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秦皇岛海域的海洋灾害概况及其应对策略思考

2021-09-15张浩男杜雨蒙傅圆圆李桂敏

科技视界 2021年23期
关键词:昌黎北戴河赤潮

张浩男 杜雨蒙 傅圆圆* 李桂敏 刘 楠

(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河北 秦皇岛066002)

0 概述

秦皇岛是河北省地级市,著名海滨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东北亚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其中的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被誉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面为我国著名的内陆海渤海,北面靠燕山山脉,东面与辽宁葫芦岛接壤,西面与唐山接壤,并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所辖海域面积为1805.27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62.67千米。秦皇岛的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气候温和,春季干燥、夏季温热、秋季凉爽、冬无严寒。

海滨城市的发展自始至终都面临一个严重问题,海洋灾害。它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带发生的严重危害社会、经济和生命财产的事件。其包括风暴潮灾害、赤潮灾害、海冰灾害等具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据统计[1]2010—2019年我国海洋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约1 001.22亿元;全球气候变暖致使我国沿海海平面以3.4毫米/年的速率上升,2019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对比多年(1993—2011年)平均海平面上涨了72毫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进一步完善海洋灾害防治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秦皇岛正处于经济快速上升阶段,近几年更是着重发展海洋产业,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更需防范并力争降低海洋灾害对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造成的影响。现本文根据历史资料[2-7]列举秦皇岛近岸海域历年海洋灾害情况,并提出防治建议为完善海洋灾害防治体系提供参考。

1 历年海洋灾害情况

1.1 风暴潮

2013年河北省海洋局更新秦皇岛警戒潮位,更新后分别是蓝色等级为108厘米,黄色等级为126厘米,橙色等级为144厘米,红色等级为163厘米。以下列出的风暴潮发生时间是根据《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等历年资料统计查询而来:

2003年10月11日,强冷空气诱发温带风暴潮,受东北大风影响,近岸产生2.7~3.2米的大浪,昌黎、抚宁沿海扇贝养殖区损失27万亩,渔船损坏70艘,经济损失约2亿元;2005年,秦皇岛遭受热带风暴“海马”余威波及,9月14日17时许,正在沉箱中作业的5名工人被大风和巨浪围困,由于风高浪急,1人被风浪卷入大海,4人获救生还;2006年,受台风“麦莎”影响,8月8~9日,秦皇岛沿海地区出现了7~8级偏东大风,最大风力达到9级;2012年8月3~日,受第十号台风“达维”北上影响,秦皇岛沿海出现了暴雨、大风、大浪及风暴增水过程,秦皇岛最高潮位197厘米,造成昌黎沿海海水养殖经济损失约3 000万元,秦皇岛经济损失约4.07亿元;2016年7月20日前后,河北省秦皇岛等地发生风暴潮灾害,秦皇岛港区、北戴河区受风暴潮影响,其中金梦海湾片区河滨路、河堤路、文安路、岭前街等部分设施受损,造成经济损失530万元,无人员伤亡;2018年8月14日~16日的14号台风“摩羯”致秦皇岛经济损失17万元;2019年8月11日~13日秦皇岛遭受9号台风“利奇马”,最大风力达7级,最高潮位超过橙色警戒潮位1厘米,致沿海木栈道损毁、岸滩受侵蚀等,直接经济损失10370.88万元。

其中2016年7月21日风暴潮致北戴河海滨栈桥毁坏的现场照片见图1。

图1 风暴潮致海滨栈桥毁坏

1.2 海冰

2000年12月~2001年3月海冰对秦皇岛港附近海域的交通影响颇为严重,致小型船只无法出海,多艘大、中型船只被海冰围困在海上;2001年1月24日,塞浦路斯籍油轮被海冰困于秦皇岛港附近海域,海军在接到油轮求救消息后,立刻组织救援船只对其进行破冰引航,2月25日突破海冰包围;2010年山海关船厂、秦皇岛港大型捕捞生产船只出海作业受海冰影响最大,估计损失在500万元左右,昌黎和北戴河受海冰影响包括生产成本提高、养殖作物死亡、船舶停运、船体及码头损坏等,共损失约2 200万元;2011年海冰致北戴河口渔港内近百条渔船被冻在港池,预估损失约300万元,北戴河区部分养殖海参受损,预估损失约200万元。

