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丁谈不稳定无产者和“基本收入制度”
2021-09-14韩晓露
韩晓露
最近的《激进哲学》网站上,刊载了针对盖伊·斯坦丁的访谈,访谈围绕斯坦丁的重要著作《不稳定无产者:新的危险阶级》展开。
斯坦丁自承,他对“不稳定无产者”的关注,其实由来已久:1986年9月,他就与合作伙伴一起建立起了“基本收入地球网络”,其时,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开始得势,鼓吹的是“弹性劳动市场”,而这就意味着工人越发处于不安全的境地之中;同时,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所造就的,是一个越发分裂的劳动力市场——马克思意义上的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传统的工人阶级结构越发破碎,一种新的结构开始涌现:顶端是财阀,中间是有着稳定雇佣关系的工薪階级,再往下,旧的工人阶级(人们熟知的“工业无产者”)正在缩减,而不稳定无产者正与日俱增。对于后二者来说,这里的区别在于:传统的工人阶级有稳定的全职工作、津贴、相对稳定的收入,而不稳定无产者的收入是浮动的、岗位是没有保障的、政府福利也是不惠及他们的。到了2011年,斯坦丁写出了《不稳定无产者》这本书,在他看来,如果处于不安全状态的不稳定无产者的数量的确正在增长,那么唯一的应对之道,就是要建立某种基本收入制度,以确保他们的收入安全。
有人对“基本收入制度”持批评态度,认为这容易使得国家在此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且容易养成人们对于国家的依赖。
结合所谓“认知资本主义”的说法,斯坦丁指出,马克思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而当下的技术革命在做的,就是大量增加没有酬劳(因此也就没有交换价值)的工作——社群工作、关爱工作等等,它们与马克思意义上的“劳动”不同,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交换价值;另一方面,这样的工作也越来越不局限于工作场所和上班时间之内,因此也就越来越与有偿劳动无关。因此,如果能有“基本收入制度”,那么处于此类情境之中的不稳定无产者,其对工作的掌控感就会更强一些,社会团结也能因此增进一些,不然的话,面对劳动市场的此类结构性突变,他们就只能被剥削和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