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岳衡山题材的现代转型及文化意涵

2021-09-14江楠

文艺论坛 2021年3期

江楠

摘 要:在充满重大变革和多元化的时代,南岳衡山题材在现代文化和艺术改革的潮流中,面临着图式和面貌上的现代性转型及审美重构。《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在顺应时代艺术潮流以及自觉重视文化传承的语境下,在图式、内容以及审美建构上,完成了对“七十二峰”意象的重塑;在审美表现中,彰显着时代的视觉意象及审美个性;在精神内涵层面,承载着湖湘历史的人文相续。它宏伟的内容、奇妙的构思、独特的风格,拓展了山水画的表现宽度、深度与厚度,是现代南岳衡山题材山水画的典型图式。对其研究,有助于厘清“七十二峰”山水图式的生成机制,以及解析明清以来画家重复表现这一题材的审美内涵与文化意义,进而理解南岳衡山题材的现代审美及文化意涵。

关键词:《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审美转型;文化意涵;湖湘精神

一、“七十二峰”意象的追溯与重建

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作为山水题材进入文人、画家的视眼始于明代中期,如陆治创作于1570年的《衡山七十二峰》,萧云从创作于1636年的《南岳七十二峰之图》。他们以纪游、代游或卧游的性质观照“七十二峰”山水意象,视眼主要集中在回雁峰至岳麓峰之间的自然胜景,缺乏主观的审美意涵和艺术表现。而清一代,文人、僧人、官吏等多群体开始参与到“七十二峰”意象的审美建构,在艺术风格上开始呈现出不同的视觉形态。如文人画家王宸的水墨“七十二峰”,宫廷画家沈振驎的青绿“七十二峰”,官吏刘权之的寿意“七十二峰”等。视觉意象的加深与主观情思的表达是清代“七十二峰”山水意象的主要特征。但明清绘画在图式和技法上,因循守旧、崇尚摹古,缺乏鲜明的时代个性,以至对“七十二峰”山水意象的再现均笼罩于传统的绘画技法之下,在图式、面貌、技法、风格的表现上皆有蜕变的空间。

在现代艺术改革潮流的进程中,出于对地域文化的内审,以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博士生导师王金石教授为主创的团队(包括石纲、旷小津、石劲松、谭长德等),自2016年起,历时4年之久,依次从潇湘源头沿湘江流域至洞庭湖进行现场采风写生,足迹遍布了潇湘流域和“七十二峰”山水之间。以自觉的文化担当,严谨的治学态度,浪漫的艺术思想,将潇湘的人文诗意与“七十二峰”意象,山水画的卧游精神与新时代的审美意识进行有机融合。旨在对明清以来“七十二峰”山水意象进行追溯与重识,在时代语境下完成“七十二峰”山水意象的现代转型及审美重建。创作者分别以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绘制了当代“七十二峰”山水意象的典型图式:分别为长72米、宽1.3米的线描长卷;长36米、宽0.7米的青绿长卷,都命名为《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

从标题的前缀可以看出,潇湘也是图式审美表现的重要内容,此举在清代王宸所作《衡岳七十二峰图》中有过尝试,他将“七十二峰”山水意象的表现延伸至潇水与湘水的交汇处——萍洲岛。而王金石教授进一步扩大了对潇湘流域的审美表现。在他的青绿和线描长卷中,内容以首起湘江源,末至洞庭湖,中间部分以“七十二峰”为表现主体。在图式的整体构架中,创作者别出机杼地以山脉、水脉、人脉为创作主线,将山、水、人文融为一体,彰显着时代的审美特质以及艺术家浪漫的创作思想和人文情怀。

从图式立意上看,这两张《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突破了古典山水画长卷可行可望、可居可游、偏重表现山川林泉的自然之美,以作“卧游”之乐的传统。创作者结合文人画的传统与“文以载道”的时代精神,注重山水画对文化的承载与表现。把宏丽灿烂的湖湘文化以一处处可视可感的客观形象展现在潇湘流域和“七十二峰”山水之间,增强了山水画长卷的表现能力和文化意涵。另外,在形象塑造上,以王金石教授为首的创作团队以对景写生、写实表现与观照心境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相结合,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再现至微、至极、至美、至意、至情。