其中2010年1月15日山海关港池内冰情的现场照片见图2。

图2 山海关港池内冰情

1.3 海浪

2000年9月4日,南下冷高压导致大浪袭击昌黎沿海,在该海域作业的30条渔船被浪打翻,多人失踪不明,造成秦皇岛市重大经济损失;2002年10月17日,强冷空气引发河北沿海出现了3~4米大浪,致昌黎外海50多条渔船遇险,经救助大部分船只脱离险境,2条渔船沉没,失踪2人,直接经济损失为60万元;2003年10月10~12日,南下冷空气和西南倒槽引发河北沿海出现3~4米的大浪,当时扇贝养殖约900万笼全部损失,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2005年9月1日昌黎2艘渔船被海浪打翻,船上5名人员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2007年8月12日东海低压引发大浪,致秦皇岛养殖区一艘扇贝养殖渔船被浪打翻,造成1人死亡,造成经济损失12万元;2011年11月28日南下较强冷空气引发大浪,造成昌黎4艘渔船共12名渔民全部遇险,后经全力搜救找到3艘渔船,其中5人获救,4人失踪,3人死亡。

1.4 海岸侵蚀

2000—2003年,秦皇岛市北戴河周边岸段砂质海岸侵蚀速率为2.0~2.4米/年;2018年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的岸段最大侵蚀距离为5.4米,平均侵蚀距离为1.2米,与2017年基本持平,岸滩平均下蚀10厘米,下蚀高度较2017年增加,秦皇岛金梦海湾至浅水湾的岸段最大侵蚀距离为8.2米,侵蚀长度达10.2千米,年平均侵蚀距离2.5米,岸滩平均下蚀13厘米,侵蚀程度较2017年加重;2019年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东侧岸段、海港区金梦海湾浴场和北戴河新区天马浴场发生部分海岸侵蚀现象;2020年秦皇岛山海关区老龙头东侧的岸段最大侵蚀距离为55米,平均侵蚀距离为33.6米,最大下蚀高度169厘米,岸滩平均下蚀59厘米,北戴河老虎石浴场最大侵蚀距离35.1米,平均侵蚀距离31.1米,最大下蚀高度91厘米,岸滩平均下蚀31厘米。

1.5 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

2010年,海水入侵严重地区分布于河北秦皇岛等地,秦皇岛市抚宁海水重度入侵距离8.54千米,轻度入侵距离13.71千米,海水入侵范围有所增加;2011年,海平面上升导致自然岸段海水入侵加剧,危害河北沿岸的滨海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秦皇岛的盐渍化区向内陆延伸最大距离约为19千米;2012年,秦皇岛市滨海地区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海水入侵,其中秦皇岛抚宁海水入侵距离13.9千米,昌黎县海水入侵距离超过22.3千米;2013年,与上年相比,河北秦皇岛土壤盐渍化范围稍有扩大,秦皇岛抚宁监测到海水入侵距离为14.78千米,土壤盐渍化距离为0.71千米,秦皇岛昌黎监测到的海水入侵距离为14.43千米,土壤盐渍化距离为1.18千米;2014年,河北秦皇岛抚宁洋河口监测到海水入侵距离为15.36千米,较2013年增加,土壤盐渍化程度较2013年下降,昌黎黄金海岸监测到的海水入侵距离为5.1千米,较2013年下降,土壤盐渍化程度较2013年下降;2015年,秦皇岛抚宁洋河口海水入侵距离8.51千米,昌黎黄金海岸海水入侵距离4.8千米,昌黎团山林东村海水入侵距离4.6千米;2016年秦皇岛抚宁洋河口海水入侵距离13.65千米,昌黎黄金海岸海水入侵距离6.69千米,昌黎团山林东村海水入侵距离5.92千米,本年度土壤盐渍化程度与2015相比呈稳定或下降趋势;2017年,秦皇岛抚宁重度海水入侵距离8.11千米,轻度海水入侵距离12.76千米;2019年海水入侵最大距离为14.2公里;2020年秦皇岛地区监测到个别咸水和微咸水,海水入侵最大距离为15.0公里;2020年秦皇岛地区监测到个别轻盐渍化土和中盐渍化土,土壤盐渍化区向内陆延伸最大距离约为16.7公里。

