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好“经济圈” 打造中国经济“新动力源”

2021-09-14杨继瑞

四川党的建设 2021年17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杨继瑞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成都大都市圈、重庆大都市圈以及受“双城”新极化与强辐射的轴带而集成的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两个规划为基础,顺应和遵循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演进规律,凸显成都大都市圈、重庆大都市圈以及“双城”对其轴带的新极化与强辐射能级,更强调重庆和成都“双城”在经济圈中的统筹协调和引领带动功能,是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的“升級版”,是党中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战略之举,是继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后,又一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新经济格局酝酿新发展机遇

当前,互联网、数字化、高铁、5G等极大增添了新发展阶段的科技内涵,改变着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国区域的差距由过去的“东西差距”变为了“东西差距”“南北分化”并存,我国经济正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坎儿”。科技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拓宽了资源配置的空间。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规律具有突破行政经济藩篱的内在动力,但现行的行政经济束缚又会减弱其效率。因此,市域和省域经济格局必然会被城市群经济、大湾区经济、大区域经济格局所替代,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转换成为城市群和城市群、都市圈与都市圈的竞争。如今,中国区域经济已经到了大城市群、大城市带和大都市圈包容性发展的新时期。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谋划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统筹城乡改革的先行试验区、是内陆开放的新高地、是军民融合的大基地、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引擎。这对于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必将深刻改变川渝地区的战略位势、区域能级和发展格局,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集聚竞争优势,也为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创造重大机遇。

从协同到一体 川渝谋求“同城化”发展

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川渝两地如何处理好“竞合关系”。目前,川渝两地尚处于“协同化”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体化”。经济圈和城市群的“协同化”和“一体化”,表明了经济圈和城市群协调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与升级过程,二者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协同化”是初级阶段,“一体化”是发展趋势和高级阶段,“一体化”的最优状态是“同城化”。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建设成为“开放合作”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当今区域经济中,区域市场价值链、供应链与全球价值链交融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区域经济跨行政区融合是大势所趋。成渝地区要唱好“双城记”,建优“经济圈”,一定要坚持内外开放求发展,深化交流合作,推动区域价值链、供应链更加完善,协同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建设成为“开放共享”引领中国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川渝两地应该谋求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以“双城记”的最大公约数作为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求同存异,统筹协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川渝两地要以重大战略协同为统揽,以成渝相向共兴为引领,以毗邻地区合作为突破,齐心协力、相向而行、有效实施。双方协同推动规划编制,形成“1+N”规划政策体系,共同争取把事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川渝两地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纳入国家规划;协同实施重大项目,在联席会议框架下建立省市领导牵头的重点项目联系机制,加快推动出渝出川重大通道建设,补齐基础设施领域短板;协同建设重大平台,围绕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举办国际大型展会、推进科学城建设、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共建合作产业示范园区等,打造更多跨区域承载国家战略的实施载体;协同深化重大改革,力争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方面加快取得突破,将民生领域改革作为协同改革的优先内容,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协同完善推进机制,构建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上下贯通的三级运作机制,做实日常办事机构职能职责,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机制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双核引领 区域联动“一盘棋”

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还存在一个突出矛盾:“中部塌陷”问题,即成渝中间地带城市GDP总量低,竞争力较弱。受行政区划等因素影响,双城加速集中态势强劲,优势要素向双城集聚趋势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拔河效应”,以致出现“中部塌陷”的空间态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城“虹吸效应”和中部地区亟待辐射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尊重经济圈建设客观规律,系统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形成中心城市引领、副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梯度发展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要提升“极核”带动中心城市发展的能力,而且更要强化中心城市“外溢”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川渝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不断优化城镇发展格局。

目前,川渝双方建立和完善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和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机制,组建人员互派、一体运行的联合办公室,设立交通互联、产业协作、协同创新、国土空间、生态环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等7个联合专项工作组。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局之年,也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起步之年。川渝两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巴蜀一家亲”理念,共下双核引领区域联动“一盘棋”、共建基础设施“一张网”、共抓产业协作“一条链”、共筑科技创新“一座城”、共治生态环境“一江水”、共推公共服务“一卡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多出成果、多见成效。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川渝两地党政、干部群众要抢抓机遇,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和新的动力源,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大力量。(作者系成都市社科联名誉主席、西南财大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责编/范吴瑕)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