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盐碱耕地现状及改良治理思路与意见建议
2021-09-15姜航张环宇崔佳慧马玉涛孙志旭
姜航 张环宇 崔佳慧 马玉涛 孙志旭
(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吉林 长春 130000)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严重的世界性问题,其不仅造成土壤资源的破坏,农业生产的损失,而且对生物圈及生态环境均构成威胁,具有环境和经济的双重危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各种类型的盐渍土壤为95438万hm2,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的7.3%,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以每年100万~150万hm2的速度在增加[1]。我国耕作历史悠久,农田资源已被充分开发,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资源、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改良治理盐碱耕地资源,提高盐碱耕地利用率,是解决我国耕地资源锐减、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2]。随着土壤盐渍化程度加剧,伴生的土壤沙化和荒漠化等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已逐渐成为限制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摸清吉林省盐碱耕地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良治理思路与意见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成果以期为吉林省盐碱耕地改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区域及方法
1.1 调查区域
根据吉林省盐碱地成因特点,调查区域确定为吉林省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涉及4地市21个县(市、区),总土地面积819.05万hm2,耕地面积486.59万hm2。
1.2 调查方法
采取实地调查与表格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耕地质量评价系统,并查阅相关资料,调查内容为盐碱耕地面积及分布、不同级别盐碱耕地面积及分布。
1.3 调查时间
2020年5—12月。
2 吉林省盐碱耕地现状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及查阅相关资料显示,吉林省盐碱耕地面积为88.96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698.67万hm2)的12.73%,具体见表1。主要分布在白城市(洮北区、洮南市、大安市、通榆县、镇赉县)、松原市(宁江区、扶余市、长岭县、前郭县、乾安县)、四平市(四平市区、双辽市、梨树县)、长春市(长春市区、九台区、公主岭市、德惠市、榆树市、农安县)等4地市19个县(市、区)。耕地盐碱化的主要土壤类型为黑钙土、栗钙土、草甸土、风沙土等。
从表1中地市分布情况来看,白城市盐碱耕地面积最大,为32.26万hm2,占盐碱耕地总面积的36.26%;其次是松原市,面积为29.43万hm2,占盐碱耕地总面积的33.08%,两地盐碱耕地面积占全省盐碱耕地总面积69.34%,长春市和四平市两地盐碱耕地面积仅占全省盐碱耕地总面积的30.66%。从所占行政区耕地面积比重来看,白城市和松原市盐碱耕地面积占所属行政区耕地面积比重较大,分别为27.33%和23.35%;四平市和长春市所占比重较小,仅为15.48%和7.92%。根据土壤含盐量分析,全省轻度盐碱耕地面积为58.82万hm2,中度盐碱耕地面积为19.02万hm2,重度盐碱耕地面积为11.12万hm2,分别占盐碱耕地总面积的66.12%、21.38%及12.50%。轻度盐碱耕地主要分布在松原市、白城市,占轻度盐碱耕地总面积的近65%,其中松原市面积最大,为21.63万hm2,占轻度盐碱耕地总面积的36.77%;中度盐碱耕地主要分布白城市、松原市,占中度盐碱耕地总面积高于80%,其中白城市面积最大,为10.22万hm2,占中度盐碱耕地总面积的53.73%;重度盐碱耕地主要分布在白城市、松原市,占重度盐碱耕地总面积的近80%,其中白城市面积最大,为6.06万hm2,占重度盐碱耕地总面积的54.50%。
表1 吉林省盐碱耕地分布情况
图3 吉林省主要县(市、区)耕地面积
从图1可知,吉林省盐碱耕地主要分布在洮南市、前郭县、通榆县、扶余市、长岭县、农安县、梨树县、双辽市、镇赉县、乾安县、德惠市、大安市、榆树市、洮北区等14个县(市、区),占盐碱耕地总面积的96.60%,其中洮南市、前郭县盐碱耕地面积最大,为15.41万hm2和9.62万hm2,分别占盐碱耕地总面积的17.32%和10.81%,其余5县(市、区)除四平市区盐碱耕地面积刚过1万hm2外,另外4县(市、区)盐碱耕地面均不足1万hm2,其中最小的长春市区仅为0.06万hm2。从图2可知,洮南市、双辽市、前郭县、梨树县、长岭县、扶余市、通榆县盐碱耕地面积占所属行政区耕地面积比重较大,均达到20%以上;其中洮南市、双辽市盐碱耕地面积占所属行政区耕地面积比重最高,分别为53.40%、32.78%;榆树市、洮北区、公主岭市、九台区、长春市区所占比重均较小,均不足10%,其中长春市区仅为0.75%。根据调查,全省轻度盐碱耕地面积为49.57万hm2,占盐碱耕地面积的66.12%,主要分布在洮南市、通榆县、大安市、镇赉县、前郭县、乾安县、长岭县、扶余市、四平市区、双辽市、梨树县、农安县、榆树市、德惠市等14个县(市、区);中度盐碱耕地面积为16.03万hm2,占盐碱耕地面积的21.38%,主要分布在洮南市、通榆县、镇赉县、大安市、前郭县、乾安县、长岭县、扶余市、双辽市、梨树县等10个县(市、区);重度盐碱耕地面积为9.37万hm2,占盐碱耕地面积的12.50%,主要分布在洮南市、通榆县、大安市、镇赉县、前郭县、扶余市、长岭县、双辽市等8个县(市、区)。