因此,从图式内容、立意以及形象塑造三方面可知,王金石教授主创的线描和青绿长卷完成了对“七十二峰”山水意象的图式溯源与审美重构。

二、审美意涵表现的刷新与时代性

在“七十二峰”审美意涵表现中最具特色的是线描长卷的创作,在明清以来以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为题材的长卷作品,都是以浅绛、水墨、青绿作为表现手法,且以纪游、代游、卧游、寿意为表现目的。王金石教授为主创的全景式《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线描、青绿长卷,是对明清以来“七十二峰”审美意涵的突破与刷新,彰显了审美的时代性。

这幅线描长卷在立意、造境和形象刻画上是独立的艺术图式,也是《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青绿长卷的创作稿本,因此它们在审美意涵的表现上具有相对的統一性。基于尺幅和场景的宏大,长卷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构建画面以及经营位置。如何将大量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统一和谐地安排在同一画面之中。在王金石教授反复提炼以及推陈出新的艺术构思之下,“以山为本”“以水为流”“以文为脉”的审美意涵成了创作的主线。其次,内容和表现手法是构成画面审美的主要因素。内容上,王金石教授对典型的形象一一写实表现,如“七十二峰”现实空间的位置,湘水、潇水、洣水、涓水自然形态的走向,城镇、乡村、寺庙、故居错落有致的分布,田园、林木、泉流、桥梁、船只等点线面的组合,祝融峰、回雁峰、韶峰、萍洲岛、橘子洲等典型形像的客观再现。以写实的表现手法再现客观的形象及特征,使观者倍感亲切如身临其境。在表现手法上,王金石教授结合中国独特的意象式观察方式和当代人的审美习惯,在景物经营上视觉点犹如摄影镜头或近或远、或高或低、或隐或显,集传统的“三远法”和现代透视学灵活运用,将八百里南岳衡山的自然山水、人文精粹剪辑在一图之上。在线描长卷中,着重运用点、线、面有节奏的组合、穿插,使画面极具韵律和生命的力量,从而内化出丰富的审美意趣,既表现了南岳衡山早春的生气盎然,也是对“南岳独秀”“南岳如飞”{1}等审美意象的视觉再现。在青绿长卷中,一改传统重彩青绿反复渲染的表现手法,强调水墨韵味的显现,运用了大量“淡”“虚”“远”的烟云意象展现水墨的特质,以及南方山水烟雨朦胧的审美意象。在山体和林木中着石青、石绿、翠绿等,达到墨与色的浑融一体,这也是对“锦绣潇湘”和“江南水墨”意象的人文再现。

透过图式的内容、表现手法以及艺术风格,还可以看到其鲜明的时代性特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征,在图式中也有相应的呈现。在传统可居可游、可行可望的审美构建基础上,增加了现代的审美元素和艺术观念。在“七十二峰”山脉和湘江之滨中,永州、衡阳、南岳、株洲、湘潭、长沙、浏阳等数座现代化的城镇依次坐落在连绵起伏的山水间。在画面上,这些城市林立的高楼和建筑风貌,不仅呈现了现代人的文明与智慧,还展示了一派勃勃生机的盛世景象。古老的历史文化、具有标志性的亭台楼阁建筑、灵山秀水的自然風景,与林立的高楼和现代化地标建筑交通轨道、过江大桥、体育馆、高铁站、广场等相映生辉;静谧的田园风光与繁华的城市风景并肩而立。写实与写意并举,让观者倍感熟悉又充满想象。作者还通过图式向受众表达了创作的意图,将传统的“可居可游”{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卧游式山水意境,与现代的科技文明及审美体验融合表达,在继承中推进时代审美的多元化,创作不负时代个性的艺术图式。

