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和防治方法
2021-09-16林远辉
林远辉
摘要:林業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众生活以及生活环境变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其中,林业病虫害问题就是其中的一项重大难题,影响林业建设质量限制林业的发展,因此,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防治林业病虫害的传统方式多为使用农药,但是这种方式在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同时也会对林木本身和林业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的保护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本文主要对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和防治方法展开探讨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重要意义;防治方法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充分认识到利用传统方法防治林业病虫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农药残留的问题不仅对树木本身具有危害,而且还会严重污染环境,破坏林业生态系统平衡。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人们不断加强对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推动无公害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1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包括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方面。
第一,生态价值。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林业病虫害问题而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林业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运行,有效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充分发挥其生态价值,推动林业生态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此外,无公害防治在避免病虫害侵害林业生态环境的同时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形成健康稳定的林业生态系统,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经济价值。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可以避免农药使用对林木造成的残留问题,有效提高林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而且不会对环境和工作人员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减少经济投入。
2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2.1 微生物防治技术
微生物作为最多数量的生物类型,需要技术与其他生物而获得营养,保证寿命。林业病虫害就是微生物的一种宿主类型,因此,可以通过利用微生物技术来防治林业病虫害问题,以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在防治林业病虫害时可以选择具备一定感染能力和寄生习性的微生物,可以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
2.2 昆虫防治技术
在自然界中有很多以害虫为食的昆虫和动物,如,蜻蜓、青蛙等,将其应用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可以有效减少害虫对林业资源的危害。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需要根据林业病虫害的类型以及其对林木产品造成的危害情况,选择适宜的昆虫或动物予以防治;第二,在引入昆虫或动物时需要确保其不会对林业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带来不良影响。利用昆虫或动物的方式防治林业病虫害问题时,其可以通过繁殖的方式增加数量,增强病虫害防治效果。
2.3 鸟类防治技术
许多鸟类都以害虫为食,因此,可以通过鸟类来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问题,如,啄木鸟。可以根据林木病虫害类型和鸟类的生活习性,将其运用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工作中。例如,啄木鸟每天可以捕食约200只的害虫,而且害虫数量的增多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啄木鸟,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林木害虫的数量,实现林业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保护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2.4 生物农药防治技术
生物农药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技术改良后的新型农药纺织林业病虫害。林业病虫害传统的防治方法多利用化学农药,会对林木本身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生物农药的应用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影响而且还能有效提高防治效果,增加防治范围,实现林业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有效保护林业资源和环境。
3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方法
3.1 合理运用营林技术
在林业营林过程中,通过加强选种、培育、移栽、护林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提高林木本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实现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例如,在引进种苗时加强运用科学的检疫技术,保证林木种苗的健康;在林木种苗培育过程中积极运用先进的种苗培育技术,提高林业种苗的抗病能力;通过运用科学的营林技术和营林管理,如,营造混交林,提高林业资源整体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有效控制林业病虫害的扩散,降低其危害程度。
3.2 加强抚育管理
当天然林受到破坏后,及时进行补植或套种,并兵进行封山育林,使天然林快速恢复,增加林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健康稳定性,从而增加林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加强对林区的抚育管理,做好定期施肥和除草,并集中焚烧清理林中病叶、病枝等,防止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与扩散。另外,严格控制乱砍乱伐现象,防止由于人为因素破坏林业生态平衡,引发林业病虫害问题。
3.3 建立林业病虫害预警防治机制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坚持以预防为主,建立林业病虫害预警防治机制,充分控制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建立林业病虫害预警防治机制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林业资源的环境特征以及林业病虫害的类型、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运用适宜的无公害防治方法,同时观察分析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做好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预警工作,从而有效控制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实现林业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
3.4 加强植物检疫
近些年来,我国与国际间的流动交往不断增加,在引入外来品种时会增加外来的重大病虫害的传入风险,因此,必须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不断提高植物检疫技术水平,通过对植物的高效简易减少或避免严重的病虫害传入我国,对我国林业带来严重影响。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国内不同地区之间植物的检疫工作,有效控制林业病虫害的扩散与蔓延,有效保护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小明.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20,38(1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