图1 吉林省主要县(市、区)盐碱耕地面积
图2 吉林省主要县(市、区)盐碱耕地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
3 盐碱耕地改良治理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3.1 面积大、分布广,改良治理难度大
由于吉林省盐碱耕地面积较大,主要分布于吉林干旱、半干旱的中西部地区,涉及4地市19个县(市、区),分布较广,盐碱化土壤类型较多,盐碱化程度不同,尤其是中度以上盐碱耕地占比达33.88%,面积较大,使得整个盐碱耕地改良治理难度较高。
3.2 综合投入不足,资金欠缺
盐碱耕地的改良治理,需要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较大。近年来,吉林省盐碱耕地改良治理的主要形式仍是农民个人投资和企业小范围的试验示范方式,由于农民、企业资金有限投入能力不足,先进改良治理技术很难推广应用,只能依靠简单、成本较低的措施进行改良治理,效果较差。
3.3 缺乏统一、长远规划,先进技术利用率较低
吉林省盐碱耕地改良治理还缺乏统一、长远规划,已有的先进技术也未得到良好推广与利用。目前多是个人的自发行动,零星分散改良治理,重度盐碱耕地随种随弃,长期以来并未形成规模。尤其是新开发的盐碱耕地(重度)集中地区,这种现象尤为严重。
4 盐碱耕地改良治理的思路与意见建议
4.1 盐碱耕地改良治理的思路
针对吉林省盐碱耕地现状及成因,基本改良治理思路是遵循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盐碱化程度、不同气候条件等,将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等综合应用,发挥本地优势,采用不同的盐碱综合改良治理模式。
对于降水较多、水资源较充足、耕地盐碱化较轻的四平东部、长春地区,以改变区域用水方式,建立合理的用水和节水机制,避免大水漫灌,实行按区域、按土壤类型、按种植作物合理轮灌为重点。大力推广以节水灌溉技术、调整区域节水农业结构为中心,配合应用农艺、生物等综合治理措施,从源头上避免大水漫灌,减轻因大水漫灌而发生次生盐渍化的影响;对于降水稀少、水资源稀缺、耕地盐碱化较重的四平西部、松原、白城地区,开展工程、农艺、生物、化学等综合措施进行改良治理。受水资源限制,可在原有排水工程设施基础上,重点采用以培肥地力为核心的综合改良措施,具体可综合应用以下方法:实施秸秆还田,培肥地力,脱盐脱碱;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石膏,降盐降碱;施用草炭,改土培肥;应用盐碱土壤改良剂,降盐增产等[4]。
4.2 意见与建议
4.2.1 加强盐碱耕地情况调查,建立盐碱耕地监测评价体系
通过调查摸清区域盐碱化发生原因、特点,在典型地块和重点区域合理、定量设置监测评价点,及时了解耕地盐碱化和耕地养分动态变化情况,建立健全盐碱耕地土壤动态监测和预警体系[5],为盐碱耕地的改良治理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4.2.2 加强资金和政策投入,强化各部门沟通协作
盐碱耕地改良治理是一项困难而长久的工作,需要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水利部门应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和监管的工作力度,确保水利设施能够灌排平衡,防止发生次生盐渍化;农业农村部门应进行合理的试验和示范,探索研究全省不同区域的盐碱耕地改良治理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发改、自然资源、林草等部门应加强对盐碱耕地的田间工程建设、土地平整治理、农田防护林建设等的支持力度;金融部门应扶持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改良治理盐碱耕地,对成型的盐碱耕地改良治理项目予以贷款支持;财政部门应将盐碱耕地改良治理工作所需费用列入年度预算,给予盐碱耕地改良治理资金支持。各部门(单位)应积极沟通协作,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特点,推动吉林省盐碱耕地改良治理工作。
4.2.3 加强科技创新支撑,探索开展西部种养结合示范区建设
鼓励支持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和企业主体,培育抗盐碱水稻新品种、研究盐碱耕地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模式、研制价格低效果好的土壤改良剂等。利用西部盐碱区土地资源和“引嫩入白”水资源,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利用畜禽粪便和玉米秸秆等通过堆沤生产出的优质农家肥,就近输送给盐碱耕地改良治理,有效解决有机肥源不足和成本过高的问题,是绿色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的方向。
4.2.4 加强宣传培训教育,普及盐碱耕地知识及防治技术
针对农民经常使用的大水漫灌、一炮轰“施肥”等不合理的灌溉、施肥方式,加强教育培训与宣传,普及先进的节水灌溉、施肥知识、技术、盐碱耕地综合改良治理知识、技术等内容;指导生产主体科学洗盐洗碱、熟化土地,尽快熟练掌握盐碱耕地种植技术;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施肥技术和盐碱耕地改良治理技术,逐步提高广大农民防治耕地盐碱化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