耕深,有利于增加培土厚度,从而消除杂草,减少除草剂的使用。原则上,在不埋苗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进行厚培土。

2.3  马铃薯植保

马铃薯的植保,主要是对马铃薯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其综合防治是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地下病虫,主要在前期整地环节进行处理,或在块茎上进行熟石灰的涂抹,起到防虫杀菌的功效,再者就是晚疫病的预防。传统的人工背负式植保机械药物的喷洒不够均匀,且劳动强度大。目前,主要采用拖拉机牵引式植保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及无人植保机。其作业效率高,省时、省力,深受农户喜欢。

2.4  马铃薯收获

块茎类农作物一般在收获前需进行杀秧处理[2]。在马铃薯收获前2~3d,通过杀秧机械将马铃薯茎秆进行切碎,并将切碎的秧叶、杂草分流至两侧垄沟,使得土壤水分蒸发,便于在收获时块茎不带泥土。目前,国内规模化种植但未成片的马铃薯的收获,均采用分段式收获,由挖掘铲将马铃薯块茎挖出,经格栅式振动输送分离机构,在抖动传输的过程中将马铃薯与土壤进行分离,并将马铃薯输送至收获机的后方,其取代了人工挖掘马铃薯块茎的环节,其收净率大于99%,破皮率小于1%,作业效率约在0.23hm2/h,但人工捡拾还有待机械来替代。

3  结语

现阶段,我国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关键环节仅解决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机具的研发任然任重道远。在种薯准备环节如能控制小种薯的大小,使其在播种环节成本与切块种薯相差不大,则能极大的节省人工,从而降低成本;亦或利用机械化对大种薯进行切块,拌种,用来替换人工,从而节约成本;在种植环节种薯距离垄面的高度现如今还不能达到精确的位置,肥料的施用量不能精准控制等;在植保环节,田间的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尚不能数据化,致使在植保过程种不能实现变量施肥与精准植保;在收获环节,马铃薯块茎的捡拾,依旧难实现机械化。

参考文献

[1] 高幼华.大垄双行整薯种植行距及密度对马铃薯农艺形状及产量的影响[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

[2] 魏忠彩,李学强,张宇帆,等.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J].农机化研究,2017,39(9):1-6.

猜你喜欢

机械化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贵州省“关键4%”煤矿机械化开采技术榜单发布
给马铃薯“开窗”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我国油菜生产综合机械化率接近50%
想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马铃薯主粮化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