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修法应对“百年人生时代”

2021-09-14姚虹聿

检察风云 2021年13期
关键词:退休年龄养老金公务员

姚虹聿

日本老年人举行集体健身活动

6月4日,日本参议院通过《国家公务员法修正案》(以下简称“修正案”),决定将国家公务员的法定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0岁提高到65岁。根据修正案,从2023年开始,日本公务员的退休年龄提高一岁,即61岁退休;此后每隔两年就将公务员的退休年龄提高一岁,到2031年将实现65岁退休。同时,修正案新设了“官员定年制度”,即作为国家公务员,60岁后原则上不再担任干部。同时,60岁以上公务员的工资也参考日本企业的做法,减少到其原工资标准的70%。

这是老龄化严重的日本近年来在退休制度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在公务员退休年龄调高之前,日本企业人员的退休年龄多年前已上调至65岁。在修正案推出之前,日本公务员的退休年龄是60岁,但要到65岁才能开始领取养老金。这意味着公务员如果要收入不“断档”,就必须再“发光发热”5年。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为应对日本社会少子化、老龄化的压力,缓解劳动力严重不足和社会养老开支急剧增加等问题,日本近来在立法领域动作不断,其主旨是为有意愿继续工作的老年人提供“发光发热”的平台。除了修正案,今年4月日本已经开始施行《改正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给予企业在“70岁退休”方面以更多的探索权限。《日本经济新闻》指出,这是日本政府为最终实施“70岁退休制”铺路——它将逐步成为企业的一项义务。

《改正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除了规定企业有确保年龄在65岁以下的员工就业的义务外,还规定企业应为65岁至70岁的老年人创造就业条件。具体来说,当一名员工在某企业工作到65岁时,只要该员工个人有意愿、有精力继续工作,那么企业就有义务安排该员工在原岗位继续工作,或者安排其到职责相近的岗位工作,或者为其提供到其他企业工作的机会。

《改正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将推动日本企业调整人力资源制度,例如将企业退休年龄提高至70岁,甚至可能取消退休年龄上限,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聘用其到多少岁;为年龄在65岁到70岁之间的员工开设专门项目,在发挥老年员工作用的同时增进企业效益。

“人生百年时代”并不遥远

据日本《东京新闻》报道,日本横滨大学社会学系的一项研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该研究提出了“人生百年时代”的概念——2005年以后出生的日本人中,有一半以上寿命将超过105岁,即05后人口中有五六成将成为百岁老人。

报道指出,虽然该研究的最终结果要到下个世纪初才能得到验证,但日本的百岁老人逐年增多是事实,“人生百年时代”其实并不遥远。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开始就全生涯教育,各年龄层人群共同创建有活力、安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等问题进行讨论。其中针对老年人就业的问题,日本政府召集的“未来投资会议”提出两项建议:一是全社会要为有意愿工作的老年人提供继续发挥余热和个人能力的场所;二是完善帮助老年人再就业的机制,并允许老年人根据其意愿进行多样化的职业选择。

近年来,日本老年人的就业比例不断增加。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2020年版《高龄社会白皮书》显示,60岁到64岁老人的就业比例达到70.3%,65岁到69岁老人的就业比例达到48.4%,70岁到75岁老人的就业比例达到32.2%。

此外,关于“工作理由”的问卷调查显示,回答“想赚取收入”的人最多,占45.4%,其次是“工作对身体有好处,可以防止衰老”(23.5%)以及“工作本身很有趣,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能力”(21.9%)。

值得关注的是,《高龄社会白皮书》得出结论:就业总体上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显示,延迟退休增加了老年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工作获得满足感。另外,选择继续工作的老年人,其生活自理能力在同龄人中相对较强。

“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全球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开始制定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方案,日本在这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实践是“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

美国经济学会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AI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相当高的程度上缓解劳动力规模缩小带来的潜在问题。制造业等领域实现自动化是一大趋势。机器人和AI有望抵消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进行的关于“银发经济”的研究指出,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有了显著改变,从“生存型”走向“改善型”。如果应对得当,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经济增长。

