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手“朋克” 右手“养生”

2021-09-14张宏羽

检察风云 2021年13期
关键词:小云小西朋克

张宏羽

摧毁与拯救的拉锯战(图/视觉中国)

2018年,黑豹乐队的鼓手赵明义端着保温杯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随后,黑豹乐队演唱会将“杯中不止茉莉和枸杞,还有摇滚和你”的标语写进宣传海报中。一只保温杯,毫不违和地将“朋克”和“养生”混搭起来。彼时,“朋克养生”已经出现了“大行其道”的苗头。

熬着最晚的夜涂着最贵的面膜、啤酒里面放枸杞、可乐里面加党参……在随后的几年里,“朋克养生”受到年轻人的热捧,成为一种一边“作死”一边“自救”的方式。年轻人的特立独行和对现实的主观妥协,在这种方式中得以共存。当下,随着“朋克养生”的风靡,一些年轻人还将保持健康的希望寄托在了“养生食品”上,标榜有“养生功能”的零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有分析人士表示,零食化、便利化成为了“养生食品”的新趋势,这背后藏着规模庞大的市场,也藏着许多乱象。

左手“朋克”、右手“养生”,终点真的是健康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连熬夜都“内卷”起来

在接受采访的半个小时里,江苏某高校大一学生小云(化名)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脱发”。小云表示,她的发际线“令人悲伤”,在浴室洗头时头发会掉一把,吹头发的时候,捋头发都会带下来好几根。她甚至还调侃道,“我的发缝比太平洋还要宽”。

究其原因,她觉得应该是她“朋克”的生活状态导致的,“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健康问题。主要还是熬夜太多,凌晨一点睡觉是常态,甚至会熬到四五点。手机里的每个App几乎都要玩一遍,刷短视频一刷就是三个小时,刷到很晚的话,短视频平台还会跳出一个提示,但我对这种提示一般都是忽略的。购物网站我也会看两个小时。不仅仅是熬夜,其他方面我也不会特别去注意,比如,冬天出门不会很注重保暖,夏天的时候,哪怕是经期,我也喝冰水、吃冰淇淋”。

“其实我身边有很多奉行‘朋克养生的朋友。”小云告诉记者,“甚至宿舍舍友之间还会去比拼‘熬夜纪录,就连熬夜这件事也‘内卷起来了。”

记者感到诧异的是,为何一向反对“内卷”的“朋克”,也走向了“内卷”?小云继续说道,年轻人不流行早睡,谁早睡谁就输了!很多时候,会留意舍友是什么时候睡觉的。想要睡觉前,会先看一下舍友的床帘里有没有透出手机屏幕的光,有点“敌不睡、我不睡”的意味。其實,小云并不算宿舍里面“最会熬夜的仔”。在她的宿舍,有人会天天熬到凌晨两点,熬着最狠的夜,用着“贵妇级”的护肤品。当记者在网上搜索小云提到的“贵妇级”护肤品,发现该护肤品的零售价格达上千元,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谈及“养生”的动力,小云坦言,是对自身的焦虑和对未来健康生活的向往。她一边熬夜、放纵,一边在保温杯里放枸杞、吃健康餐、湿敷面膜,购置秋裤、毯子等保暖用品,甚至买了跳绳准备运动。但她心里还是很明白,“朋克养生”明显没有效果。她对于这种“自相矛盾”的状态的解释是:“不想死又想开心!‘养生和‘舍命这两个选项,不会同时出现,一旦出现了,必然是‘朋克赢了。”

另外一位大学生小西(化名)告诉记者,她之前也尝试过“养生”,熬夜的时候会涂护肤品,吃火锅的时候会配上一瓶绿茶,但一段时间过去,身体状态反而大不如前了。就在接受采访的前几天,小西刚刚熬过几个通宵。她表示,“一躺下,我就必须要刷视频,一刷视频就陷进去了,反应过来时天已经亮了”。对于小西而言,所谓的“朋克养生”只是自我安慰罢了,虽然她很想去改变,可总是找不到适当的方法,并且彻底改变现状的决心也很弱。

如此养生过于“迷惑”

在很大程度上,小云、小西的“朋克养生”方式折射出的是当代年轻人对于健康的焦虑。《2020年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年轻人成为当下最焦虑自身健康状况的群体,还有的年轻人经常甚至每天担心自己会猝死。

