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当代油画创作的 “极北” 地域特征研究

2021-09-15董保臣温泉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黑龙江油画特征

董保臣 温泉

摘  要:黑龙江省处于中国版图的最北端,漫长的发展历史使其形成了独有的地理地域特征和北方寒地极北特征的黑土文化。本文通过对北方文化的“极北”特征的相关文献等进行梳理归纳和对比分析,概括出黑龙江地域极北特征的形成特点,黑龙江油画艺术发展的演变历程,地域性极北特征对新世纪黑龙江当代油画创作风格的影响等,阐释极北地域地理特征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表达独特的黑龙江寒冷、荒寂现实生活的荒寒意象油画形式,以期对黑龙江当代油画创作风格的形成发展产生引导性意义。

关键词:黑龙江;当代油画创作;极北特征;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9-0137-03

油画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一直是东西方理论家研究探讨的问题,不同的地理地域特点、迥异的文化因素影响着不同地域人们的审美。艺术家通过不断继承发展前人的艺术成果,尝试用适合的风格来展示自己的艺术创作主张,中国明代理论家和画家董其昌在《容台别集·画旨》提出了“划分南北宗”的观点,谈到了不同地域地理的特点直接影响着各自艺术风格的形成。黑龙江省位于祖国塞北边陲,地域特征显著,下文梳理和研究,有助于把握当代绘画创作的特色。

一、黑龙江地域极北特征的形成

(一)黑龙江地域地理和人口性格的特征

黑龙江省在中国有极北、极东两个极点,极北指的是黑龙江省的漠河县以北,极东指的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结合处。黑龙江是处于极北特征下的独特省份,漠河县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是在中国境内唯一可以观赏到独特的北极光景色的地方。

山脉连绵,四季阳光明朗,冬季冰雪景观丰富。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版图最北的是纬度最高的省份,跨越14个经度10个纬度,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冬季漫长,四季分明。黑龙江省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域跨度和地貌特征,有连绵起伏的大小兴安岭,自然产生了独具地域性的特殊的文化,这些地域性特征的文化,直接影响着黑龙江画家的创作思维模式和油画艺术的审美取向。

黑龙江流域文明,古老久远,少数民族的历史断代严重。黑龙江自古以来就居住着众多的北方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先后从马背上成长壮大,建立起自己的王朝,有契丹、鲜卑、女真、蒙古、满族等,这些民族建立起了北魏和后来的元朝、大清等。从旧石器时代、同仁时代以及渤海国和清代,众多历史遗存都充分证明着黑龙江流域的悠久文化,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北方黑龙江地域风貌,本土风格流派在这些遗存中都能明确地体现出黑龙江地域特征和精神气质。

(二)黑龙江地域极北特征下的人文背景分析

1. 捕鱼狩猎放牧文化。在黑龙江北部的大兴安岭生存着鄂伦春、赫哲、达斡尔和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他们主要以狩猎捕鱼为日常,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捕鱼狩猎文化。体现在民间艺术方面,赫哲族有鱼皮、渔鼓、画皮等绝活,鄂伦春主要有粗犷的兽皮、桦树皮制作工艺。满族、锡伯族、蒙古族早期从事渔业,后来主要从事牧业,在草原放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多种多样的牧业文化,有佩刀、扎带、放牧的穿袍,还有撮罗子等,后来逐渐走向现代化。

2. 村屯文化。由于黑龙江地广人稀,地产资源丰富,历史上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再封闭到再开放的几次移民潮。移民以山东、河南、陕西、河北的人群居多,这些来自中原及北方的长江以北、长城以南的汉民族人民不会游牧,擅长的是中原的加工业制造业,每一次从内地来到东北的移民,都是对当地文化的一次变革融合。这些特点成为黑龙江人宝贵的文化财富,这种以村屯文化为代表的黑龙江文化,形成了黑龙江当代油画自己的内容及创作的原动力。

3. 萨满文化。萨满教是在黑龙江流域居住的中国北方的通古斯人、满族、蒙古、赫哲族和鄂伦春等许多游牧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从新石器时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萨满教主要是以多种神崇拜和口头文学传授为核心的求福祈祷的宗教,成为渗透北方民族各方面的文化基石,记录了鲜明的原始文化思维发展的历史轨迹,体现北方人与大自然抗争的精神。

