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子刻刀舞动的文风墨韵
2021-09-15胡中华张兵文贵杰
胡中华 张兵 文贵杰
“人文江城,巴国别都。”渠江、涪江和嘉陵江在重庆合川汇合,然后嘉陵江以其更为磅礴的气势奔涌而下。早在宋代,三江汇聚的合川就商贸发达,且文风盛行,上天赐予的上好峡石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能工巧匠们雕刻制作砚台的首选材料,峡砚也便由此而得名。这些石材,就来自嘉陵江必经的沥鼻峡东岸后山一带——合川草街柳坪村境内。山下数百米深处储藏着大量稀有的峡石,石层厚度达两米有余,质地细腻,色泽淡雅,易于雕刻。经开采、选料、构思、描图、造型、精雕、细磨、上色、抛光等10余道工序后,便制作出一方方精美绝伦的合川峡砚。
合川峡砚磨墨快速,蓄水数日不干,不损笔锋,储墨不腐,加之雕刻精湛,喜刻诗词名句,深受文人喜爱。相传,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曾在养心亭(现合川八角亭)著书立说时,使用的就是合川峡砚。明英宗时合川人吏部尚书李实曾对峡砚题诗:“峡畔茅屋僻,巧工凿石盘。启墨云龙舞,运笔虎榜悬。石腻堪如玉,工艺圣手传。贵似翰家客,四宝居一员。”而冯玉祥对合川的墨玉石砚台尤其赞赏,曾用此书写“有志者,事竟成”和“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可吞吴”的名言警句。到了近代,不少名人与书画家如于佑壬、谢无量、郭沫若等亦对合川峡砚题诗赞美。合川峡砚,已然成为一张具有文风墨韵的合川名片。
新中国成立后,雕刻艺人易宗毅与王卫国五兄弟一道,将合川峡砚雕刻技艺传承至今。上世纪60年代以前,峡砚主要以学生砚为主,简单实用,售价9分钱;解放初期,成立了合作社,开始雕刻盒砚。盒砚是一种含有盖子的砚台,以平刻为主,加浅浮雕。在上世纪80年代初,峡砚由几个款式发展到近百个品种,从以前单一的雕刻发展成浮雕和镂空相结合的复杂工艺,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台湾,以及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合川峡砚制作技艺也因此进入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当时,合川仅有10余名专业从事峡砚雕刻的工艺师,易宗毅年事已高,视力严重下降,很少再操刀雕刻;李祖元主要从事销售和推广峡砚工作;周捷在家中零散地制些峡砚……如何更好地把峡砚技艺传承下去?经济效益被提到了与社会效益同样的位置。竹节与甲虫、把玩砚、峡石盆、茶盘……工艺师们在市场开发上寻找传统艺术和现代需求的契合点,在题材与形态上尝试创新,同时培育人才。经过多年的生产性保护,涌现了一批中青年从业者,以峡砚为基石,在雕刻领域各领风骚。
合川峡砚雕刻技法
打 用手锤与錾子结合,通过手锤发力,经錾子受力在石材表面上,将多余的材料去掉,由大到小,直至成型,即所说的“削减法”。
凿 即凿子(凿刀)在石材表面用手腕着力,同样采用“削减法”进行凿削,有时还要使用肩部用力进行凿削。
刻 即用刻刀在石材平面或表面上进行刻划画。
挖 对石料进行深度凿刻,以使其具备层次感和立体感。
钻 用小刻刀在石料上打眼或钻孔,并要经过360°旋转式的刻凿才能达到镂空雕琢的效果。
走进古街,飞檐翘角,朱漆花窗,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带来悠悠古韵。古街中心有一高矗的白塔——清代古塔文峰塔。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合川峡砚传承人易宗成的“易砚堂”就在塔旁。
进堂即见造型丰富、大小不一的峡砚。除了几方雕刻简单的小件是徒弟所制外,其余作品从设计到雕刻制作,都由他亲自完成。我称他为“大师”,他微笑说就叫“老师”。
“其实,我就是一个农村娃,今天能获得这么多荣誉,都来自于几十年如一日对峡砚雕刻的坚持。”易宗成是易宗毅的徒弟,现在仍然坚持每天雕刻4至5小时左右,他的双手已经骨节粗大,拿刻刀的地方结了厚厚的老茧。
“峡砚与金音石砚、虁砚并称巴渝三大名砚,但金音石砚、虁砚到现在基本失传了。”易宗成从小生活在麻柳坪,经常到开采砚石的矿洞里玩,看过同学父亲做的峡砚,15岁正式拜师学艺,一做就是36年!