1.6 赤潮

2002年7月25日秦皇岛东山浴场至金山嘴一带发生了赤潮灾害,海水呈绿褐色团块状分布,异常海水面积在8平方公里左右,经过监测人员通过现场取样和水化学及生物分析,认定为海洋卡盾藻赤潮,密度为4 000个/mL;2004年6月19日在秦皇岛港油码头以东3公里至北戴河金山嘴附近海域,面积达240平方公里,经监测人员现场采样鉴别,确定赤潮种类为夜光藻,密度为4.94×107个/L;2006年6月2~4日,在秦皇岛港与北戴河附近海域发生赤潮,赤潮面积为250平方公里;2007年8月24-9月6日于秦皇岛西浴场至北戴河海域范围内,赤潮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生物种类为米氏凯伦藻,属有毒藻类,致使扇贝养殖受到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1270万元;2009年7月10日~8月31日于秦皇岛海域发生赤潮灾害,涉及山海关、海港区、抚宁县及昌黎县,赤潮面积约1 000平方公里,赤潮生物种类为微型鞭毛藻;2011年8月1日~7日北戴河中直浴场附近海域发生赤潮,经监测人员鉴定分析为夜光藻,范围为北戴河金山嘴至人造河近岸海域约40平方公里范围内,有红色条带状和片状赤潮生物漂浮于海面,给市旅游业造成影响;2012年秦皇岛海域发生赤潮灾害6次,最长持续时间达两个月之久,优势藻种为抑食金球藻,属微微藻类一种;2013年秦皇岛海域发生赤潮灾害6次,最长持续时间达两个月之久,其优势藻种为抑食金球藻;2014年秦皇岛海域发生赤潮灾害6次,最长持续时间近三个月,其优势藻种为抑食金球藻;2015年秦皇岛海域发生赤潮灾害6次,其优势藻种为抑食金球藻;2016年秦皇岛海域发生赤潮灾害6次,最长一次持续时间近一个月,最严重一次为4月30日~5月4日,塔马亚历山大藻致近岸海域紫贻贝体内麻痹性贝毒超标,出现了多起因食用紫贻贝中毒的病例;2017年秦皇岛海域发生赤潮灾害5次,发生时段集中在6~9月;2018年秦皇岛海域发生赤潮灾害2次,其中在金梦海湾浴场、西浴场的赤潮面积最大为8平方公里,赤潮藻种为锥状斯克里普藻和叉角藻赤潮;2019年秦皇岛海域发生赤潮灾害2次,发生区域为北戴河附近海域和秦皇岛西港花园内码头港池海域,集中暴发时间为7月下旬至9月上旬,其中含有可产生毒素引起鱼类死亡的古老卡盾藻。

