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话语标记的性质界定与话语关联
2021-09-15王忠慧赵春利
王忠慧 赵春利
[关键词] “眼看”;话语标记;话语关联
[摘 要] 本文以语义语法为理论指导,在明确“眼看”话语标记性质的基础上,揭示出其外层转折内层因果的话语关联。首先,从句法、语义和话语三个方面界定“眼看”的话语标记性质。其次,基于CCL语料库的调查,概括“眼看”主句的三种语义特征:性能变化义、量变逼近义和事件将变义。最后,从逻辑、语义和情态三个层面分析“眼看”的话语关联,逻辑上“眼看”句与后续句存在着外转折、内因果的关系,语义上形成“无能为力”和“幸免于难”两种关联,情态上表现为“无奈”和“欣喜”的取向。
1. 引言
“眼看”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之一,根据CCL语料库的调查,并结合其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可以发现,“眼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a.我二大爷最疼我,我不能眼看他枪毙。
b. 最后被对手逼平,失去了眼看到手的三分。
c. 眼看丰收在望,谁料一场大水,全泡了汤。
(1a)中的“眼看”是动词,作谓语中心语,不能删除。若删除句子则不合法,后带宾语,表示“听凭”。(1b)中的“眼看”是副词,修饰动词作状语,可以删除,但影响语义上的搭配,相当于“马上、即将”。(1c)中的“眼看”是话语标记,具有连接前后话语的功能,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本文主要关注的是话语标记“眼看”。
正如董秀芳(2007)所言:“话语标记的语形可以不稳定,在使用上可以有一些变体形式”,根据调查,作为口语常见的话语标记“眼看”,还存在着“眼看着”、“眼瞅”、“眼瞅着”和“眼瞧着”等变体形式,但从数量上看,“眼看”使用频率最高。因此,为行文方便,统一用“眼看”来指称其变体形式。
本文将根据语义语法理论的“语法意义决定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制约语法意义”的认识论(赵春利,2014),以话语标记“眼看”及其变体形式为研究对象,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界定“眼看”的话语标记性质;第二,分析“眼看”主句的语义特征;第三,构建话语标记“眼看”的话语关联。
2. 界定“眼看”话语标记的性质
根据Schiffrin (1987)、 Redeker (1991)、 刘丽艳 (2005)、 吴福祥 (2005)、 李宗江 (2008)和殷树林(2012)等研究,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是指序列上划分言语单位的依附成分。话语标记在句法上具有独立性,语义上并不对命题的真值意义发生影响,基本不具有概念意义,它作为话语单位之间的连接纽带,具有承接前后话语的功能。也可以表达说话人对话语流中话语单位之间的关系或者言谈事件中受话人角色的态度、视角和情感。
通过我们对语料的分析,认为“眼看”符合话语标记的鉴定标准。下面我们从句法的独立性、语义的非真值条件性和话语的主观性三个方面证明“眼看”的话语标记性质。
2.1 句法的独立性
从句法上看,话语标记“眼看”身在句内却不与主句的其他成分组成更大的句法单位,它的有无不影响所在语句的合法性,因此,句法上具有独立性,如(2a)。如果“眼看”在句中作谓语(2b)或状语(2c)等,与句内其他成分组成更大的句法单位,就不能看作话语标记。根据调查,话语标记“眼看”可以出现在主句的主谓之间(3a),但通常出现在句首(3b),甚至可以作为独立的话语标記,通过语音停顿形式与主句之间用逗号分开(3c),从而在句法性质上具有完全意义的话语标记性质。
(2)a.眼看观测时间快到了,可风向杆上测风的仪器出了故障。
b. *3位老乡眼看着鲜姜将要积压烂掉而抱头大哭。
c. * 他们甘愿舍弃眼看到手的利益。
(3)a. 邮政眼看着就要走进死胡同。
b. 眼看国家的21万元都快赔光了。
c. 眼看,五黄六月就来了。
2.2 语义的非真值条件性
“语义的非真值条件性,即话语标记的有无不影响我们对句子的理解 ,但不排除它是理解句子的重要线索。”(郑娟曼、张先亮,2009)在语义上,“眼看”的有无并不影响语句的命题内容,如(4),删掉“眼看”这一话语标记,后面主句(波浪线标示)语义的真值条件也不会改变,不影响我们对句子的理解。
(4)a.眼看一件民事纠纷就要酿成惨案,却被镇司法助理员顾本芝及时制止。
b.眼看交货期临近,合同才完成2/3,村干部急得团团转。
c. 眼看着城墙要被他们撞塌了,幸亏援军及时赶到,俺才喘过一口气来。
2.3 话语的主观性
“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沈家煊,2001) 说话人是如何在话语中留下自我印记的?以(5a)为例,除了“工程”这个句子主语,还隐含一个高层次的“言者主语”,即从说话人视角出发,表明说话人的情感和认识。话语标记“眼看”偶尔也出现在句子主语的后面,如(5b),但这里的“眼看”并不是句子主语“一场惨剧”发出的,这句也隐含了一个“言者主语”,仍然是说话人的“眼看”。所以,这个句子中的“眼看”可以移至句首,变成“眼看一场惨剧就要发生了”。可见,话语标记“眼看”是说话人发出的,句中需要一个“言者主语”。如果“眼看”句中只有句子主语,没有“言者主语”,如(5c), 那这句中的“眼看”就不是话语标记。
(5)a.眼看工程就要濒临停工待料的境地,六化建人心焦啊!
