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墙面我做主

2021-09-15秦丽萍

山西教育·幼教 2021年8期
关键词:墙面环境班级

秦丽萍

环境作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持续关注的焦点。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基于幼儿立场、幼儿视角,邀请幼儿共同参与设计的班级墙面环境。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每一步既要有教师的预设,也要尊重幼儿的声音。

一、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对环境的认识有很多论述。古人认为与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樣,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气,但本身已经充满了香气,说明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幼儿年龄小,对环境敏感。而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场所,幼儿园环境作为“无形的老师”,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深远的、持久的。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是课程的载体,是师幼对话的媒介,同时也是教育交往的底板,是诱发师幼互动的催化剂,是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工具。幼儿通过与墙面的互动,从同伴的记录中获取不同视角的信息和记录的方式,在阅读墙面信息和与墙面环境对话中带给幼儿更多的经验积累。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满足了幼儿的情感需求,促进了幼儿之间以及师幼之间的互动与交往。

二、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

引导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班级墙面环境,给幼儿提供一个与其他人讨论、交往的平台,已经成为广大幼儿教师共同关注和努力的方向。幼儿园的班级墙是幼儿的“主战场”,应由幼儿主导墙面的设计,但从众多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创案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主导性偏强,幼儿的主体性偏弱,整个墙面体现出来的儿童性、儿童感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符合主题活动目标,幼儿发展目标难实现

班级墙面环境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课程的载体,教学活动目标是进行班级墙面环境的依据、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环境要反映具体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中班开展的“我爱我的家人”活动,目标是试着从不同渠道、不同角度去了解关于家的信息,尊敬父母和长辈,感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温暖。教师在墙面上布置了每个小朋友全家福的照片。相框的式样是教师预设好的,不需要幼儿再动手装饰,全家福的式样基本是一样的,父母两边,幼儿中间。这种格式化、“一刀切”的墙面环创无法满足中班幼儿通过欣赏同伴的照片,感受家庭温暖的需求,也无法带给幼儿更多的信息和感受,主题活动的目标很难实现。主题活动中收集的照片不仅仅是简单的呈现,也可以通过画面讲述一个个具体的充满爱的故事,如:照片可以是妈妈带孩子吃了好吃的冰激凌,爸爸带孩子去动物园,生日时哥哥姐姐给我送了喜欢的乐高拼装礼物,妈妈给我买了布娃娃……爱就在一日生活中的细微处,把这些来自于真实生活的多样的爱呈现在墙面上,更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感受来自于不同家庭的浓浓爱意。

(二)脱离幼儿真实的生活经验,幼儿看不懂

幼儿的生活经验是进行墙面环创的根基,脱离了这个根基,我们的墙面环创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来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墙面环创的有效性。如主题活动“我们都是好朋友”,教师将幼儿之间的友谊用手拉手剪纸的方式呈现在墙面中,整个墙面充满了艺术气息,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反映幼儿真实的生活,无法激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其实墙面布置可以多元化反映幼儿之间的真实交往,幼儿一日生活中总有温暖人心的小举动,细微之处见真情,捕捉幼儿之间友好交往的点点滴滴,通过真实的画面呈现,让幼儿亲身感受身边最珍贵的友谊。例如“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中,教师在地图上选择了一些幼儿较为熟悉的,来源于幼儿的旅行和生活经验的地点进行重点表现。幼儿通过相互交流和分享,提炼了经验,提高了认识。幼儿与墙面的互动性很高,原因就在于墙面内容来源于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幼儿能有感而发。

(三)墙面内容上布局混乱,缺少逻辑关系

幼儿对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会有很多的问题要去发现、去解答。教师尝试将这些问题在墙面环境中呈现出来,供大家思考和探索。但如果教师对幼儿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经过选择、分类,也没有提炼,随意地呈现在墙上,这样就可能导致问题之间缺乏逻辑性、重点不突出、幼儿看不懂。幼儿的问题有千万个,教师和幼儿可以共同投票选出最想探索的、最感兴趣的问题,按一定的逻辑线索呈现在墙面上,并组织幼儿围绕这些筛选出来的问题开展进一步探索,寻求答案,用自己擅长的表征方式表现出来,最终将探索的结果与相关问题进行匹配后呈现在墙面上,供幼儿相互交流分享。

