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2021-09-16张鸿昌
于 虎 张鸿昌 柏 清
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山东济南 250200
临床将无确切发病日期、半年以上病程、存在恶心呕吐及肝功能异常等慢性肝炎表现症状、呈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病情称之为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性、感染性及发病率均较高的内科疾病[1-2]。可通过母婴、性接触及血液传播的乙型肝炎病毒是引发此类疾病的重要因素,患者以腹胀、疼痛、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若缺乏及时有效的治疗,伴随病情的恶化可能诱发肝细胞癌、肝衰竭等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的疾病,故早发现、早治疗是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3-4]。传统的干扰素、核苷酸等药物因不良反应多、耐受性较差等因素导致临床应用效果不佳,作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的恩替卡韦,因其药效迅速、安全性高、服用便捷等特点得到医患及临床的高度认可及广泛应用[5-6]。本文旨在对此展开深入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感染科诊治的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25~65岁,平 均(45.68±3.43)岁;病 程 1~ 11年,平 均(6.03±0.15)年。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6~66岁,平均(45.72±3.47)岁;病程1~12年,平均(6.05±0.1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参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7],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②6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相关治疗;③对本次所用药物无过敏症状;④患者及其家属均于知晓本次研究的前提下,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⑤上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经严格审查后批准执行。
排除标准:①罹患其他类型的肝炎患者;②身体其他重要器官存在严重基础性疾病者;③罹患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等患者;④治疗依从性较差者;⑤处于妊娠或哺乳期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保肝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药物阿德福韦酯(正大天晴集团,国药准字H20060666,14片/瓶)的常规治疗,服用剂量标准为:10 mg/次,1次/d,饭前、饭后口服均可。单次疗程为期3个月,共4个疗程。
观察组则进行药物恩替卡韦(正大天晴集团,国药准字H20100019,0.5 mg×7片/盒)治疗,服用剂量标准为:0.5 mg/次,1次/d,本品应空腹(餐前或餐后间隔2 h)服用。单次疗程为期3个月,共计需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估标准
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比较。有效测定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等指标。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的比较。经由酶联免疫吸附法,有效测定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介素 -6(interleukin-6,IL-6)、肿 瘤 坏 死 因 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干 扰 素 -γ(interon-γ,IFN-γ)等指标。③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临床疗效参照如下评估标准[8]:效果显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效果一般(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无效(以上指标均未改善或呈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效果显著+效果一般)例数/总例数×100%。④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恶心呕吐、乏力、腹泻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x ± 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各项炎性因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炎性因子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的比较(x ± s)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0亿人次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每年因其死亡的人数超过百万,我国更是成为拥有超过1亿HBV感染人群的高发国家。研究发现,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均为引发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类型,约80%的肝癌、60%的肝硬化等疾病均与其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其危害性不言而喻[9]。部分患者会因其潜伏期长、不易察觉等缺乏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还会因反复发作加重病情恶化,对其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故早发现、早治疗对临床治疗而言意义重大[10]。现阶段,尚未拥有十分明确地指向性治疗方式,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等药物治疗仍为临床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方案。
本研究中,接受药物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其在有效抑制患者病情进展的同时,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伴随患者的长期服用,其药效会伴随患者体内抗药性的增强而不断降低,导致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1-12]。而接受新型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治疗的观察组,是现阶段所有治疗药物中功效最为显著的一种,其药物机制为对病毒复制过程的有效抑制,最大程度地降低对患者肝细胞造成的各种损伤,避免肝纤维化情况的发生。在其具备药效显著、持久性强、不易出现耐药性等优良特性的同时,其较好的吸收性及较低的刺激性,增进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安全性[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肝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同比对照组均更优(P<0.05),充分证实上述论证的同时,与陈新秀[15]的研究报道存在高度一致性。鉴于本研究受限于样本选取量较少、治疗时间较短等因素,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待今后拥有更为完善的研究条件,获取更为客观、全面的数据后再行深入探究,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效降低其内炎性反应的同时加速促进肝功能指标的恢复,效果显著的同时具备更强的药物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价值,值得临床积极采纳并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