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探析
2021-09-14周小跃
周小跃
摘 要:21世纪是5G时代,是信息时代,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许多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媒体发生改革,互联网应运而生。互联网技术较传统媒体而言更加开放、快速、时效性强,除此之外,互联网技术还深刻影响了学习、娱乐、社交等各领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正是因为这些功能使得大学生可以快速、多角度获得知识,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使大学生的思想朝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本文就“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2-0131-03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大学生可以多角度获取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但这也造成学生过早接受不用的知识的后果,从而影响其思想观念的形成[1]。学生的思想观念尚未完全定形,外界新鲜事物过多容易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以及日常生活。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其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关键任务[2]。因此,如何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提高学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成为高校的首要任务。教师要做好积极引导,尽量消除互联网技术的负面影响。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大学生长期受不良信息的影响会使思想观念发生偏离。因此,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方式。
一、互联网的特性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互联网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拓展
“互联网+”是指信息技术与当今社会中各领域相互结合,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3]。在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互联网+”时代的新理念相结合,紧跟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步伐,实现“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断创新与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
網络平台、手机、电脑等都是互联网传播的主要方式,人们通过手机App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国家大事,互联网技术时效性强,国家大事只需几分钟即可在网络上迅速得到传播,人们获取知识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互联网技术人们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一先进科技的优势,建立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平台,如QQ群、企业微信、钉钉等,向学生推送时事政治、热点新闻,同时也引导和鼓励学生对时事热点进行积极讨论,让学生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教师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学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观点和认知。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总结和发布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加强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创建网络交流平台,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关于道德修养、社会认知、生活、学习、交往等素养的培养,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
(二)“互联网+”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互联网可以跨越时空限制,信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例如:信息可以从电脑网络传至手机网络、传至数字电视网络等。这种传播形式一般称之为流媒体。流媒体可以辐射、渗透每一个微小的地域。基于此,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借助手机、电脑等载体,不受时空限制获取信息,也可以在相应的网站或平台中对国际局势、社会发展状况、新闻热点等进行实时关注[6]。另外,高校也可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性,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扩大,同时也可以提高高校可信度。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方向
(一)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只有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做好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要立足于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积极配合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和改革。首先,高校应该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利用,全方位创新教育模式。在网络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正视“互联网+”教育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并推动教学模式朝着改革创新的方向不断探索和发展。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创新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真正发挥新时期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创新教育方法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为高校思政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方法,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多样性,我们需要挖掘媒体技术中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技术特色与技术优势,以传统思政教育为基础,结合媒体技术的特色与优势,及时调整与创新传统思政教育内容与方法,将现有的优势转变为思政教育的动力,使思政教育质量提高。
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平台和相关科技技术,获得更加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充分挖掘各方面的知识信息资源,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和知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选择热点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巩固学生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熟练运用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的活力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融入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考核机制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高校传统的思政教育考核模式存在诸多不足,例如:考核方式以卷面或论文形式进行,考核内容片面化,无法客观评价学生意识特点。考核不仅可以检验教育成果,而且可以评价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因此,创新考核机制是关键。创新的考核机制不仅要能够客观评价学生意识,还应具有时效性。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方法
(一)以时代发展为基础,丰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主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的动力源泉。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潮流,更新教学内容。一方面,教师要学习互联网知识,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当今的时代潮流,对国家的形势有初步的了解,明确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优势。教师将时事政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获取直接经验。另一方面,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同时要安排一定的社会实践,才能使其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最终变为自己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思想政治知识,不仅可以帮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还可以极大地提高思政教育内容的时效性。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能够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丰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获得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资料,师生可以借助这些学习资料进行讨论和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最近的热点社会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堂教学氛围相对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发展,也促使学生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重任。
(二)以红色资源为内容,扩充思想政治教学根基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呈现出一批批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英雄,这些红色内容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的重点。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提高国家的民族凝聚力,提高国民素质。红色内容的学习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来源,教师可将当地的红色内容加入政治思想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使之了解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以技术革新为基础,优化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必须建设一支学科素质优良、对网络信息技术有一定掌握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互联网+”教学环境,打破传统被动课堂教学的现状。具体来说,高职院校要定期开展网络教学与培训活动,提高思政教师的网络技术素养,提高其解决实际网络教学问题的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大对思政教师培训的投入,以激发思政教师的积极性,提高高职院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实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网络教学,取得更大的进步。
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因此,教师要进行教育手段创新,探究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寻找好的学习软件,在软件中发布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同时也可以在软件中进行定期考核,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既要做好理论知识的教授,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实践锻炼,增加社会实践教学部分,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领悟理论知识;或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讲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四)以绩效考核为基础,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活力
社會不断发展,科技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教学过程中也引入互联网教学,为课堂教学添加活力。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可以将教师考核同学生成绩、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巧妙结合,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开拓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建设性意见,使思想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学校要鼓励学生的行为,重视学生的想法、建议,并设置一定的奖励。另外,学校可以鼓励教师与学生收集校园特有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其收集到的资料在网络上进行共享,方便学生与教师进行知识共享。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成立互联网管理小组,对互联网上出现的错误、虚假信息进行及时修改,避免因信息误导影响学生的知识体系。另外,学校还可以对师生进行互联网应用培训等,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活力。
(五)“互联网+”时代培养大学生的正确社交观念
互联网飞速发展,有些学生沉迷于虚拟网络生活,但其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因此,高校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了解学生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了解学生的人际关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走出阴影,学会与他人沟通,摆脱孤单,更好地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政教育都有属于自己的网络平台,在这样的情况下,辅导员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开展对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可以在平台上为学生们设置讨论的话题,学生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辅导员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学生们的想法。此外,辅导员还要引导学生们在平台上讨论一些思想政治的相关话题,全方面引导学生们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话题讨论当中,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思想政治学习的氛围。
四、结语
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科技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才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近几年,科技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进步。互联网技术较传统教育技术有着诸多优点,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有利于优化思政教育,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鲁琴,李毅,任娜. 略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建设[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5):72-74.
[2] 张文旭.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 学周刊,2021(07):8-9.
[3] 李实. “互联网+”思政课: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策略[J]. 文存阅刊,2021(06):142.
[4] 龙玫杏.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模式研究[J]. 公关世界,2021(02):139-140.
[5] 肖贞祥. “互联网+”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讨[J]. 科教导刊,2021(09):80-82+90.
[6] 于海洋,何康.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3):17-18.
(荐稿人:张二庆,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