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的哲学思考

2021-09-15鲁信国

中国市场 2021年2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脱贫攻坚新时代

鲁信国

[摘 要]脱贫攻坚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贫困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实践活动必须有科学理论来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来指导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脱贫攻坚;马克思主义哲学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6.022

1 用辩证唯物论指导脱贫攻坚

1.1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实在的能动反映,要求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但是仍然要看到,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出现了和以往不同的变化,越往后面困难越难以解决,脱贫速度越慢,越容易得“脱贫急躁症”,任务依然艰巨[1]。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扶贫方式、方法、策略,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美收官。

1.2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辯证唯物论在重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时,也不能忽视意识能动的反作用。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尊重贫困地区人民的主体地位,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让他们为扶贫脱贫贡献自己的智慧。同时要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共同探索脱贫致富新途径,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为美好生活而奋斗[2]。

2 用唯物辩证法指导脱贫攻坚

2.1 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同时又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首先,要看到脱贫攻坚前途的光明,要坚信在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一起努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会如期实现。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其次,要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脱贫攻坚不会一帆风顺,在实现过程中有很多艰难险阻。实践表明,在脱贫攻坚的探索过程中,扶贫工作取得了成绩,但也走了不少弯路。最后,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面对困难不能退缩,要坚定对脱贫攻坚如期实现的信心,同时看到这个过程中的困难,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困难。

2.2 唯物辩证法主要矛盾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这就要求做任何事都要抓主要矛盾。在脱贫攻坚中,每个地区、每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过去的粗放式扶贫模式不够精细,资源浪费大,扶贫成本高,效率低,有些地区甚至扶贫资源到不了贫困户的手中,甚至出现“扶富不扶贫”的怪象[4]。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扶贫不精准。过去的粗放式扶贫模式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粗放式的扶贫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在这个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牢牢抓住了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抓住了精准,就抓住了解决脱贫攻坚问题的关键。

2.3 唯物辩证法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就是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矛盾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矛盾,同一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正视矛盾的存在,抓住不同贫困地区的共性,在认识共性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脱贫攻坚的体制与政策,确保不同贫困地区都能顺利实现全面小康;其次要如实分析矛盾特殊性,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不同地区矛盾的个性,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脱贫政策,灵活的开展扶贫工作,做到精准扶贫,科学扶贫[5]。

3 用辩证认识论基本原理指导脱贫攻坚

3.1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原理

认识的系统由认识的主体、客体和工具三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在脱贫攻坚中,中国共产党就是认识的主体,而我国社会现实就是认识的客体。党立足我国社会的现实,科学、系统的认识我国社会现实制定一系列政策来助力脱贫攻坚[6]。首先,脱贫攻坚离不开主体认识的系统性。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各贫困地区进行了一系列考察,他认为脱贫攻坚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系统提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思想,而在未来的脱贫攻坚中,依然要坚持系统性的思想;其次,脱贫攻坚离不开认识工具的科学性。辩证认识论作为共产党人的认识工具,之所以科学,就是因为它不仅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还坚持了历史的观点。这就要求把一切社会现象都要放到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去把握,脱贫攻坚也是如此;最后,脱贫攻坚思想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虽然客体是客观的,但人具有能动性。面对我国贫困的现实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贫困的客观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政策,是对我国贫困的客观情况的正确认识。

3.2 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我国关于脱贫攻坚的认识不是凭空想象的。首先,这一认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提出的,来自客观现实,且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作用于客观现实,不同地区的贫困状况都是在当地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形成的,必须要根据当地的时间、地点、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了具体的统一;其次,这一认识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形成的,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体现了历史的统一;最后,要坚持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贫困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科学推进我国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脱贫攻坚新时代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