b. 一场惨剧眼看就要发生了……
c. *武松眼看着老虎快断气了,才松了手。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眼看”应该界定为话语标记, 一个表紧迫义的话语标记。“眼看”为何表紧迫义,这取决于后面的主句,如(5a),主句“工程就要濒临停工待料的境地”这一危急时刻决定了“眼看”的紧迫义。为了进一步说明“眼看”的紧迫义,我们对“眼看”主句的语义特征进行概括提取。
3.“眼看”主句的语义特征
根据“眼看”主句的语义内容,并结合性质、数量和模态的逻辑顺序,总结出“眼看”主句的三种语义特征:性能变化义、量变逼近义和事件将变义。
3.1 性能变化义
“眼看”主句的本质特征是性能变化义,从未变到变,产生一个临界时间点,营造出一种紧张气氛。“眼看”主句多借助“了”表示变化义。“‘了的语法意义表示动作、状态的实现,也就是说‘出现了新的情况,表示‘变化。”(刘月华、潘文娱、故韡,2001/2016:379-383)如表1,正是在这种变化下,强调了情况的紧急,突显了“眼看”的紧迫义。常见的“眼看”主句的变化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渐渐发生,一种是即将发生。
3.2 量变逼近义
从事件进行方式上看,“眼看”主句一般采取量变逼近式而非突变急进式。“眼看”主句标记的事件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且这种变化是渐渐的具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就会让人因事件的逼近而产生紧迫感。因此,“眼看”主句状语多由“一日日、一天天、一头头”等数量短语的重叠式或“越—越—、愈—愈—、渐—渐—”等结构组成,如(7)。如果把这些状语换成“骤然、忽然、突然、猛然”等突变义词语,“眼看”主句就不合法了,如(8)。
(7)a. 眼看着牦牛一头头死去,牧民们仍然只相信转动经筒,围着寺庙求神免灾。
b. 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报名的人却很少。
c. 全家的日子眼看越过越好,不料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晓平永远失去了双手。
(8)a. *眼看着牦牛忽然死去,牧民们仍然只相信转动经筒,围着寺庙求神免灾。
b. *眼看时间骤然过去,报名的人却很少。
c. *全家的日子眼看突然好,不料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晓平永远失去了双手。
3.3 事件将变义
从事件发生时间上看,“眼看”主句一般是未然将来时而非已然过去时。如果事件早已发生,就不会让说话人产生悬念,引起紧张;如果事件将要发生,就会因事件的临近而又无法控制产生紧迫感。因此,“眼看”主句常常出现“要、就要、将、即将、将要、将近、快要、马上”等表示未然将来时的副词,也有“临近、迫近、逼近、在即、在望”等即将义动词,如(9)。而表已然过去时的副词“曾、曾经、一直、早就、早已”等就不能进入“眼看”主句,如(10)。
(9)a. 眼看就要摘取桂冠,可惜在最后冲刺时因意外而摔倒,功亏一篑。
b. 眼看当世界冠军的梦想即将实现,却又转瞬破灭,确实令人遗憾。
c. 眼看胜利在望,却被赛场监督误指方向,结果骑错道路。
(10)a. *眼看早就摘取桂冠,可惜在最后冲刺时因意外而摔倒,功亏一篑。
b. *眼看当世界冠军的梦想早已实现,却又转瞬破灭,确实令人遗憾。
c. *眼看早就胜利,却被赛场监督误指方向,结果骑错道路。
可以说,“眼看”主句的总体特征是变化义,量变逼近义和事件将变义分别从方式和时间角度来揭示这种变化。“眼看”主句在变化的同时也提供了“事件临界时间点”,而且往往是“事件趋坏临界点”。因此,“眼看”主句后面还要紧跟着一个后续句,说明事件的最终结果,否则话语不完整。那“眼看”句与后续句是如何关联的呢?