4. 流人文化。其主体主要包括满清统治者认为有罪被惩罚的知识分子和有组织有计划从山东、河北强制迁徙至此的移民,流人被迁徙到偏僻的地方之后就成为了一种客居姿态,客居的流人队伍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集体,流人崇尚农耕重视渔业,具有生活简约、民风淳朴的特点,既有渴望和平的中式传统,又有崇尚工艺的特点,流人文化也是一种创业精神的体现。

5. 俄罗斯、日本等影响下的异域文化。黑龙江与俄罗斯、蒙古地界接壤,也与日本、朝鲜海洋和部分陆地相连,特别是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之后,连接欧亚地区的交通变得更加便捷,中东特路让黑龙江成为了世界文化与中国陆路接壤传播的窗口[1]。20世纪30—40年代。俄罗斯艺术家阿尼克列缅捷夫在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任教,为黑龙江省培养了一批油画的人才。日本美术教授佐藤宫以及日本著名画家市井柏亭、栗原信、大部云藏等都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及交流。特殊时期俄罗斯及日本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及黑龙江油画艺术的发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形成的黑龙江独有的北方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时代的北方精神由此产生,它们构成了黑龙江文化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北大荒精神和知青文化、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这些精神在特定历史情况下产生并积淀下来,成为艺术创作的动力。

二、黑龙江地域的极北特征

(一)朴实、真诚有闯劲

黑龙江人在长期的与其他民族文化结合相融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性格特点,黑龙江人侠义直率、热情豪爽,从大慶精神、铁人精神和北大荒精神中可见一斑[2]。黑龙江原住民崇尚武术,从内地移民来的人为生活所迫,所以他们都有一种好勇斗狠的豪气。

(二)古老神秘的萨满文化的精神支撑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宗教,在远古时代,人们把自然界的变化莫测的现象与生活本身联系起来,认为世界万物都有灵性,由天神主宰,萨满通过一种精神的方式掌握超越生命的神秘能力,形成变化莫测的宗教仪式,人们可以借用萨满作为人与神的中介,通过这种萨满的力量,去理解生命宇宙以及身边的幸福和痛苦。

(三)寒冷无人烟的荒寂景象

北大荒所指的地区,是指第二松花江流域和大曲折处以北,包括嫩江、三江平原、黑龙江中下游以及东至日本海沿岸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区域,北大荒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制肥沃,有机含量平均占3%—5%之间,有的地区达到10%以上。这里属于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是冰雪的故乡,冬季漫长,干燥寒冷是拓荒者面临的重要难题,这也使得北大荒成为传说中的可怕之地。所有这些荒凉的景象,成为黑龙江艺术家独有的创作内容。

三、黑龙江油画艺术演变过程

(一)黑龙江油画的发端

20世纪,黑龙江的艺术主要是从油画开始的,中东铁路的修建,使得大量俄日侨民涌进哈尔滨及黑龙江地区,在这里修建基督教堂,他们在哈尔滨建立油画社团及美术学校[3]。20世纪初有俄国画家列加舍夫、列利赫、伊戈列夫、伊克拉普琴科。这时的东北是受到西方绘画思潮冲击最猛烈的的地方,哈尔滨成了东北洋化运动的中心,韩景生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品就是早期油画的代表,艺术家华君武等在黑龙江开展多项美术活动,对黑龙江的现代美术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1949—1976年的油画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艺术创作内容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由于俄侨画家对黑龙江的影响,黑龙江地区的油画主要以俄式油画为主。改革开放以后,黑龙江省美协的创作室、哈师大艺术系、牡丹江农垦局美术工作室陆续成立, 油画家借鉴了北大荒版画家拓荒生活内容及原生态为主题版画创作的成功经验,在1976年之后改变了以俄式画风为主的局面,形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风貌的油画风格,黑龙江的美术这三十年的创作中,在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和对中外艺术思潮的理解中逐渐成长,认识到了提升自然物象比描绘如实的内容更有价值。