在审美意涵的表现中,王金石教授个人独具面貌的艺术风格也在长卷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即在丛林叠嶂、缓河丽水、古屋新房中,表现雄浑隽永、自然天真的绘画面貌。南岳衡山与北方山水有明显的差异性,它的植被茂密,常年清翠,山脉结构浑然模糊,难以掌握其中的结构规律。想要达到传神的审美写照,需要长期扎根在这里的自然山水之中,心领神会其山水的韵律和节奏,这也是本土画家的先天优势。创作者经过长年的写生积累,对这里的自然山水“胸有成像”,再加上高度的概括与提炼,结合主体的艺术修养和审美体验,摸索了一套系统表现南岳衡山山水形象的艺术方法。如运用“以点成面”“以点藏线”“以线覆线”的手法再现南岳衡山郁郁葱葱的山水形象。结合写实和浪漫的表现手法,给观者以熟悉与新奇的审美感受,也是“七十二峰”山水意象在美学意义上的一次创新和突破。

总的说来,线描和青绿长卷在审美建构、图式内容、表现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展现了新的审美理念与人文理想,体现了现代文明精神对于审美时代性的要求。

三、湖湘人文精神的显现与传承

南岳衡山自南向北以回雁峰称首,岳麓峰为足,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自古有神秘而宏伟的人文传说,是儒、释、道三教的共融之地,历代文人墨客倾慕的山水家园。潇湘作为文人心中的诗意栖所,有着浪漫和渔隐的人文情思。它们与湖湘文化同生共养,源源不断地为现代文明倾注新的活力。但作为观念或印象中湖湘人文,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是一种概念或零碎的存在形式。以图卷的方式将这一概念视觉化、象征化、系统化,达到“千载寂寥,披图可鉴”{3}的文化功能,是时代赋予当下艺术的责任。

在王金石教授笔下的青绿和线描长卷,匠心独运地将湖湘人文融入山水意象之中,这是以往“七十二峰”山水意象难以见到的创新。在两幅长卷开篇的永州蓝山“湘水源”,附近九嶷山上的舜帝庙、周敦颐故居,以及永州的柳子庙、浯溪碑林和萍洲岛,这些都属于湖湘文脉发祥地中的一部分,对湖湘文化的形成有着促进的作用。其后对潇湘流域中景点在图式中的形象显现,表现了对潇湘文学的追忆与传承,也是对地域文化的再认识。石鼓书院、宣州古镇、禹王碑、南岳大庙、南台寺、福严寺、舍利塔、墨镜台、圣殿庙、岳麓书院、爱晚亭、岳阳楼等景观形象在图式中的再现,是对历史文化的重识与内省。彭玉麟、陶铸、王船山、曾国藩、齐白石、毛泽东、彭德怀、刘少奇、周小舟、任弼时等名人故居的显现,是对人文精神的反思。总之,湖湘文化的建构离不开这里的自然山水与“敢为人先”的人文精神,历史的再现有助于当下对文化的传承和持续发展。

于绘画艺术而言,在山水画中表现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是对传统山水画创作的一种打破和尝试,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题材,扩大了山水画的艺术表现能力。王金石教授运用山水画的艺术手法对湖湘文化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艺术勾勒,在“七十二峰”山水意象中刷新了人们的视觉感受,在地域文化上再现了全面的湖湘人文。在长卷完成之时,既成为湖湘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湖湘文化的永恒载体。

透过对《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青绿和线描长卷的解读,重识了明清以来南岳衡山七十二峰题材山水画的审美意涵及艺术风格。在现代文化和艺术改革的潮流中,以王金石教授为主创的团队,经过四年之久的采风写生、概括提炼,以“山脉”“水脉”“文脉”为创作主线建构了新时代语境下的“七十二峰”山水意象。图式在内容、形式、手法、风格等方面展现的是当代人的审美意识和人文情怀,在传统山水画审美的基础上扩大了对现实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再现,把对湖湘文化的传承以图的形式展于观者,拓展了山水画的表现宽度与深度。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承载着传承文化与艺术的精神,也不自觉地成了湖湘文化的载体。

注释:

{1}谭岳生:《南岳衡山古今诗词集成·中册》,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6页。

{2}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632页。

{3}谢赫:《古画品录》(文艺评论·卷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2712页。

*本文系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X2018B27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 孙 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