其中2012年8月29日秦皇岛东山浴场近岸海域面积约1.3平方公里的夜光藻赤潮现场照片见图3。

图3 东山浴场中心标附近赤潮

1.7 溢油灾害

2005年6月18日于北戴河鸽子窝附近海域发现长2千米,宽约1米的油污带;2005年7月8日于秦皇岛新开河码头停靠的满载重油的“浙甬油31号”油轮发生爆炸,油轮上15名人员中有4人受伤,另有2名港口工人和其他3名人员受伤,溢油布满整个港池并污染了航道海域;2006年4月1日于昌黎海岸发现原油污染,翡翠岛以南海岸多为1厘米以下的原油块,茹荷镇王家铺村东干巴河口一带的海岸边发现2条长400~500米,宽30~50厘米的原油带,呈网状分布,严重处污油成片连接;2006年4月1日~7月15日期间,秦皇岛沿海溢油量达4吨,工厂化育苗养殖直接经济损失8 451万元左右,受灾面积达2 300公顷,总经济损失达2.32亿元;2007年6月11日于北戴河老虎石浴场在沙滩及礁石上随处可见片状原油存在,对市旅游业造成影响;2008年河北沿海共发生3次溢油,均在秦皇岛附近海域,旅游业受到影响,贻贝养殖受油污染影响严重,造成经济损失约60万元;2010年河北沿海海域共发生3次溢油,均发生在秦皇岛,对市旅游业造成影响;2011年在秦皇岛沿海海域共发生5次溢油灾害,有的是受蓬莱19-3油田溢油影响,而有的油污源头不明,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对秦皇岛沿海的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2012年在秦皇岛沿海海域共发生3次溢油灾害,时间范围为4月16日~6月6日,发生区域西至昌黎翡翠岛,东至秦皇岛港西锚地海域;2013年在秦皇岛沿海海域共发生6次溢油灾害,时间范围为4月10日~7月16日,发生区域为海港区、北戴河及秦皇岛港西锚地;2014年在秦皇岛沿海海域共发生3次溢油灾害,时间范围为6月11日至9月25日,发生区域为海港区和北戴河陆岸;2015年在秦皇岛沿海海域共发生1次溢油灾害,当年7月14日在昌黎大蒲河渔港船舶倾斜导致漏油事故,最长面积达1 000平方米。

其中2005年7月8日的“浙甬油31号”油轮爆炸事件的现场照片见图4。

图4 “浙甬油31号”油轮大火

2 海洋灾害应对策略思考

(1)秦皇岛拥有世界著名的历史能源输出港口,虽因地理位置受强风暴潮直接冲击的次数不多,但若遭受风暴潮影响易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建议秦皇岛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关注风暴潮预警报,在季节性高海平面期七八月份前做好预案与防范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2)秦皇岛的海堤标准普遍偏低,建议应适当提高海岸防护的标准,加强海堤改造及护坡维护,提高海堤抗冲刷能力。

(3)虽然随着气候变暖,冰情减轻,但仍然需要做好防范,避免损失。建议开展立体海冰观测,研究发布海区内海冰预报。在海区建造人工岛等设施时提高设计标准抗冰能力等。有关部门应配备专业破冰船,在发生海冰灾害时执行航道疏通、冰情抢险等任务。

(4)秦皇岛一直受海岸侵蚀影响较重,建议应加强对海岸侵蚀岸段的调查,通过人工补沙、定期维护等方法,形成稳定的人工海岸,减少灾害损失并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5)秦皇岛以旅游休闲闻名,建议严格控制陆源、船舶污染源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合理布置养殖区域,加强管理监督污水的排放,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并通过完善浮标在线监测等科技手段提升赤潮、溢油等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6)建议自然资源部门定期对观测预报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数据对比,确保业务正常运转;在历史上的重灾区域布设综合观测浮标、波浪浮标,实现海洋水文与气象要素的实时连续自动观测。

(7)建议加强海水入侵盐渍化监测,并限制地下水开采使用,从而抑制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进一步恶化。

(8)建议大力宣传海洋防灾减灾知识,使公众了解风暴潮、赤潮、溢油等海洋灾害对个人生命财产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提高全社会的海洋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知识,并积极参与进来。

猜你喜欢

昌黎北戴河赤潮
CSAMT在昌黎——黄金海岸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昌黎地秧歌
随手拍
魅力北戴河
昌黎貉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育种标准
赴会北戴河有感
揭秘韩国流
征子与引征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