(三)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的油画艺术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黑龙江油画艺术创作水准有了巨大的飞跃,创作进入自由的状态,出现了反思历史的作品,如陈宜明、李斌、李秀实等艺术家的作品,很多画家已经形成个人的风格。自1976年后,油画作品入选全国性的展览很多,李秀实的作品入选1982年的法国春季沙龙展,这一年黑龙江成立了油画研究会,在美术界吹响了北疆的画风,这一画风主要以描写和反映所在地的人文景观和精神特征为主,形成了特殊时期鲜明的时代气息、昂扬的创造精神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为时代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四、地域性极北特征对新世纪黑龙江当代油画创作风格的影响

(一)极北特征下的黑龙江黑土特色的现实主义的描绘

由于黑龙江地域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艺术家们利用油画的写实表现方法,再现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面貌。到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出现了艺术多元并存的格局,体现在主流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方向,郑艺是这类作品的创作的代表,他的作品描绘北方农民生活,并在其中进行内在体悟和外在细腻描绘相融合,不仅体现了北方辽阔土地上的浓浓乡情,更细致地刻画了人物复杂的心绪,使作品更多体现出文化与历史的思考[4]。黑龙江的油画家坚持用自己的写实主义手法,描绘捕捉生活感受,创造出质朴的艺术语言,客观地体现了中国当前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的真实状态。

(二)寒冷、荒寂现实生活中荒寒意象的油画语言呈现

近年来,中国当代油画正从上世纪向西方学习进入自主创作的阶段,中国油画学会要求中国画家在吸收外来油画语言精髓的同时,积极吸收民族文化、传达东方人文精神,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艺术语言逐渐露出端倪[5]。北方地域的自然因素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寒地雪景。冬日广袤苍凉的白雪压在房顶错落有致地排列,充满静谧的气氛,形成自己独特的冰雪荒寂的荒寒意境,这对黑龙江油画的荒寒意象的表达起到了环境渲染的作用,成为近年黑龙江油画的一大特征。黑龙江的艺术家,具象绘画离不开意象的表达,始终把握意象与写实的渗透关系,使黑龙江的油画充满生命力。

(三)黑龙江极北特征下空阔疏朗的中国式主观表达

黑龙江的平原广阔深远,在视觉上有一种更直接的平面效果。黑龙江艺术家在本土的绘画语言中注入了当代绘画的血液,寻找着自己的当代切入点。林建群擅长用凝重的色彩描绘北方的风景,他把补色进行了翻转,形成了《哈尔滨大街》的负片效果色彩中,包含着时代转换的丰富的主观语言。田卫平的《地表系列》以全新的俯视视角,采用特殊的材料绘画语言,拓展了表现性油画的形式语言,形成了表达地域风景的特殊意境。

五、结语

在当今全球经济文化发展的复杂背景下,中国艺术也呈现出了多种表现方式的多样化风格的发展趋势,黑龙江的油画重视个人情感与主观表达的因素,概括简练是北方画家代名词。

改革开放之后,黑龙江的油画呈现出现实主义,在意象表达、主观表现等阶段逐渐成熟。黑龙江地域当代油画的发展使得更多的画家致力于创造本土文化的美学体系,以独特的艺术风貌阐释中国北方黑龙江地域的基本特征和特殊的极北审美理想。

参考文献:

[1] 董保臣,温泉,陈秀煜. 黑龙江地域地理特征和文化背景对油画创作风格的影响[J]. 艺术研究,2013(03):144-145.

[2] 杨剑涛. 黑龙江省当代油画的地域特征[J]. 大众文艺,2015(09):83.

[3] 舒淼. 简析地域性因素对油画创作风格形成的影响[J]. 明日风尚,2016(06):160.

[4] 尹佩,黄潇. 黑龙江地域性油画的创新[J]. 中国艺术,2011(04):124-125.

[5] 董保臣,董劍升. 黑龙江省当代油画创作的“荒寒”特色研究[J]. 明日风尚,2021(08):153-155.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黑龙江油画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油画去哪了
羡慕等
油画《惊涛拍岸》
铅笔长高了
楚雨的油画
黑龙江出版集团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