4. 话语标记“眼看”的话语关联
话语标记“眼看”的话语关联由背景句、“眼看”句和后续句组成。背景句介绍事件的基本情势,“眼看”句提供事件的临界时间点,后续句说明事件的结果,三者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际话语,如表2。
作为话语标记的“眼看”,不仅关联前面的背景句,而且启发后续句。“眼看”主要是与其后的话语相关联,因为后续句说明了事件的最终结果,背景句作为事件发展的前提有时会省略,正因如此,我们将重点讨论“眼看”句与后续句之间的关系。
前人在研究副词“眼看”时,已注意到“眼看”与其后面句子之间的关联性,并明确指出两者之间存在因果或转折关系。如朱景松(2007:467)对副词“眼看”的使用做了提示:“(1)用在复句的前面分句里时,后面的分句可以表示由此引出的结果。(2)用在复句的前面分句里时,后面的分句可以表示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有转折的意义。”杨智渤、吴长安(2013)又提出:“在語篇中动态地观察‘眼看的语用环境,认为‘眼看作为篇章衔接因子,可以出现在转折和因果两种语义结构模式中。”
可以说,前人的研究还停留在复句层面,虽然提出了“眼看”句与后续句的因果和转折这两种关系,但是忽略了这两种关系间的联系。我们从宏观的话语层面研究发现,这两种关系并不是分而不合的,而是套叠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话语关联。下面分别从逻辑层面、语义层面和情态层面展开论述。
4.1 逻辑层面
从逻辑关系来看,“眼看”句与后续句之间由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套叠而成,外层是转折关系,由“眼看”待转句(A)和“后续”转折句(B)组成,“后续”转折句又包含原因句(B1)和结果句(B2)。这样就形成了外层转折内层因果的话语关联,如表3。
4.1.1 外层转折性话语关联
“眼看”的转折性话语关联是如何体现的呢?根据是否出现转折性词语,将其分成显性转折和隐性转折。
4.1.1.1 显性转折
“后续”转折句中经常出现“却、但是、但、可、可是、然而”等转折连词(12a)或“竟然、竟、幸亏、幸好、忽然”等表示意外的副词(12b),有时,还会出现“这时、此时、此刻、在这关键时刻”等时刻类提示性词语(12c)。它们明显地标记出“眼看”句与后续句之间的转折关系。
(12)a.眼看胜利在望(A),但是,风向好象突然改变,他连输3局,丢掉冠军(B)。
b.眼看就要破门(A),幸好我队后卫及时补位,将球挡出(B)。
c.眼看一场流血事件就要发生(A)。在这关键时刻,朱永毕为保护人民生命的安全,不顾个人安危,赤手空拳截住舞刀的歹徒(B)。
4.1.1.2 隐性转折
隐性转折指的是“后续”句中没有使用前文的转折性词语,却表达了转折之意。那转折的意义是如何产生的?事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说话人主观判断的预期结果并没有出现,如(13),“好端端的家庭要破碎”、“胜利在望”、“就要撞到竹鸡”这些都是说话人预期的结果,但事件的真实结果却是“夫妻重归于好”、“变成了平局”、“停在了竹鸡面前”。可见,事件最终结果并不是顺着说话人的预期产生的,而是出现了意外,预期结果和最终结果之间“暗含转机”。因此,将其看作隐性转折。也可以插入转折连词、意外语气副词或提示性词语而命题意义不变,如(14)。
(13)a.好端端的家庭眼看要破碎(A)!五爷连哄带劝,说服了她丈夫,夫妻重归于好(B)。
b. 眼看胜利在望(A),临终场前被乌克兰队射进一球,变成了平局(B)。
c. 眼看就要撞到竹鸡(A),前面的黑色轿车一个紧急刹车,停在了竹鸡面前(B)。
(14)a.好端端的家庭眼看要破碎(A)!【可是】①五爷连哄带劝,说服了她丈夫,夫妻重归于好(B)。
