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三门峡

2021-09-16王玲玲

新农民 2021年16期
关键词:生态修复

王玲玲

摘要: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市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疫情防控和国土绿化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先后打好了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攻坚战”,林业产业、资源管理等两场“持久战”,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三场“阻击战”,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全民义务植树、沿黄生态廊道建设、保护区生态修复等四场“阵地战”,实现双促进,夺取双胜利。

关键词:林业资源概括;生态修复;生态长廊

1  全市林业资源概况

三门峡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72.57万hm2,有林地面积47.86万hm2,活立木总蓄积量2715.33万m3,森林覆盖率48.05%,居河南省第一位。2020年全市林业生产总值达182亿元。市域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束植物210科、887属、2408种,分别占河南省维管束植物总科数的79.3%、总属数的66.2%、总种数的52.9%;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3种,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植物11种。全市野生陆栖脊椎动物就达367种,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7种、40种。现有自然保护地18个,总面积13.27万h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2.64%。地质公园3个,风景名胜区1个,湿地公园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6个。现有国有林场6家。

2  林业资源发展规模

2.1  国土绿化达到新水平

山区生态林建设通过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和种子点播等方式,建设以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为主的山区生态林体系,重点实施了中心城区南山北岭绿色生态屏障、义马市北露天矿生态修复、卢氏县退耕还林工程等。生态廊道建设以高速、国道、省道、河道等为主,构建廊道森林生态系统。建成连霍高速、郑西高铁双百里绿色长廊,三淅高速卢氏段全部绿化,省道245陕州区段、义渑快速通道、三灵快道等成为集绿化、美化、防护于一体的景观大道。

2.2  森林建设迈上新台阶

卢氏县成功建成省级森林城市,准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义马市、灵宝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已经省林业局备案同意。同时,依托现有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和培育以森林康养型、生态旅游型、生态绿化型和特色产业型等为主的森林特色小镇。目前已建成省级森林特色小镇6个,建设森林乡村204个。

2.3  乡村绿化呈现新气象

按照整体推进、突出特色的原则,通过建设林中空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森林乡村。

2.4  生态修复上升新高度

一是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坚持采取“栽杆拉网守底线、整修排水保安全、增加覆网降风险、种草植树固好土、施肥浇水提质效”等五大措施,对保护区内521个坑口全部关闭封堵,拆除1.4万个矿山设施,固定2065.5万t矿渣,清运520.2t矿渣,拉土上山69.5万m3,栽植苗木75.7万株,撒播草种1.4万kg,治理生态恢复面积135.5万m2。二是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清退与自然保护区重叠矿权14家,退出面积777.19hm2。投资8015.751万元,先后清理矿渣168.17万m3,覆土258.54万m3,栽树36.684万棵,撒播草籽2.6635万kg,完成矿山治理107.35hm2。投资2081.9万元,清理违法违规船只463艘。投资1630.58万元,清理违规企业13家、违规设施11处,拆除面积17.9万m2,恢复湿地面积179.06万m2。三门峡黄河湿地是河南黄河流域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个管理机构中管护成效评估职能发挥最到位、最完善,管护成效最优秀、最好的一个保护区。

2.5  生态廊道建设新亮点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时提出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市启动了百里黄河生态廊道工程,规划总长度195km,总投资40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为函谷关段至王官大坝段,二期为函谷关至豫灵段,三期为大坝至渑池段。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面建成,总长度44.7km,共栽植各类苗木60余万株,栽植各类草花50余万株,生态修复总面积达453.33余hm2,总投资达1.3亿元,实现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达到了绿化、美化、彩化相结合的景观层次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景观廊道效果。一体化示范区好阳河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仅用8d时间,完成选址、清表、现场区域规划与树种配置,栽植雪松、五角枫、柳树、栾树等植物21万余株,修复面积达133.33余hm2。湖滨区三门峡大坝生态治理项目,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达266.67hm2。

3  面臨问题及应对措施

3.1  造林投资不足,管护难度大

随着造林人工成本、苗木成本、管护成本等逐年上升,当前的造林投资较低,难以完成豫西困难地段造林绿化任务。下一步,将实行林业工程项目化,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林业综合工程,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列出管护经费,真正实现造一片、活一片。

3.2  自然保护地管护标准不统一

我市的小秦岭和黄河湿地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与其相邻的陕西、山西的保护区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造成管理标准不统一,政策落实不一致,对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下一步,建议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形成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良好机制。

3.3  林业行政执法体系不完善

我市林业部门人员较少,多年来其行政执法工作均由森林公安部门承担,但机构改革后,森林公安划归地方公安管理,其承担的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将受到影响。下一步,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组建专业林业行政执法队伍,从而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参考文献

[1] 周金中.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扎实推进森林城市建设[J].河北林业,2017,10(v.42;No.219):13-14.

[2] 王爱清.汝南县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浅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9(9):78-79.

猜你喜欢

生态修复
贵州石漠化生态修复进程中的生态道德问题各因子相关性分析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天津海域牡蛎礁区生态修复示范区域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