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然角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
2021-09-15魏凯琴
魏凯琴
一、立足需求,创设丰富环境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创设丰富的环境,是在自然角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前提。自然角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只要教师巧妙配置资源,仍然能够体现出自然界的多样性。可将具有生机、富于变化、符合客观规律的种种现象带到幼儿面前,以此触发幼儿的探究意愿。如在自然角中可以设置常规化的观赏区,在其中养殖各类盆栽花卉、小动物等,由幼儿负责照料它们,在观赏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经验,认识不同的生命现象。
此外,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偶发性兴趣、集中教育活动的主题等要素设置探究区,为幼儿提供专门化的探究环境。如将相同的植物分别栽种在土、水、沙土中,在不同的材料设置下探究植物发芽的条件等。除了自然材料以外,还需提供种植或饲养工具、记录纸等材料,并创设科探主题墙,以此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支持幼儿开展科学探究。
二、多维引导,乐享探究过程
幼儿好奇心强,这是幼儿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优势。但是,幼儿缺少知识性和方法性的经验、注意力易转移、观察能力弱,这就要求教师应实施多维引导,让自然角中的饲养、观赏、种植等活动成为真正的科学探究活动。
(一)鼓励猜测,激趣导思
《指南》对幼儿提出发展目标:“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猜测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活动,既是对思维能力的锻炼,也是幼儿具备学习主动性的表征。在自然角中种植新的植物、组织新的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可能产生的现象进行猜测,不仅增添了活动中的智趣,也提升了幼儿的期待感。
如种植土豆时,幼儿通过初步观察发现有些土豆已经发芽了,而且都是从土豆上的小坑里发芽的。教师便引导幼儿想一想,将土豆种在土里会怎么样。有的幼儿认为小芽可能会缩回去,或者不再长,有的幼儿认为这些小芽会一直长,长出茎和叶子,还有的幼儿觉得没有小坑的地方也会发芽。接下来,教师以儿童画的形式将这三种猜想展现出来,使幼儿的后续活动更具有目标性。
(二)引导记录,有效观察
记录是一项关键的科学探究方法,可以沉淀探究结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录活动也具备过程性的意义,可以引导幼儿开展更为有效、深入的观察,让幼儿在观察中注意到事物之间的异同与联系,提升幼儿个体的自主性,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教师可在材料区中放置两栏式的观察记录纸,引导幼儿开展连续记录。如在种植豆子时,幼儿使用记录纸再现了豆子萌芽、出苗、抽叶的全过程,并且记录了测量植物高度的结果。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促进幼儿交流探究经验,并通过同伴之间的学习优化表征方法。如在养殖小蝌蚪时,有些幼儿用数字标明长出后腿的小蝌蚪的数量,以明确小蝌蚪发育变化之间的差异,不久后便成为幼儿共同使用的方法。
(三)组织讲述,发展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讲述本身就是表达和整理思维的过程,开展讲述活动能够帮助幼儿理清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的有序思维能力。幼儿在自然角中观察到很多有趣的现象,产生了科学发现,内在具备讲述意愿。教师可顺应幼儿的成长需求,组织讲述活动,让自然角的活动更具备科学领域的教育性,以提升幼儿的思维。
例如,在“玉米发芽”活动中,幼儿发现每个水杯里的玉米都在靠近水面处发芽,而不在上方或下方发芽。于是,师幼一起阅读了一本植物科普书籍,知道了植物发芽需要水、适宜的温度、光照和空气,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接下来,教师组织了讲述活动,引导幼儿具体地说说为什么玉米在水面上方和下方不能发芽。为完成讲述活动,幼儿要在具体情境下运用已有知识,并依据对因果关系的认知适当组织语言。
三、适时生成,拓展学习空间
在自然角活动中,幼儿可能会产生许多超出教师预设的兴趣,自发地提出新问题,展现出新的生长点。这时教师可以适时生成活动,支持幼儿发展兴趣和解决疑问,拓展学习空间,实现科学探究主题的跨越,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
例如,在长假快要到来时,幼儿担心植物长期无人浇水就会枯萎,便一起讨论怎样让植物安全度过假期。借此机会,教师适时生成了制作自动浇水器的活动,引导幼儿运用爬水原理,将容器中的水引向不同的盆栽。在开展了课程“常绿树和落叶树”后,幼儿想知道室内盆栽植物的叶片上是否也有一层蜡质,于是教师支持幼儿开展探究,鼓励幼儿对不同的叶子进行对比,预测这些植物是否会落叶。
总之,自然角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在环境中提供丰富的探究资源,对幼儿实施多维度的引導,让幼儿在观察、思考、记录、讲述中推进学习深度,并适时拓展学习空间,以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责任编辑:郭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