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粮食种子存储的有效方法
2021-09-14黄凌
黄凌
摘要:做好夏季粮食种子的存储至关重要,是保证丰收的关键,也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关键步骤,由于夏季的天气多变,在存储方面应加强管理,从而实现粮食种子保存的有效性。本文结合不同的存储方式、对仓库的处理方法、影响种子存储的主要因素,论述了粮食种子的入库处理,希望为其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1]。
关键词:夏季;粮食种子;存储方法
0 引言
夏季的气温、湿度都较高,种子的合理存储至关重要,如果出现不当行为会影响整体种子的效果。而合理的方式可以保证寿命的延长、新鲜度、减少虫害、霉菌等等,从而提升成本。
1 不同的存储方式
1.1 房式仓库的存储
这种类型的仓库在日常生活比较常见,使用率较高。有以下优势,第一是存储空间大,一次性存储的粮食较多,不用担心空间问题。但是也需要注意杀菌管理,毕竟长时间堆积在一起,需要杀菌来维持质量。
1.2 地下仓库的存储
这种类型的存储方法也有着巨大优势,可以表现为以下特点:这种仓库的温度较低,而且密封性也可靠,就是这种低温的环境,恰巧为种子提供了良好的存储条件,减少了呼吸,降低了耗能率。可以说地下仓库的存储比较实用,但是有利有弊,也需要注意防潮、防虫,在必要时做好措施。
2 对仓库的处理方法
糧食种子的存储不是靠收集起来就可以完成的,对环境的要求也很高,例如湿度、温度都是要适宜,因此处理方法至关重要。下面我们介绍:地面防潮法、低温除湿法、保温法、机械冷冻通风法几种常用手段,详情请看下文。
2.1 地面防潮法
由于现在的仓库经常使用,所以会出现地面开裂的现象,然后导致潮湿。所以在进行粮食种子的存储前,检查人员要提前做好防护工作,例如处理好开裂的地面,从而降低对粮食种子的损耗。
2.2 低温除湿法
种子在入库前还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低温除湿,相关人员要提前将仓库内的环境达到平衡。比如可以使用除湿机对内部环境进行制约,做到种子在低温的环境中长期存储。
2.3 保温法
由于夏季的太阳光照射较严重,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并减少热量的传递,还需要采用科学的手段,例如太阳光会随着温度传递到仓库内,然后影响种子的存储环境,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人为方式减少损害,在外墙上加上覆盖物或者是泡沫板,都可以有效解决热量传递,以保证种子的质量[2]。
2.4 机械冷冻通风法
使用机械冷冻通风法是现阶段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为粮食种子的存储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是所耗费的资金也会增加。比如使用冷风机将气体吹向仓库,可以有效进行降温,但是也要注意冷风必须为干燥的,这样才不会影响种子的正常存储,还能有效降低室内低温,从而让其在正常的环境中,达到存储的根本目的。
3 影响种子存储的主要因素
3.1 虫害
虫害是可以通过有效途径避免的,由于仓库是一个密封的环境,所以出现虫害也很容易,如果一旦出现虫害,那么粮食种子会受到很大伤害,所以防治工作至关重要,不能给虫子繁衍的机会,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3.2 温度、湿度
不仅仅是活动的生物才会呼吸,在以往学到的光合作用便是证明种子会呼吸的最佳途径,在存储期间种子也需要呼吸,那么这就对温度、湿度就有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是湿度,如果较高会出现霉变情况,因此环境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其次是温度,这种情况对种子的影响也会更大,可以具体点说,就是如果温度低于存储的条件,种子就会休眠;如果是过高,那么会腐烂。
4 粮食种子的入库处理
粮食种子的入库处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清理仓库、对粮食种子进行检查、对粮食种子进行包装、存储期间进行观察,下面简要为大家介绍。
4.1 清理仓库
在种子入库前,首先要做的是清理仓库,因为一个干净的环境可以为种子的存储提供基础,在清理时一定要注意彻底,而且也要进行消毒,双管齐下。另外一方面是关于老鼠的,相关人员应做好防止工作,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4.2 对粮食种子进行检查
在粮食种子入库前,也要做好检查,第一是晾晒工作,将多余的水份晒干,保证质量。
4.3 对粮食种子进行包装
种子在入库后,也不能随地乱扔,必须用蛇皮袋装好。如果是长期存储,还能进一步做好密封工作,以防种子的变质。
4.4 存储期间进行观察
在进行完一系列的存储工作后,也要着手准备观察工作,首先在仓库内放置一根温湿度计,以便后期的观察,同时也要隔断观察粮食种子。再者是天气情况,下雨天就做好防潮工作;正常天气就做好热量的控制,避免因温度造成休眠或者腐烂。
5 结语
综上所述,是对夏季粮食种子存储有效方法的简要分析。由于夏季的天气复杂,相关人员务必要做好防止工作,保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有虫害工作也是重中之重,在入库前可以提前设计预防计划,例如老鼠,可以对周围环境做好防护,如果是空间内部滋生的虫子,便要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 鲍洪涛.夏季粮食种子存储的有效方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3):47.
[2] 马社会.浅谈夏季粮食作物种子储存的有效方法[J].科技传播,2010(2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