《产经新闻》指出,日本关注的重点是:老年劳动人口大幅增长,企业必须主动适应劳动力队伍平均年龄的提高。已经有日本企业走在了立法之前,采取更为“激进”的延迟退休政策。2020年7月底,日本历史悠久的大型家电零售集团野岛公司宣布,将雇员的退休年龄从65岁上调到80岁。根据这一“激进”的退休改革政策,到65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后,如果员工的健康状况和业务能力得到公司的认可,将会继续受到聘用,雇佣合同每年一签,工作年龄的上限可达80岁。这是迄今为止,日本企业在鼓励延迟退休方面的最大动作。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日本丰田公司,它为适应员工队伍总体年龄提高这一变化,重新设计了一些生产线,引入可缓和关节劳损的木质地板、特殊工作鞋以及用来处理小部件的可调节放大镜等。这些细微的调整能够帮助公司,用最小的成本将老年员工的生产力提升至中年员工的水平。

尚有重要问题亟待解決

在肯定制度创新和实践成果的同时,《产经新闻》指出,日本在应对老龄化方面还面临几个重要问题。

首先,老年就业人员数量快速增加。伴随着少子化、老龄化的加剧,用工不足成为日本经济面临的重要难题,高龄就业人员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用工不足的问题。老年人就业人数保持着高速增长,成为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新生力量”。而且,老年就业人员中女性的增加速度快于男性,这说明日本的女性高龄人群正在加速进入劳动力市场。

在约900万人的高龄就业人群中,有125万人从事批发零售行业,从事农业和林业的有99万人,从事制造业的有92万人,从事服务业的有91万人。高龄就业人员在各行业就业总人数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农业和林业,达到49.3%;不动产和物品租赁业为24.0%,服务业为21.2%,娱乐业为18.4%。

从上述数据可知,日本老年人就业以传统行业为主,但在与生活相关的服务业和娱乐业中,高龄从业人员已经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成为维持该行业正常运营所不可或缺的力量。

其次,老年人的工作环境普遍不稳定。60岁及以上工作人员中,临时工、派遣工等非正规就业者达到50.5%,65岁及以上工作人员中,非正规就业者超过70%。与10年前相比,高龄就业人群的整体雇佣率上升了10个百分点,而正规雇佣率下降了4.7个百分点。非正规从业人员的人数增加了近2倍。

出现上述情况的一个原因是老年人就业观念的变化。根据日本总务省发布的《劳动力调查报告》,高龄就业者更注重自由,倾向于选择工作时间设定相对宽松的非正规就业,这是老年人就业群体中非正规就业人数较多的一个原因。另外,对于企业而言,正规雇佣成本要远高于非正规雇佣成本,这是它们倾向于采用非正规雇佣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老年人工作经验丰富,且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由于工作环境不稳定,劳动关系以非正规雇佣关系为主,他们的工资待遇往往较差。日本劳动政策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日本61岁及以上人员的工资仅相当于60岁人员工资的73.5%,65岁及以上人员的工资仅相当于60岁人员工资的63%。

最后,养老金制度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就业。日本政府放宽了对领取养老金人员的工资额限制,鼓励领取养老金的人继续参加工作。目前,日本社会有约400万人在领取养老金的同时仍在工作。但是,现有制度规定,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月工资收入超过28万日元时,其养老金中的“厚生年金”部分将按比例削减。据统计,目前有约150万名老年职工未领到全额养老金。这实际上打击了很多老年人的工作愿望。

日本厚生劳动省社会保障审议会养老金委员会近日提出,计划将领取养老金人员的月工资收入限额提升至62万日元,从而使绝大部分老年人可以不受制度约束,继续参加工作。

編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

猜你喜欢

退休年龄养老金公务员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篮球公务员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养老金也可“弹性”领取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评选启动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
养老金并轨之门缓缓开启
中国退休年龄制度中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