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的前世今生
2021-09-16李海珉
李海珉
清乾隆白玉雕升龙五蝠兆庆如意,中国嘉德2011春拍,成交价2070万元
如意在我国民间历来作为吉祥之物。普通一点的用竹、木、铁、石制作,高贵的就用紫檀、红木、金银、珊瑚、犀角、玉石,或熔铸或雕琢或镶嵌,精工细作,是高档陈设,也是高级礼品。可是谁知道,如意的鼻祖竟然是“痒痒挠”,或者叫“不求人”、“搔手”。
早在秦汉时代,如意就已经问世。最初的如意是用竹子制成,小玩艺儿一个,派的用场就是为人搔痒痒。出身可谓低微,不过因其能替人搔痒痒,被人喜爱,特别是受老人的青睐,于是又得了个“老头乐”的别号。因为能够尽如人意,所以又有了一个“如意”的雅称。
在魏晋南北朝的几百年间,如意日益走红,尊称“握君”,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手中的爱物,身价倍增。
魏晋时代,士大夫崇尚清谈。那时还没有烟草,当然就不会有互相敬烟、点烟的动作,也没有一边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一边吐烟圈的潇洒劲儿。那时的人们,尤其是清谈家,为了增加谈兴,有的手执尘尾,有的手持象笏,再就是拿如意,作为谈柄。后来,尘尾的谈助功能消失,纯粹成为拂尘的工具,象笏则发展成为官员上朝记事用的朝板。如意的演变分化日益复杂,随着场合的不同,它的功能也各不相同。
《晋书·王敦传》记载,王处士喝酒喝到高兴时,喜欢吟诵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边吟边用铁如意敲打玉唾壶,意态朦胧之中把唾壶击得尽是缺口。这里,如意相当于打擊乐器。
如意也是舞蹈用具,手执如意翩翩起舞称为“如意舞”。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咏舞诗句云:“腕动苕华玉,衫随如意风。”说宫女手腕上的玉饰随着舞蹈节奏的跳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美人们宽大的衣衫合着如意一起旋转,形成一阵阵有韵律的轻风。
清乾隆白天填金刻御题诗龙纹如意,北京保利2011春拍,成交价1725万元
晋朝有竹林七贤,王戎是“竹林七贤”中的小弟,年龄比山涛小二十九岁。他是富贵子弟,喜欢清谈。画面上的王戎,裸足跌坐,右手执如意,左腕懒懒地搁在右手上,似乎正欲侃侃而谈。手中摆弄如意的细节描绘,正是庾信《对酒歌》中“王戎舞如意”的写照。
南北朝以后,如意进入了军事司令部,用于指挥战争,成为威重的权杖。南朝有个韦睿,在徐州会战时,他手持一柄如意,每天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取得了一个个胜利。晚唐李克用带兵攻伐叛将朱温,手持一柄铁如意,倜傥潇洒地指挥三军,大获全胜,在三垂冈置酒庆贺,有赋赞日:“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金叵罗,颠倒淋漓,干杯未醉。”(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
如意还进入佛门,成为神圣殿堂里的法杖。据《法苑珠林》记载,近代敦煌的竺昙猷,是个有道高僧。一次,他前往浙江会稽赤城山,路上遇到了一群老虎,竺昙猷相信自己的佛法能够惠及牲畜,于是他就为老虎讲经说法。听着听着,一只老虎竟睡着了,竺昙猷就用如意仗敲打老虎的脑袋,使它清醒。对此,唐人有诗句描述:“闲将如意敲眠虎,遣向林间坐听经”。竺昙猷向老虎说法,神乎其神,姑妄听之,但是故事中的如意杖则肯定是客观存在过的。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曾出土过一柄佛门的如意杖,银质鎏金,直柄,头部似卷云又似灵芝。僧人手中的如意,已经逐渐失去最初的搔痒功能,成为他们手中的法杖。
如意广泛使用在各种场合,清谈、舞蹈、战争、讲经说法。随着历史的演变,如意使用的领域越来越广阔,它的功能、形制以及质地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唐朝诗人虞世南正在家里推敲诗句,忽然觉得背痒难忍,急忙抓起一柄犀如意往衣领里一插,爬爬搔搔了好一阵子。搔到了痒处,痛快是痛快了,可遗憾的是打断了诗思,随口吟了一句“妨吾声律半工夫!”沉吟片刻,自言自语说:“这倒不失为好句。”
还是唐朝,信仰佛教的唐明皇,一天又要去功德院敬神礼佛,施款捐物,路上,背痒难熬。几个宫女连忙上前,伸出玉手直往龙背上摸,可是挠不到痒处。正无计可施的时候,陪侍一旁的金刚三藏从袖中抽出一把七宝如意,唐明皇一见,连声高叫:好,好,好!
