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干预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2021-09-16于现庆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6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量表意义

于现庆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山东聊城 252000

精神疾病是指一种病情较重的心理障碍,通过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影响而引发大脑机能活动的紊乱,进而引起认知、心境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发生不同程度障碍。随着社会竞争力及生活压力的加剧,精神障碍问题日益突出,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且同时给患者及其家属还有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1]。一项研究表明,于1993年我国关于七个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提示,15岁及以上人群中除神经症外,各种精神疾病总时点患病率为1.1%[2],且神经症的时点患病率为1.5%[3-5]。临床上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明显地提升了患者的临床缓解率。认知行为干预是指以行为疗法为基础,融合社会认知理论和技术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生活实践中矫正受检者对重要生活事件或处境的错误认知,同时引导、塑造并验证正确的认知和行为反应[6]。该项治疗方法强调认知,行为,情绪以及生理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资料表明,认知行为干预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针对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我院)65例精神疾病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29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分析,以下为具体的纳入标准:①患者应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诊断标准;②患者或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③意识清楚,且愿意配合本研究等。排除标准:①病情较为严重,且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②依从性较差;③同一时期接受本研究外的其他心理治疗等。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64例,男30例,女34例;年龄23~56岁,平 均(38.3±10.8)岁;病 程 6~ 20年,平 均(13.35±5.23)年;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8例,高中包括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46例;近一年内平均住院次数为(2.0±0.1)次。试验组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21~58岁,平均(37.5±11.0)岁;病程5~21年,平均(14.02±4.89)年;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0例,高中包括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45例;近一年内平均住院次数为(1.9±0.5)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精神疾病类药物治疗以及常规心理治疗。

1.2.2 试验组 试验组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疾病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具体实施如下。可分两个阶段进行治疗,即强化治疗及巩固治疗阶段[7]。强化治疗阶段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进而减轻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其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等,该阶段可通过共情让患者感觉自己被接纳及理解,有利于良好关系的建立。采用共情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个性特征,认知能力以及行为模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共情方式。期间可使用眼神与表情等表达共情,以达到准确的理解患者。可与患者进行积极地交流与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患者不合理或者错误的认知等,应积极地帮助患者纠正。帮助患者进行检验假设,通过检验支持及不支持错误假设的证据,帮助患者意识到自己不正确的认知。同时,该阶段可对患者实施放松训练等,以此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使患者降低人体生理反应,如肌肉放松法,呼吸放松法以及想象放松法等,进而放松情绪等,经意志控制自身生理及心理活动。巩固治疗阶段应重点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积极预防疾病的复发等。具体的干预方法:第一个月采取每周治疗一次,每次约50 min。接下来的每周治疗两次,共治疗14次。

1.3 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下为具体的评价标准[8]:显效是指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患者的认知与行为已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是指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与行为基本的得以恢复至正常状态;无效是指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认知与行为未有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评价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等[9]。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由阳性量表(包含7项),阴性量表(包含7项)以及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包含16项目),其评分越高,表明其临床症状程度越严重。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每一项评分均为0~ 2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统计软件SPSS16.0实施数据的统计比较,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总分、阳性量表、阴性量表及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ANSS评分情况比较(x ± s,分)

2.3 两组SD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SDSS评分均明显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SDSS评分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DSS评分情况比较(x ± s,分)

3 讨论

认知行为疗法是指采用改变患者的思维与行为的方式以达到改变不良认知,消除负向情绪及错误认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该治疗模式是在行为治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情绪及行为之间相互影响[10]。

精神疾病患者往往在认知上存在曲解,从而产生不良情绪,造成内心的痛苦等。因此矫正精神疾病患者的不良认知尤为关键,帮助患者重新构建认知结构,使得患者的情绪障碍得到改善。精神疾病容易反复发作,是一种迁延性的疾病,较高的致残率及复发率是其特点之一[11-12]。因此,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抗精神疾病药物可对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主要体现在幻觉及妄想方面,但是,对于社交技能等仍然难以得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依然较为低下。研究表明,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以及SD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抗精神疾病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可以看出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认知过程是影响情绪及行为的决定因素,认知缺陷导致行为缺陷,因此,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加强认知行为训练,矫正患者的认知缺陷,可以改善不良情绪,纠正行为缺陷。研究显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加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改善患者的一些对健康有负面影响的行为,以此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控制感[14]。

文丽等[15]研究发现,对72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分别采用药物治疗和一般心理辅导、药物治疗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前,组间的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组SAS评分和HAMA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采用药物治疗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患者的SAS评分和HAMA评分明显低于采用药物治疗和一般心理辅导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患者SDSS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显著低于药物治疗和一般心理辅导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相关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量表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有意义的一天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精神疾病患者影像检查中的整体护理应用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生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