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可实施策略分析
2021-09-14周洁
周洁
摘 要:美育应在人才培养与素质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美育建设要以课程体系为基础,在科学与艺术协同发展的基础上,以审美能力及人文素质培养为核心,强化课程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本文围绕课程体系建设,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研究型高校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美育体系设计模式。
关键词:大学美育;课程体系;可实施策略;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1-0045-03
大学美育是高校基于美学理论展开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美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的宗旨,切实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有效途径[1]。目前,美育在推行过程中,存在开设课程分散、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有效性差、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落实美育教育精神的实质,推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大学美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
大学美育在落地过程中,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大学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路径。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要坚持美育与德育贯通、科学与人文融合、技术与艺术联通、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将美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和一流本科建设行动方案中,建设多层次、多类型的美育课程体系,加强美育实践,将专业教育和审美能力相结合;将美育教育与审美体验相结合,借助高校本身的优势学科,服务高校地域社会文化,完善评价机制,构建完备有效的体系,使美育教育真正产生浸润式效果。这是大学美育课程体系建设、推广和落地的重要思考方向。
美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从主观上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兴趣和能力,将和谐、自然美的基本法则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养成以真善美对待世界、人生与社会的态度。
二、大学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可实施策略
(一) 美育教育課程化、学分化
美育课程学分化。美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分为两个维度,一类把美育课程纳入全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由教务处统一进行学分化管理[2]。实行“通识课+必修+选修+美育实践”课程套餐,构建核心通识课、专业必修课、素质选修课、实践活动等多维一体的美育课程体系,如1学分通识课、1学分必修、1学分选修和1学分美育实践,每位本科生至少修读完2学分的美育相关课程后方可毕业。
规范美育课程建设。按照教育部美育实施细则的要求,开展艺术鉴赏、艺术史、艺术美学、艺术批评等方向的人文及美育理论课,建设好艺术导论、美术鉴赏、音乐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电影鉴赏等6门艺术类核心通识课程[3],确保可选修课程满足全校学生的需求。积极发挥高校学科优势,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保证数量与质量并举,着力打造若干门有影响力的精品课程。充分发挥高校特色,借力优势学科,展开系列美育课程与专业学科的交叉共建,助力建设“大学艺术美育”特色课程,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人文与美育课程体系。
(二)美育实践多样化
强化美育实践。开展美术、设计、书法、音乐、戏剧、舞蹈等实践类课程建设,重视艺术形态和艺术本体的引介,激发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将美育实践、专业课程教育、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协同一体。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成果,结合时代需求、院校特色、地域文化等,探索和更新美育实践新形式。比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美育教育的课堂可以走出教室,走向更广阔的乡村,以学术眼光在田野中寻找专业课题和美育教育的契合点,如农村中的垃圾处理、村落更新、公共空间等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命题,可整合机械、社会、信息、商业、设计等不同专业背景,带着青年群体振兴乡村的意识和使命,在科学调查和系统研究基础上,并给出专业解决方案。真正将美育教育的种子洒落祖国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
丰富美育课程的类别。课程设置需与时俱进,与产业前沿相结合,与大学生真实生活相关联。如开设游戏动漫设计与制作、体育电竞等方面的课程,从美育育人的角度,提供更为积极正向的知识传输和意识形态引导。
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与数字化展示。着力推进地方遗产进校园,围绕课程、社团、工作坊、研究、讲座和展示六大任务,积极推进美育课程体系建设,让数字化文物成为学校美育的新资源,借机推进数字媒体艺术辅修等专业课程建设。
(三)加强智慧教学
后疫情时代,高校应以兼容并蓄的姿态,导入全国及全球相关领域的优质资源,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引入课程。一方面可大大减少自建课程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等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前沿性的视角,有助于美育课程的建立与推广。在教学形式上,可多采用翻转式、混合式、探究式、交互式模式,加强慕课建设,线上线下并举,强化师生互动[4]。
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与数字化展示。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华东理工大学着力推进上海海派非物质文化和上海老字号进校园,围绕课程、社团、工作坊、研究、讲座和展示六大任务,积极推进“艺术+科学”的建设,加强文化遗产数字中心、科学与艺术中心建设,研究设计系列数字化文创产品,让数字化文物成为学校美育的新资源,重点推进数字媒体艺术辅修专业建设。
(四)拓展美育第二课堂
举办主题性美育讲座。可邀请各学科背景的专家,从不同角度阐释相关主题,加强讲座活动的主题性和系统性,以提升育人的实效,将美育纳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5]。