前些年,从前蜀王建的墓葬里发现了一柄银如意,头部就是手,五指弯曲。日本的如意就是唐朝传过去的。
考之历史,如意的质地形制发生明显变化,始于唐代。上文提到的虞世南,他的那柄如意是犀牛角的,王建墓中的如意是银质的。金刚三藏奉给唐明皇的是一个七宝如意,尽管我们无法看到,不过既然镶嵌七宝,那么质地肯定也是高档的了。
清乾隆铜鎏金镶料石冰梅纹嵌表如意,北京匡时2010春拍,成交价761.6万元
随着如意身价的高贵,制作的材料也开始追求档次,有玉石、珊瑚、金银等等,好多还镶嵌了珍珠宝贝。吉祥,往往同神秘和仙气相通,普通的手形如意头没有神秘和仙气,没有祥瑞,于是如意头逐渐演变成了仙气的灵芝。如意柄头部要镶嵌宝物,越嵌越多,如意柄也越来越宽大,长度也就随之缩短了。
这时如意搔痒痒的实用功能已渐渐被人淡忘,演变成厅堂上的一种陈设,一种祝愿吉祥而馈赠的礼物。两宋与元明,如意的用料日益珍贵,成为王公大臣进呈的贡品,婚嫁庆典的必备礼物,这种风俗到清代乾嘉时期达到全盛。
如意为什么要演变成为灵芝形状呢?
首先,如意的手指,弯曲呈半拳状,与灵芝的形状相似。
其次,也是最主要的,民间有崇拜灵芝的习俗。在旧时,人们缺医少药,总希望能够找到灵丹妙药,包治百病。灵芝属于多孔菌,性温,味甘,能够益精气理筋骨,主治心悸失眠,健忘神疲等症,对于神经衰弱、慢性气管炎等病有特殊的疗效。普通百姓生了大病,患了绝症,求生无望,只能认命。假如得的是常见病慢性病,总有求治的愿望,灵芝正好对这些病症有效。于是,灵芝逐渐被神化,在民众心目中就酝酿成为包洽百病的神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白蛇传》里,有一则戏文叫《盗仙草》。白娘子为了救洽被自己原形吓死的许仙,冒险去昆仑山盗取灵芝仙草。在这里,灵芝居然能够起死回生,不难想象出靈芝在百姓心目中的神奇功效。民间的希冀和诉求,最终使灵芝成为如意。
清 乾隆白玉雕正面龙纹福寿如意,北京保利2010秋拍,成交价2240万元
宋代是如意和灵芝逐渐融合,最终成为一体的时代。在宋代,灵芝造型广泛出现在各种器皿上。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许多就是灵芝造型的花纹。“白玉鹿纹椭圆洗”和“白玉镂雕松鹿圆形饰”,上面的灵芝纹由八组正反“S”形组成,造型别致,方中带圆,形体丰腴,层次十分明显。这种灵芝纹形状,是由一种渐变的富有韵律美的螺旋线延伸而成的。观赏宋人的工艺品,可以知道灵芝纹饰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类工艺品的造型和装饰之中。金盘内有突出的四个双钩小如意头组成盘心,“四四”与“事事”谐音,寄寓着“事事如意”的吉祥含义。
明清两代,如意造型的工艺品比比皆是。就连江南水乡的用于系船的缆船石雕刻也多用如意造型,有直挺的,也有弯曲的;有平雕的,也有立雕的;有单独的如意,也有装饰的如意。更多的是拟人化的如意,犹如舞女,一个个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灵动潇洒,飘飘欲仙。有的石驳岸上连续出现九个如意,那是讨口彩“九如”,集中了人间一切美好的祝愿。
如意在明清时代是高档的礼品,赠送它固然具有物质意义,不过人们更看重它所表达的美好心意。清初,每逢年节,督抚以上的王公大臣都要向皇帝进献如意,后来册封的皇后和妃子拜见太后,也要进献如意。皇帝和太后赏赐的物品中也必定有如意。王宫这一习俗本来取自民间,但经过帝王的倡导,民间纷纷效仿,广泛地推广开来,成为传统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