b. 眼看胜利在望(A),临终场前【竟】被乌克兰队射进一球,变成了平局(B)。
c. 眼看就要撞到竹鸡(A),【这时】前面的黑色轿车一个紧急刹车,停在了竹鸡面前(B)。
4.1.2 内层因果性话语关联
“眼看机遇悄悄溜过,他焦急万分。”这是朱景松(2007:467)在研究副词“眼看”时所举的因果关系的例子,但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他焦急万分”并不是事件的最终结果,只是对“眼看机遇悄悄溜过”的危急评价。从语料库调查来看,其外部还有个转折关系,事件最终出现了转机,机遇并没有溜走。可见,这个因果关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属于内包含关系,往往表现为对紧迫事件的危急评价,外层还套有一个转折关系,形成转折包含因果的外转内因的话语关联,如(15a、15b)。
(15)a.眼看着就能获得一枚铜牌(A)。可惜,虞朝鸿在最后关头体力不支(B1),功亏一篑无缘奖牌(B2)。
b.眼看胜利在望(A),但就在比赛结束前5分钟,他们被对手逼平,不到2分钟,又被攻入一球(B1),惜败(B2)。
c. 眼看就要成交了(A),但对方却突然决定不买了(B2)。
内层因果关系由原因句(B1)和结果句(B2)组成,原因句(B1)为事件在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某种内在或外界的因素,这种因素对整个事件的发展产生了某种意外性的影响,使事件的发展偏离了原有预期,最终无法到达说话人主观判断的预期结果。结果句(B2)为事件在偏离原有轨道之后,所产生的最终结果。说话人预期的结果与事件最终结果不一致,当然,从语言表达层面来说,原因句(B1)是可以隐含的,如(15c)。
从整个外部环境来看,“眼看”主要用于转折关系,但并不是任何转折都可以选用“眼看”这一话语标记,还要受到一定的语义条件限制。
4.2 语义层面
范开泰、沈敏(2007)认为“副词‘眼看句倾向于用来表述说话人不企望或不如意的事实”。我们并不完全同意该文的观点,因为该文对“眼看”句的考察仅限于单句和复句,并没有从话语关联角度出发,因此,语义概括得不够全面。根据调查,话语标记“眼看”的语义关联有两种:无能为力和幸免于难。
4.2.1 无能为力
话语标记“眼看”起到标记事件临界时间点的作用,结合背景句事件的基本情势,可将这个时间点分为“好”的时刻和“坏”的时刻。当“眼看”句(A)出现一个“好”的时刻,如(16a、16b),但由于受到外层逻辑关系的影响,这些“好”的时刻,在后续句(B)中发生了转折,最后变成了坏的结果,这样整个话语关联就表达了一种无力挽回的可惜。当“眼看”句(A)介绍一个“坏”的时刻,如(16c),后续句(B)转折后,仍然是坏的结果,整个话语关联就表现了一种无计可施的焦急。不管是“好”的时刻变成坏的结果,还是“坏”的时刻仍然是坏的结果,都表达了“眼看”无能为力的语义关联。
(16)a. 眼看胜利在望(A),可惜竟连输9分,以18∶21失利(B)。
b. 眼看这个“灰姑娘”的生活即将进入佳境(A),却不料病魔又悄然缠身(B)。
c. 眼看着厂长在岔道上越走越远(A),厂里却没有一个人或组织能够阻止他(B)。
4.2.2 幸免于難
话语标记“眼看”还可以表示一种幸免于难的语义关联。当“眼看”句(A)表达一个“坏”的时刻,如(17),但后续句(B)转折后变成了好的结果,这样坏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最终幸运地躲过了灾难。
(17)a. 眼看上海队又要客场输球(A),幸亏外援莫拉及时的一脚巧射,洞穿前卫门将符宾的十指关,使两队以1∶1握手言和(B)。
b. 眼看他要倒下去了(A),突然从后边伸过来了一双手扶住他,递给了他一个装满热水的铝制水壶(B)。
c. 眼看着这笔贷款成了死帐(A),没想到航空旅业竟让它起死回生,本息全有了着落,岂不拍手称快(B)?
