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联合小针刀、玻璃酸钠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炎症因子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1-09-16陈培泉邢鸿基周雪霞欧阳寅蔡文钦
陈培泉 邢鸿基 周雪霞 欧阳寅 蔡文钦
1.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中医医院骨伤科,广东潮州 521000;2.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中医医院骨外科,广东潮州 521000;3.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中医医院护理部,广东潮州 521000;4.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中医医院放射科,广东潮州 521000;5.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中医医院检验科,广东潮州 5210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炎症性骨病,可导致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变形,严重危害患者健康[1]。而小针刀+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是KOA常用的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其临床疗效一般,部分患者关节炎症未能有效缓解,导致关节功能恢复欠佳,故如何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炎症及功能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作用[2]。而浮针是一种结合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的新型中医学疗法,近年来已逐渐被应用于炎症性关节疾病中,有利于改善关节炎症及功能,但关于其联合小针刀、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在改善KOA疗效的报道较少[3]。对此,本研究对KOA患者给予浮针联合小针刀、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探讨其对患者炎症因子及关节功能的影响,以为更好治疗KOA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2月潮州市湘桥区中医医院KOA患者10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4]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KOA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外伤性骨折、继发性膝关节炎等其他膝关节病;②有心、肝、肾等严重病者;③孕产妇或有恶性肿瘤者;④有精神病病史、酒精和药物依赖史者;⑤有浮针、小针刀、玻璃酸钠等治疗禁忌证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常治组(n=50)和浮针组(n=5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①常治组给予小针刀+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即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30°、暴露膝关节寻找治疗点、消毒铺巾、盐酸利多卡因(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4045,规格:5 ml∶0.1 g)局部麻醉等治疗前准备后;以小针刀(吴江市云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批准文号:苏械注准20152270971,规格:0.50 mm×75 mm)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平行肌纤维方向刺入皮下及皮下组织后,根据局部情况纵向剥离、横行剥离各3~4刀,刀下明显松动后出刀、压迫出血点及针眼止血后;取内膝眼或外膝眼(髌骨下外侧或内侧)为穿刺点并穿刺至关节腔内,对有关节积液者先抽吸干净,注射2 ml玻璃酸钠(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37,规格2.0 ml∶20 mg)后缓慢、充分活动关节以使其在关节内分布均匀;完毕后常规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禁止清洗患处、避免剧烈活动,此后每周行1次相同的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共5周。②浮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浮针治疗,即治疗前准备同常治组,在避开血管、以距离痛点3~5 cm处作为进针点下,以浮针(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批准文号:苏械注准20152270832,M型)与皮肤呈15~25°快速刺入进针,手握针座、左右摇摆以使针体做扫散动作,针尖朝向痛点、皮下平行运针,缓慢均匀扫散3~5 min后,适当屈伸膝关节、再次查压痛点并依此再缓慢均匀扫散,待疼痛基本消失后,抽出针芯,创可贴固定连接软套管针柄,1 d后拔去软套管,2次/周,共5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情、炎症因子、关节功能、不良反应。①病情,于治疗前后采用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6]评估,包括僵硬(8分)、疼痛(20分)、功能障碍(68分),评分越高则病情越严重。②炎症因子,于治疗前后穿刺取关节液1 ml并分离上清液(3000 r/min、10 min)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 -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③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7]评估,总分100分,<70分为差、70~79分为中、80~89分为良、90~100分为优。④不良反应,记录皮下血肿、创口渗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1β、IL-6、TNF-α比较
常治组和浮针组治疗前IL-1β、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治组和浮针组治疗后IL-1β、IL-6、TNF-α明显低于治疗前,浮针组治疗后IL-1β、IL-6、TNF-α明显低于常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1β、IL-6、TNF-α比较(x ± s,pg/ml)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
常治组和浮针组治疗前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治组和浮针组治疗后WOMAC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浮针组治疗后WOMAC评分明显低于常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x ± s,分)
2.3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
浮针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常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常治组皮下血肿3例、创口渗血1例,不良反应率为8.00%(4/50);浮针组皮下血肿5例、创口渗血1例,不良反应率为12.00%(6/50)。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4,P=0.505)。
3 讨论
目前,KOA常用的疗法为小针刀+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其中小针刀松解术是基于针灸和封闭发展而成的疗法,具有松解患者关节腔内韧带、滑液囊、粘连组织等作用;而玻璃酸钠是高分子直链聚糖,具有维持滑液、软骨粘弹特性及缓解炎症、保湿润滑等作用,其临床疗效已逐渐被认可[6-7]。
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小针刀+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的抗炎作用一般,加之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易影响疗效而未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炎症及功能[8-9]。而中医学认为,KOA属“骨痹”“痹证”“瘀证”等范畴,主要与过度劳累、气血不足、年老衰弱等有关,肝肾亏虚、气血不畅、经脉痹阻可使筋骨失养、津液凝滞成痰,痰瘀阻于骨节则肢体疼痛、痿痹;对症应以通经活络、行气止痛、活血祛瘀治之,应有助于改善病情[10-11]。
本研究在小针刀+玻璃酸钠注射治疗KOA患者基础上联合浮针治疗,发现常治组和浮针组治疗后IL-1β、IL-6、TNF-α和WOMAC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浮针组治疗后IL-1β、IL-6、TNF-α和WOMAC评分明显低于常治组,浮针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常治组,提示浮针联合小针刀、玻璃酸钠可改善KOA患者病情及炎症,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此与黄毅平等[3]研究显示联合浮针治疗可提高关节病患者疗效的结论基本相似。有研究[12-13]报道,TNF-α是机体重要的炎症因子;可直接参与炎症反应,IL-1β、IL-6是白介素家族中的成员,具有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三者可促进局部炎症反应而加剧软骨的退行性、炎症性病变进程,故本研究通过检测IL-1β、IL-6、TNF-α以反映KOA患者炎症、病情状态。而浮针是一种运用《内经》刺法手法进行创新的现代针刺疗法,其针体是由针芯、软套管及针座、保护套管3部分组成的复式结构,其主要理论为“以痛为腧,以皮部、近治为主”,具有痛苦小、无副作用、适应证广、见效快等特点[14-15]。因此,本研究联合应用浮针治疗中,采用一次性针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且针刺时不深入肌层而只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能够有效刺激KOA患者局限于病痛周围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起过关过节、催化运气之妙用,并能够产生镇痛消炎、改善血液微循环、调节代谢、松解粘连组织等作用。因而本研究联合浮针治疗能够进一步有效改善KOA患者膝关节内理化环境,有效缓解了膝关节及其周围肌肉痉挛和粘连状态,有利于抑制膝关节腔内局部炎症反应;减少了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释放,更好地改善了患者病情及炎症,更好地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从而提高疗效。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常治组和浮针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浮针联合小针刀、玻璃酸钠注射治疗KOA的安全性好,这可能与浮针的创伤小有关,且针刺时不深入肌层,故不会显著增加KOA患者皮下血肿、创口渗血等发生,提示联合浮针治疗的安全性好。
本研究的局限性为浮针对KOA患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复杂,且为研究样本量小,不足以代表所有病患情况,今后还需更深入、更大样本的研究。但本研究确切发现浮针联合小针刀、玻璃酸钠治疗可改善KOA患者病情及炎症,改善了患者关节功能,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