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社会工作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1-09-16牛喜霞陈阳孙媛媛
牛喜霞 陈阳 孙媛媛
摘 要:“一带一路”政策倡议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针对“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留守人口问题,新居民的社会适应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国际交往中的不同国家、民族融合问题,新老居民的社会融合等问题,文章提出以高校、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社会工作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一带一路”;“四位一体”;社会工作;创新型人才
一、问题的提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于2013年,该倡议在遵循全球化趋势的基础上融合了我国发展特色,自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世界特别是周边国家的沟通渠道进一步拓宽,“一带一路”倡议主题为“五通”,其中“民心相通”为五通的基础。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各地区及国际间的文化生活交流逐渐增多,各类民生问题逐渐凸显,解决民生问题成为“一带一路”建设过程的重中之重。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不谋而合,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优势能更好地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生问题。由于受到西方已成型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缺少本土化特色,社会工作人才的实践水平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分析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模式,总结共性并尝试提出创新,探索创建创新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周文栋(2018)指出,中国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在国际上应该占据什么样一个位置,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得益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1]焦若水(2018)指出,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不谋而合,二者之间的有效交互在一定程度能达成双赢的局面。刘伟(2017)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至少有两类社会工作人才可以发挥作用,一是企业社会工作人才,二是民族社会工作人才。[3]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民生方面展现的问题与需求需要社会工作加以介入解决。史柏年(2018)指出,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的留守人口问题、国内与国际间人口迁移产生的融合问题、社会资源分配差异的问题,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家庭和婚姻维护问题,国际交往中的不同国家、民族融合问题等。[4]而社会工作专业应对此类民生问题的方法则更加专业且科学,因此如何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是亟须考虑的问题。周文栋(2018)指出,“一带一路”的建设使得部分领域的社会工作人员的需求有所提高,即“边境社会工作”与“跨境社会工作”[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边境与跨境相关工作易受影响且产生民生问题,因此对于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加大,专业要求提升。
但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与需求不符。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更好地培养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应将“一带一路”建设的特色和当前的主要需求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探索创新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性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机遇,或结合自身特色思考适应当下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缺少对于二者相结合的思考,本文则立足于“一带一路”的背景,结合本土特色与社工培养模式,尝试提出更加专业且有针对性的“一带一路”背景下四位一体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于提升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实务能力,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民生问题的应对能力。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社會工作实务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国家智慧的结晶,体现出了我国独特的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为当下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与契机。首先,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需要明确新的发展环境下社会各界各主体对于社会工作人才的不同需求,明确培养方向。其次,要从战略高度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进行规划,尽力寻找目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面临的难题,补齐人才培养的短板。最后,则是要拥有国际视野,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将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推向国际。基于此,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增强人才培养的国际性,开展海外服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周边国家间的经贸往来更为频繁且承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此背景下,境外社会工作逐渐兴起,有许多社会工作者会依托各种社会组织到海外开展服务。为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也需将海外服务列为实务内容,系统分析各服务项目与原有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之间的异同,为我国企业及项目提供服务,协助其更好地在海外展开工作,培养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能力。
第二,敞开国门为外籍人士提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除了推动国内产业走出国门,同样提高了国外技术与人才的来华率。大量外籍人士进入中国就业并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民族交融与生活习惯等问题便成为外籍人士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则需要针对此方面问题进行相应分析与研究,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帮助外籍人士尽快适应新环境。
第三,社会工作参与区域性或全球性议题共商共治。如今是一个互联互通的时代,在全球化的影响之下,区域性与全球性议题逐渐增多,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需共同努力的方向,在此背景下,社会工作可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活动,如今联合国及各国际组织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围绕贫困与环境等世界性问题开展了区域性或地方性合作,社会工作可选择合适方向进行有效的参与,推动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有益交流。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国企业及相关工作人员成为重要的服务对象,因此对于企业社会工作人才与民族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增加。企业社会工作人才能够切实帮助我国跨国企业走出国门,为其在新环境的发展提供动力,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则针对相关工作人员在适应与融合方面的问题提供帮助,帮助海外人士及相关企业尽快适应国内环境,实现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社会工作人才的介入能够更好地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生问题,协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的推进。总而言之,要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推进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