促进社团活动与美育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富有高校特色的艺术实践品牌。精心组织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巡演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动漫展、动画大赛等美育品牌和比赛活动,力争出精品、出成绩,全面展示学校美育成果。借助路演、竞赛、展演、工作坊等多种实践形式,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中,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繁荣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有计划组织学生艺术团体出国(境)演出交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中青年艺术教师出国(境)访学,借鉴国(境)外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和经验,充分发挥美育在人文交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中外人文交流项目,共同推进和创新交流机制,以艺术为媒介传播中国声音,运用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以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文化。
(五)完善美育课程教学评价
完善教学评价,增强美育的实效性。以课程为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估手段,对教学计划、实施过程和最终成果等进行一系列价值性考量。根据每堂美育课程的难度及最终的作业效果对大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比如在参观美术馆时向学生灌输真善美的思想,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评论,观察学生的审美观念,从美育教学的价值性、人本性、情感性、体验性等角度,对学生的审美言论或者感受作出合适的评价。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上加强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艺术问题,潜移默化的用评价来不断激励学生。
美育测评方式多样化。一方面充分利用智慧平台,对数据进行全景监测,有助于及时了解美育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可以把完成既定课时的修习、作业作为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对应美育实践,鼓励学生开展多样的艺术展演活动,如举办一场摄影展览、画展、音乐演奏会等,都可以成为美育教学的评价对象。鼓励学生参加比赛,以赛促学,如挑战杯、互联网+等,通过主题性比赛,可以全方位展示美育教育的成效,将其纳入评价或考核指标中。
(六)强化美育工作的职能主体
可成立专委会,由分管本科生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的领导为第一负责人、教务处和美育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执行负责人,定期研究美育工作,制定美育发展规划,落实保障配套条件。进一步明确学校美育、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方向,定期召开专題工作会议,有针对性地研讨和解决美育课程建设和学分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学校主导、学院落实、部门联动参与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
三、构建大学美育课程体系的特色模式
定制式美育课程。按照美育课程的不同性质,分为艺术鉴赏、艺术基础、艺术专业、艺术实践程和特色美育五个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倾向于不同能力的训练,从基础的理念认知到技能再到实践和特色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兴趣自由选择和组合,进入个性化、定制化的“美育赛道”。
智慧式美育学习。美育课堂通过AR、VR、MR等虚拟技术,让学生真切感知到艺术的魅力。开发利用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导入资源,助力美育平台的内容建设,并在此基础上,以国际化眼光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的价值输出。
实践式美育训练。鼓励美育教育走出教室,走向美术馆、乡村与城市,依托真实的社会和问题背景,将不同专业蕴含的美育内容有效整合,通过艺术竞赛、专项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项目,开展主题性美育实践活动,用美的眼光和逻辑,解决真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用丰富的实践形式,完成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术到艺术的成果转化。将专业学习、实践活动、美育育人形成有序连接的闭环。
融合式美育研究。将美育贯穿在专业学科教育和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全过程中[6]。不但需要挖掘基础人文学科所蕴含的美育丰富资源,还应进一步关注理工科专业中的科学精神与美育之间的逻辑触点。与德育、智育和劳育相融合,借助高校学科优势与区域文化特色,将美育与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基地的建设,以此为平台联动高校、地方政府、企业等各方,助力美育的整体发展。加强内容建设,寻找并持续建立起各高校的特色与亮点,具体课程建设上突出专业前沿、产业趋势、与服务社会的多重协同,尤其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社会意识,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
四、结语
美育教育的核心是建构合适的美育课程,如何有效、因地制宜地通过美育课程达到美育教育的浸润式效果,需要各高校做好顶层设计,与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教学与实践资源,开展种类多样、务实有趣的艺术实践活动,不断挖掘美育教育的时代需求、社会服务、区域文化、高校专业建设等之间的有机链条,持续稳健地建构和凝练高校特色,在各项美育实践活动中,切实加强学生对美的感知、鉴赏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创造美的动力,引导学生通过文化艺术相关活动,达到完善人格修养,增强文化认同、激发文化创新的意识,将艺术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 (2015-09-28).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9/28/content_10196.htm.
[2] 王珊. 理工类高校开展美育教育的方法与策略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20(20):63.
[3] 王敏,曾繁仁. 高校大美育体系的现代化建构[J]. 中国高等教育,2017(07):4.
[4] 韩筠. 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新发展[J]. 中国大学教学,2019(12):4 -7.
[5] 东南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实施办法[Z]. 南京:东南大学,2019.
[6] 沙景雯. 人文背景下实施高中美术综合课程实践研究的意义[J]. 美术教育研究,2017(19):126-128.
(荐稿人:魏聚刚,洛阳师范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