他擅长雕刻龙,技艺独特精湛,在业内有了“龙哥”的美称。《二龙戏珠》是一方中间圆形砚盘,形如满月,油润光亮,二龙环抱,祥云围绕,寓意吉祥。龙鳞的雕刻受传统阴刻技艺启发而来,在砚盘成形打磨抛光上蜡之后,再一刀一刀精心雕刻,让龙鳞闪现银光,一改过去的纯黑色,整条龙也就更加立体饱满。还有一方龙砚,整个砚台呈中国地图形状,是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设计,取意“龍腾中国”。“我申请专利了,否则抄袭者太多。”
易宗成也雕刻凤、鱼、龟、松、梅、竹、荷等题材,以及当地旅游地标钓鱼城等,融入平雕、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技法,“点石成金”的手工技艺让一方方砚台凝聚了自然美感和人文气息,增添书房文案灵气的同时,也彰显了主人的雅气。
“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创新,不创新就莫想继续做下去。”易宗成说。原来他在柳坪福利工艺美术厂制作的传统峡砚,主要是出口到日本,讲求实用,把石料加工成统一的方型、条型、小圆型,再简单雕刻一些兰草、竹枝或梅花图。但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峡砚开始注重收藏价值,用雕刻提高艺术档次。银色的龙鳞就是他创新的结果。
为了不断提升合川峡砚的创意精度与艺术档次,他从未停止思考与学习。他学习传统文化,交了不少艺术界,特别是雕塑界的朋友,虚心学习,融会贯通。在文峰古街开设“易砚堂”,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将峡砚技艺发扬光大。
自从2013年电视台播出了他免费收徒的节目后,慕名来拜师的人不少,他按照一要品德好,二要真喜欢,三要能坚持的标准,最终收了4个徒弟。大徒弟王霜,已经学了6年,还一直跟着他;二徒弟姜翰林,是一个来自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的新疆籍大学生,大一下学期拜师学艺,不久前毕业报名参军了;第三个名叫柳健,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生,柳健既雕刻峡砚,也运用峡砚雕刻技艺做一些别的工艺品,他很欣赏这个弟子;第四个徒弟刘深,才从师几个月。他在工作室里辟出了不小的地方用来展示徒弟们的作品,希望也能为他们带来一些经济收入。
过去不少人认为工匠就是一种简单、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从易宗成身上,能看到新时代工匠的风采与精神:坚忍、踏实、专注、勤于思考、坚持学习、勇于创新、精益求精,在一方峡砚上倾注一生情,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他没有耀眼的文凭,但一直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
张礼雄,1975年出生于合川草街百岁村。他的工作室在一个鱼塘边上,不足30平方米,石头垒砌,瓦片遮顶,虽然简陋,却摆放着《枯荷砚台》《残荷水蛙》《山河瘦秋》《梅雪暗香》等风雅的作品。
张礼雄的父母希望他能学一门手艺谋生,养家糊口。16岁时,高中没读几天书,他就放弃了学业,拜本村木匠张华伦为师。农村木匠就是走村串户,帮人家做日常生活所需用的桌子板凳、衣柜床铺,及农村修房造物的木工活。他天资聪颖,一年就掌握基本功出师单干。上世纪90年代,正处于全国改革开放高潮,他到大足一家家具厂打工,没过多少时日,出于亲情帮助,就到姐夫周捷开办的骨灰盒厂干上了漆工活。周捷,合川峡砚第四代传人,为了生计开办先星骨灰盒石刻工艺厂,但工厂仍穿插着生产合川峡砚。
骨灰盒上石工雕刻的龙、凤、花草图案技艺马虎、粗糙,一点都比不上厂里一些工友在合川峡砚上雕刻的图案技艺细腻、精致。他慢慢喜欢上雕琢合川峡砚了,开始自己钻研,又加上姐夫指导,他的作品逐渐比骨灰盒厂的那些老匠工雕刻得好看多了。从“好看”二字开始,他放弃能挣钱的骨灰盒漆工活,毅然拿起雕刀一门心思扑在了合川峡砚雕琢技艺上,并开始拥有了许多美丽的光环。
“创意设计非常关键。”这句话,他反复说了许多次。但他独特的地方,还体现在对石材的挑选上。许多峡砚雕刻艺人一般是设计好了构思、构图方案,再去选择优质的石材。如此一来,可能会造成费时、费工、费力。还有可能雕到一半发现石头有裂纹容易断,只好放弃。而张礼雄是先在石头的硬度上下功夫,保证石头无裂痕且细腻再进行题材创作。
一方荷叶砚台,黄土红色,与合川峡砚的纯黑的墨玉石纯黑的截然不同,色泽鲜明、柔和秀美,衬托出了合川峡砚的鲜活。这是他在沥鼻峡段天然峡石群峦中发现的,取名为红绫石。“没事我就在江边摸石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走在沥鼻峡段,他还寻找到紫云石,雕刻作品玲珑剔透。
通过无数次的蒸、煮、烧、烤后,他发现这些石头的天然性石质硬度好、不开裂、不爆裂,更不易风化。有了这些研究、摸索和实践,张礼雄走下去的信心更加坚定了。他在传统石雕技艺的基础上再次独辟蹊径,想一改再改曾使用的钻花、圆雕、浮雕、巧雕、透雕、立体雕等繁杂的石刻雕琢技艺。
渝派黄杨木木雕大师柯愈敏曾对他说,石刻雕琢作品用的加法不能太多,应该试试使用减法,化繁为简。于是张礼雄重整思路,以这3种天然峡石表达自然界的落叶枯木、残枯秋草、行云流水、荷塘月色等意境,与昆虫、青蛙、枯蝶等搭配,來衬托出禅意,返古出新。
当然,他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先后参加了文旅部、教育部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学习,以及在四川美术学院举行的非遗研培学习,加深了他对中国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视野得到开阔,境界得到提升,还被聘为合川巴蜀小学非遗课程指导老师,将合川峡砚雕刻技艺引入学校,向孩子们这一辈授艺。为了让课堂生动有趣,他除了像老师上课一样讲解合川峡砚的历史文化发展、传承人的故事外,主要还是通过小型实物,以简约的龙、凤、梅、兰、菊、竹等传统技艺进行现场雕刻,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和爱好,取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从孩子们稚嫩的作品中,能看到合川峡砚新时代的未来。
他说,希望合川峡砚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于民间、藏于民间,同时也希望它兴于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