(四)墙面环创表征方式概括化、抽象化

学前儿童思维是直观的、具象的。他们的思维离不开对具体事物的感知,离不开自身的实际操作。对文字高度抽象化、概括化的表征方式,他们是无法理解的,是拒绝的。这让我想起新闻上曾报道过的一件事情。一位农村的老爷爷常年患病,儿女都不在身边,医生给他开了药,但是老人家不识字,不知道如何服用这一堆红红绿绿的药片,服多少、何时服。这个时候医生想到了一个很简单但却很实用的办法,他给老人画了一幅画,画面上分了三个时间段,也就是老人需要服药的三个时间点,但是这个三个时间段的呈现方式却别具一格。早上医生画了一个“枣”,谐音是“早”上;中午医生画了一个“闹钟”,谐音是“中”午;晚上医生画了一个“碗”,谐音是“晚”上。每个时间段后面画了几个圆圈,有三个,也有两个的,代表需要服几粒药;圆圈的颜色也有所不同,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红色的,对应老人家要吃红色或白色的药。暖人的小故事也提醒我们幼儿老师,在面对一群还处在具象思维阶段的幼儿时,可以少用一些文字性的东西,少一些高度概括化的表达方式,多一些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表征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分享和交流墙面上的内容。

(五)重教师的预设,轻幼儿自主性

幼儿希望能够参与墙面环境的设计与制作,然而现在大部分墙面环境都是由教师从头做到尾,在设计时教师习惯性地不会询问幼儿喜欢怎样的墙面环境,制作时也不会让幼儿参与。比如在爸爸简历表的活动中,表中的内容有些需要爸爸填上,有些是幼儿自主完成,还有的是需要亲子合作呈现出来。但从表格上看,内容都是由教师事先预设好,再由教师引导幼儿去完成,缺少幼儿的想法及个性的需求,重完成任务,轻幼儿的自主表达和表现。幼儿本应该是环境的主人,教师忽视了幼儿的感受和喜好,忽略了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用意。其实调查项目可以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主设计,由于每个幼儿想要调查的项目不一样,这种多样性会让调查表的内容变得丰富和有趣,多种视角设计的爸爸简历表才能更加有效地体现出环境的儿童性。

(六)重装饰性,轻操作性

教师习惯把幼儿的作品或高高地悬挂起来,或束之高阁,高得幼儿够不到、摸不到。幼儿除了用眼睛看之外,还能做什么呢?我们可以把幼儿的作品当作玩教具,用起来、玩起来,比简单的装饰更有意义,更能发挥作品的多元价值。教师避免幼儿操作,可能是担心弄坏作品,也反映了教师对幼儿的不信任。作品被损坏,我们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幼儿要爱护玩具、公共物品等,强化幼儿爱惜东西的意识,在玩耍中、在亲身体验中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行为准则。

三、给幼儿一面能读得懂、够得着、好玩的班级墙

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的教育功能最终是为幼儿发展服务,要想幼儿真真切切地成为环境的受益者,教师必须从幼儿的视角出发进行班级墙面创设,使我们的班级墙面环境能体现幼儿的逻辑、满足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审美、最终实现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那么,幼儿的视角是什么?有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说明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无法摆脱自身的局限去认识事物,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都会或多或少、或浅或深地呈现着我们主观的印迹。这就决定了人们在观察世界、观察同一事物时具有的多元性、主观性和差异性。这首古诗可以很好的帮我们理解什么是儿童视角。儿童也有自己的视角,儿童是活生生的、具体的、千姿百态的、成长发展中的、生活于当下的、文化情境中的儿童。多个儿童必然有多个看问题的视角,必然会有多种不同的感知和体验。儿童的视角提醒成年人,要怀有一颗平等之心,蹲下来,努力去理解具体的儿童,通过观察和倾听去分享儿童的意义世界,通过“达成共识”的方式参与到儿童世界的建构中去。

(一)尊重幼儿的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幼儿,幼儿由于受到先天因素及后天家庭环境的影响,每个幼儿都有独特的个性特征,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差异,并尊重这种多样性的存在,把这种差异当成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倾听幼儿心声

幼儿有一百种语言,关键在于我们要认真听、仔细听、多去听。如何倾听?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更要用心听,人与人交流的最高境界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学会倾听首先要端正态度,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交流,只有用真诚的心才能换来对方真心的对话。倾听前教师要尽量放空自己、放弃预设,才能听到幼儿真实的心声。第二要谦虚和平等。毕加索這样的大师都在向幼儿虚心学习绘画,我们在幼儿面前更不应该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第三要耐心专注。专注才能明白幼儿说什么。第四在倾听后不要急于否定对方,不要匆忙下任何结论。在倾听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积极提供支持性的支架,师幼共同参与环境创设,这样既解放了教师,又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实现“双赢”。

(三)墙面要凸显个体性和多元性

班级墙面是属于每个幼儿的。只有把幼儿的个体性和多元性充分地展现出来,幼儿园的墙面环境才能带上或浅或深的幼儿印迹,呈现或浓或淡的幼儿气息。才能使墙面环境变得丰富多彩,才能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改变对幼儿的认识,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师幼、幼幼之间才能实现有效的对话和沟通,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儿童视角出发进行墙面环境创设,只有改变对班级墙面的认识,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班级墙面环创,才能全方面发挥墙面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墙面环境班级
班级“无课日”
超酷的智能绘画机器人
环境清洁工
开关的美丽衣裳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漫观环境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促进物理思维训练的好题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