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底盘》项目化课程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方式的探索与研究

2021-09-16郭海军

时代汽车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核心素养

摘 要:勤教善研,扬改革之帆,创新评价模式。作为课程改革组成内容之一,教学评价改革十分重要,但是也是改革重难点。在学生核心素养基础损伤研究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灵活开设评价指标,本研究以《新能源汽车底盘》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为载体,恰当设计评价内容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经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评价 核心素养 设计评价内容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based on the “New Energy Vehicle Chassis” Projec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uo Haijun

Abstract: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diligently teach, research, promote reform, and innovate evaluation mode. As one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reform is very important, but it is also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of the reform. In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basic damage research course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the evaluation index is set flexibly. This research uses the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reform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Chassis” course as the carrier, and makes useful explorations in the appropriate design of the evaluation content. After implementation, good teaching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Key words:teaching evaluation, core literacy, design evaluation content

1 引言

目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以往教学评价已经不符合当前学生的核心素养评价要求,而改革评价体系作为核心内容,其合理性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能否符合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因此,《新能源汽车底盘》课程进修教学改革评价实践时,需要构建培养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在课程实施时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效用,而公平合理的评价教学活动与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直接的惯性系,也是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课程教学评价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我国从1985年开始成立了专门的高等教育评价组织,并研究了一系列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教学时需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

2 核心素养的定位

本项目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底盘》课程的评价体系研究,将真正适用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理念落到实处,并最终推广应用于其他的高职专业课教学之中,以适应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就业创业等能力。同时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着眼点,依托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改革,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并通过促进教学管理科学化、程序化,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新能源汽车底盘》课程为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实践、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为基准,体现学生在未来职业活动中的核心素养。取消了传统的以“期末试卷”为形式的课程考核手段,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了多元课程评价体系,其中包括评价主体、内容和方法的多元化,该体系中包括了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知识理解、技能掌握以及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等,将多元评价运用于课程评价之中。

评价主体从单一的教师为主转变成教师+学生+辅助工具+企业+专家的多元化主体,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教师根据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深入评价,仔细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而实现因材施教。作为学习主体,针对学生建立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作为评价者评价完成的学习任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不断发现问题来提高自身能力。学生本人通过自评学习态度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能够让学生培养学习习惯。此外,学生小组可以对比平时的学习态度等。主要采用教辅软件评价和教师评价。如图1所示。

教师也能够明确对学生作出评价,而学生小组间能够通过互评取长补短,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还需要将实践应用评价结合起来,例如“1+X”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等,从而进一步体现客观性。

3 核心素养与传统项目化课程评价方式的缺点

(1)主体单一。职业院校的课程评价仍然围绕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开展,评价主体为专业教师。但是,作为课程参与主体,学生才应该是课程评价主体。同时,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参与度不够。此外,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学习模式转变,只凭借专业教师评价无法公正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忽视核心素养。高职院校课程评价是以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的,但是其中不包括学生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学习兴趣等核心素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围绕人本进行教課,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程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

(3)忽视过程评价。高职课程多采用总结性评价方式,不注重过程评价,也就是通过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该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感受,无法将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出来,也无法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评价效果以及可信度也有所下降。

(4)技术不规范。高职院校当前采用的课程评价体系并不是基于学生全全面发展而开展的,不够系统严禁,同时,一线教师参与力度不足,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评价不够重视,有些教师主观认识薄弱。

4 与传统评价方式的优点

(1)评价内容更加多元。将过程考核和总结考核结合起来能够对每个项目、内容进行全面评价,其中包括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也从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模式变成了多元化,包括学习态度、平时作业、“1+X”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等内容,评价更具有全面性和覆盖性。其中,学习调度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和意识;团队协作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期间的沟通交流以及责任承担情况;平时作业体现了学生平时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作业完成状态;项目完成情况体现了学生实际实训期间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与理实结合水平;“1+X”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体现了学生对于技能和就业的掌握能力,从多元化的角度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2)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的课程评价体系,摒弃了以往的专业教师一言堂的课堂评价方式,转变成了构建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教学辅助工具+企业、专家评价为核心的多元化课程评价方式,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客观体现出来。在师生对课堂进行共同教学时,需要综合评价学生沟通水平、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任务完成情况等内容。

5 总结

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评价机制来进行《新能源汽车底盘》项目化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职业院校进行课堂教学时,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出来,教学形式采用任务或活动形式,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评价机制也不仅以传统期末考试结果作为评价标准,也加入了形成评价机制,二者共同构成了评价标准。有效利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对项目化的专业课程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把创新教育的观念落到实处,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1)以人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其是学习承担责任者。而改革评价方式是将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与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主动在活动中学习,利用活动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运用课堂知识,改变被动听课问题,将学习兴趣挖掘出来,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围绕兴趣作为主要引导因素,使教学出发点得以改变,并根据学生主观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3)重点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全面素质。凭借着健全的评价体系可以让学生们在大部分教学活动中进行讨论沟通,并合作完成任务,在此期间可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小组合作、情感共同、责任承担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在任务完成之后,其他教师或是学生会对任务完成情况予以评价,能够尊重学生自尊心,并提高學生自信息,加强学生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意愿,同时通过学习活动,随着课堂结束,学生学习动机不会随之消失,持续保持。

(4)推进教学评价改革是提升高职课程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根据学生核心素质课程评价对评价对象进行区分,将其分成不同水平和等级的,评价结果会影响学生的形象、利益以及荣誉等方面,因此需要将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激发出来。按照价值标准开展教学评价来开展价值判断活动,为了能够获得良好的评价结果或是目标,学生会自己努力提高学习水平以符合评价标准。对此,若是课程评价标准符合国家和社会价值,其可以为学生努力引导方向,进而让学生能够在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实现共赢。

(5)围绕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新能源汽车底盘》课程评价方式改革为例,把创新教育的观念落到实处,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继而推广到其他专业课程中。

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2021年度院级教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21GNHZYKY-14。

项目名称:基于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底盘》项目化课程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方式的探索与研究。

项目成员:郭海军;柳晨;杨晔;周蓉;吴健

2021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1B-584。项目名称:基于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底盘》项目化课程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方式的探索与研究。

项目成员:郭海军;柳晨;杨晔;周蓉;吴健

参考文献:

[1]叶水明,林勇.核心素养下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新教师,2018年10期.

[2]白玉萍.发展性评价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教育革新,2007年03期.

[3]汪丹.创新形式,实现劳动与技术发展性评价[J].小学教学参考,2017年06期.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核心素养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