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波:玉米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新技术

2021-09-16胡波

新农民 2021年8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

胡波

摘要:玉米作为我国基础农作物,其适应能力强,产量高,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如何解决玉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玉米病虫害防治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发生;防治;措施

1  玉米常见病害

1.1  大斑病害

大斑病的主要症状为形状不一的斑状物出现在玉米叶表面上,在大斑病初期阶段,玉米根部会生成灰青色斑点,随着病害的不断加剧,玉米叶表面会出现形状不一的斑状物,并且玉米根会出现腐烂现象,最终导致玉米死亡。

1.2  青枯病害

青枯病在玉米乳熟期较为多发,初期阶段,玉米叶片出现起状,同时叶片干枯并呈青灰色,玉米根茎呈腐烂状。随着青枯病的不断加剧,玉米叶表面呈黄色,并且玉米根茎会变为褐色,髓部维管束颜色也会出现改变,玉米茎基础中空软化,最终引发玉米倒伏。

1.3  丝黑穗病害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产量,造成玉米籽粒品质降低。成株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不能形成雄穗。雌穗受害果穗變短,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由于雄穗花器变形,个别植株不能长出雄蕊,遭受病菌危害的雄穗颖片表现为多叶现象。因病菌危害,雌穗颖片会造成过度生长,整个果穗呈畸形状。患有丝黑穗病玉米易枯萎,幼芽生长率较低。

2  玉米常见虫害

2.1  玉米蚜虫害

玉米蚜虫主要以玉米幼苗茎杆中的液体为食,这就会导致玉米叶枯萎。玉米蚜虫可在玉米嫩芽或玉米叶中繁殖,需要及时灭杀。玉米蚜虫害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其能够直接影响玉米雄穗的生长情况,最终使其授粉受到阻碍。

2.2  玉米螟虫害

玉米螟也被称为空心虫,玉米螟能够啃食玉米幼茎,并在啃食过程中吸收玉米养分,导致玉米生长速度下降。玉米螟还会对玉米雄穗造成破坏,使玉米授粉过程受到影响,引发玉米无粒和少粒的情况出现,最终影响玉米产量。

2.3  红蜘蛛虫害

红蜘蛛是一类食草害虫,红蜘蛛繁殖能力强,发育周期短,其能够啃食玉米叶与玉米雄穗,最终使玉米水分与营养供给不足,使玉米难以正常生长。此外,红蜘蛛对玉米雄穗的破坏还能够导致玉米难以正常进行授粉,进而造成玉米产量下降。

3  玉米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3.1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通过利用玉米虫害天敌对玉米虫害进行灭杀,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无须使用农药及其他化学物质,因此其绿色环保性能相对较好。玉米害虫天敌能够直接捕食或间接捕食玉米害虫,例如赤眼蜂是玉米螟的天敌,其会将虫卵产在玉米螟害虫虫卵中,当赤眼蜂幼虫成熟时会直接啃食玉米螟虫卵,最终间接消灭玉米螟虫害。应用生物防治技术能够对玉米害虫进行有效的灭杀,同时其副作用相对较小,还能够确保玉米生长不会受到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时,应严格控制玉米害虫天敌投放量,进而确保当地生态平衡不会受到破坏。

3.2  物理防治技术

常见的物理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毒饵诱杀法。毒饵诱杀法是将玉米害虫所喜爱的食物与药剂相混合并制成有毒诱饵,将有毒诱饵放置在玉米田地中引诱害虫食用,进而对其进行灭杀。第二,灯光诱杀法。由于玉米害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因此可将各类光源放置在玉米地中对玉米虫害进行吸引,并对玉米害虫产卵量进行控制,最终实现玉米害虫防治。灯光诱杀法能够为玉米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不会对村民或其他牲畜造成伤害,因此其可行性与操作性相对较好。第三,色膜色板诱杀法。由于玉米害虫对特殊光谱的趋性相对较强,因此可利用此项技术对玉米害虫进行诱杀,最终控制玉米害虫数量。

3.3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主要向玉米喷洒对人类和牲畜无害的化学药物,进而对玉米虫害进行防治。例如,对于大斑病来说,可利用浓度为50%的500倍稀释液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洒患病玉米。虽然化学防治技术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相对较好,但化学防治技术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较为严重,特别是能够直接影响水源的安全性,因此在应用化学防治技术时,需要做好细节控制工作,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最终提升玉米产量及质量。

3.4  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指的是对各类农业技术进行应用,进而对玉米病虫害进行防治。例如在玉米种植前,应选择产量高并且抗性较强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使其具有良好的生存适应能力,同时还需要确保玉米基肥充足,科学的提高氮磷钾肥料的使用比例。当玉米种植完成后,应及时应用农药对玉米进行喷洒,进而消除潜在的玉米病虫害。对于各类咬食玉米的害虫,例如红蜘蛛和玉米螟等,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对于被害虫啃食过的玉米叶,需要利用剪刀对其进行修剪,通过修剪能够有效阻止玉米病虫害的传播。此外,还需要及时清理玉米田间杂草,做好培土保墒工作,降低玉米田间湿度,及时对玉米进行施肥,提高玉米的抗性。当玉米收获完成后,需要及时清理玉米田地中的秸秆,并将其集中处理,进而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病虫害品种众多,如何有效防治至关重要。所以,要准确掌握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从以上叙述中可知,新型防治技术的运用十分重要。种植中要有效的运用防治新技术,做好综合防控措施,减少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全面保障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提高玉米产量。

参考文献

[1] 马国芬.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其防治新技术[J].农技服务,2017,34(1):69.

[3] 徐大众.浅谈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及其防治新技术[J].农家科技,2020(3):63.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