年轻人的健康状况是否真如他们所焦虑的那样呢?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年轻人养生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我国半数以上的90后有脱发、掉发、视力减弱的困扰,同时约有四成90后有肥胖、运动能力下降的情况,还有三成出现了免疫力下降的问题。另外一份数据显示,30年来,我国整体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年轻人的猝死风险也在升高。吸烟、饮酒、肥胖、不健康饮食、久坐不动……这些不良的习惯,正在将年轻人一点点推向“深渊”。

在各种报告和数据中,有人看到了危机,却也有人嗅到了商机。当下,年轻人成为了保健品消费的生力军。“食补大法”成为“朋克养生”的一大热门。一些产品宣称“吃点薯片就能大补、吃颗蜜饯就能美容养颜”,踩着年轻人的“痛点”走进市场。

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蹭中药热度的“养生零食”。业内人士表示,比如时下受欢迎的山药片,虽然原材料是山药,但本质是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又如一些保健饼干,其中的中药材含量有限,其他配料也与普通饼干无异。还有一些养生蜜饯,糖分和盐分较高,大量食用很可能导致高血糖和肥胖。

时下,一些肥胖人群想仅仅通过代餐来达到减肥目的,这也是不科学的。部分代餐食品甚至是“三无产品”,未标注成分、出产地,也没有经过规范的临床验证,甚至还会添加违禁药品,长期食用,可能会对胃肠道、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副作用。

在“朋克养生”的这一语境下,还出现了一些“迷惑行为”,比如吸“养生香烟”。萧山的一位女士经朋友介绍,从非法渠道买了一款“养生烟”,卖家称其“兼具清凉止咳、滋补强身等功效”。连续使用9天后,她突然觉得胸闷、气急和呼吸费力,症状在短短的一天内愈来愈严重,并且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送医后,她被诊断为重症肺炎,药物治疗的同时,还用上了无创呼吸机以辅助通气。医生表示,吸烟有害健康,吸食成分不明之烟更是后患无穷。不明成分的“养生香烟”,可能在燃烧后产生有害物质,随意吸入会造成气道和肺实质损伤,发生炎症反应和肺损伤。

另外,对于前述“熬着最狠的夜,用‘贵妇级的护肤品”的方式,早有医生告诫,经常熬夜,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等现象,严重的还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功能。即使用再贵的护肤品,也无济于事。

摧毁与拯救的拉锯战

当我们抛开“朋克养生”中“魔幻现实主义”般的各种喧嚣,再来看待这种现象时,或许可以直抵其本质。

在一篇题为《文化资本与青年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作者为刘伟强、李鲜)的论文中,提及中国青年的健康生活方式可分为养生型、朋克型和混合型。作者认为,不同文化资本的青年群体,在生活方式上存在着差异。要转变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文化资本内化有利于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平衡生活与健康,走出“朋克养生法”的误区。

对于“朋克养生”这场摧毁与拯救的健康拉锯战,还有学者认为,年轻一代如此养生,似乎很“独特”,实际上就是一种“成长的拧巴”。“朋克养生法”反映出年轻人对当前生活方式的质疑,以及想要补救的自我安慰心理,折射出部分年轻人在健康理念上的错误认知。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岳一针见血地指出,“朋克养生”这种模式效果微乎其微,如何帮助青年群体走出“朋克养生”模式是需要认真思考的。王岳表示,大多数的青年愿意且希望通过自律、朋友监督、App打卡等方式改变不健康的生活状态。这与“助推理论”是相符的,可以通过“助推理论”对青年群体进行健康促进。健康促进可通过家庭、学校、大众媒体、工作单位等场所实现,也可在同辈群体中获得。比如,父母施教是最初的途径;学校以课堂教学、师生关注、知识传递等方式进行健康促进;结交志趣相投、有健康爱好的同辈群体,对青年人形成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也具有重要意义。

上文提到的大学生小云,在采访的最后说出了她自己的想法,“对我来说,‘朋克不是信仰,更像是一种借口。一旦我有执行力,能够自律,我就会摆脱‘朋克。我隔壁宿舍有一个小姑娘,每天晚上十点就上床睡觉,天天在宿舍锻炼,不常吃甜食……她健康的生活方式激励着我,彻底改变的时候到了”!

猜你喜欢

小云小西朋克
朋克态度
赛博朋克
PUNK SCIENCE
云彩大作战
变化的小云
好朋友
是我抢了你的体重,你抢了我的智商吗
打乒乓球
朋克男孩
雨中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