4.3 情态层面
除要满足逻辑关系和语义关联外,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对是否选用话语标记“眼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态度就是主体在认知事物性质及其关系的过程中所引发的带有情感的意向倾向性。因此,态度主要是由对事物的性质及其关系的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要素构成的(康德1790/1964:15-16)。前人在研究动词“眼看”时将三者独立开来,并没有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关联。比如,吕叔湘(1980/1999:590-591)认为:“‘眼看有两个义项,(1)指正在发生的情况,(2)坐观(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或发展)而无所作为”。其中,“看到事情正在发生”是认知,“不如意、无奈”是情感,“坐观无所作为”是意向,“从认知到情感再到意向存在着逻辑和心理的关联性。说话人有了某种认知才会激活某种情感,情感驱动才会产生某种意向,认知不同,激活的情感及其驱动的意向也不相同。”(赵春利、石定栩,2015)从而形成不同的情感态度。根据调查,“眼看”的情感态度主要有两种:无奈型和欣喜型。
4.3.1 无奈型
(18)a. 眼看胜券在握(A),但在最后关头,意外出现超时43秒,被罚2点,终以1点告负,令人惋惜(B)。
b. 眼看西班牙队胜利在望(A),孰料德国队在最后一秒钟也获得点球,将比分改写为28平,比赛进入第二个加时赛(B)。
c. 眼看就要迈进胜利的门槛(A),可还是摘不取胜果(B)。
上组例句,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说话人的那种“无奈”,为什么呢?因为意志上无法控制认知上的行为,就导致了情感上的“无奈”。上例中,说话人认知上的“胜利时刻最终变成坏的结果”,但自己又无法控制这个坏的结果,不让它发生,行为意志上的“无能为力”,最终产生了“无奈”的情感态度。
4.3.2 欣喜型
(19)a. 眼看红果就要烂地(A),幸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及时播出这一消息,数十万公斤的红果才找到买主(B)。
b. 眼看就要摔倒(A)。幸好,毛泽东身边有一排花架,毛泽东急忙伸手扶住,稳定了身子(B)。
c. 眼看难以取胜(A)。可是,胡荣华宁愿退马保持复杂局势,也不肯和,终于捉住战机,置敌于死地(B)。
“眼看”还可以表达说话人“欣喜”的情感态度,例句中的“红果就要烂地”、“就要摔倒”、“难以取胜”这些危急时刻都没有出现,危急时刻有幸相助这一认知,激活了欣喜的情感,驱动了幸免于难的意向。
不管是无奈还是欣喜,“眼看”的话语关联中一定有危急因素,要么是危急时刻的到来,要么是危急结果的出现。不管哪一种,都表现了说话人紧迫的心理状态。因此,“眼看”的核心語义是“紧迫义”。
5. 结语
本文重点研究了话语标记“眼看”,不仅从句法、 语义和话语三个层面界定了其一般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而且通过分析其主句的“性能变化义、量变逼近义、事件将变义”三种语义特征,论证了“眼看”的“紧迫义”,并构建出话语标记“眼看”所处的“外层转折与内层因果”的逻辑关联、“无能为力和幸免于难”的语义关联及其对应的“无奈和欣喜”的情态关联。可以说,话语标记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性不仅体现在带什么语义特征的主句上,而且还体现在与前后句子组成的逻辑关联、语义关联和情态关联上。
[参考文献]
董秀芳 2007 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 世界汉语教学(1).
范开泰,沈 敏 2007 “眼看”与“马上”的语义表达功能辨析 ——兼谈对外汉语近义虚词教学[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5).
康 德(著),宗白华(译) 1790/1964 判断力批判(上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宗江 2008 表达负面评价的语用标记“问题是”[J]. 中国语文(5).
刘丽艳 2005 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刘月华,潘文娱,故 韡 2001/2016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1980/1999 现代汉语八百词[M]. 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 2001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4).
吴福祥 2005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J]. 语言科学(2).
杨智渤,吴长安 2013 时间副词“眼看”的语义篇章分析[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殷树林 2012 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和定义[J]. 外语学刊(3).
赵春利 2014 关于语义语法的逻辑界定[J]. 外国语(2).
赵春利,石定栩 2015 “呗”的态度取向及其语义基础[J]. 语言教学与研究(4).
郑娟曼,张先亮 2009 责怪式话语标记“你看你”[J]. 世界汉语教学(2).
朱景松 2007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 北京:语文出版社.
Redeker, G.1991 Review article: Linguistic markers of discourse structure[J]. Linguistics 29.
Schiffrin,D.1987 Discourse Marker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