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高考试题,悟高考评价体系,领地理复习

2021-09-14付红芳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1年8期
关键词:洪峰坡面黄土高原

付红芳

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指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笔者以不同年份有关黄土高原的高考试题为例,分析高考地理试题是如何体现高考评价体系理念的,以帮助同学们进行高效复习。

【例1】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

1253.0无明显洪峰

2480.3无明显洪峰

35100.1无明显洪峰

4273.2无明显洪峰

5290.7洪峰流量346m3/s

6254.4洪峰流量1750m3/s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

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该题组以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6次降水相关统计信息为情境,考查降水强度、河流洪峰、河水含沙量、植被等相关知识。黄土高原是我国典型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命题者以此区域为背景一方面促使考生对此区域有进一步的认知,另一方面促使考生进一步关注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试题考查了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但并没有完全按常规的思路直接考查,而是通过降水历时、降水量及洪峰流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地考查。

第(1)题,降水变率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A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能力强,可以减少河水含沙量,B项正确。植被覆盖率提高对增加区域降水量作用不明显,C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高,河流径流量会有所减小,D项错误。第(2)题,由表格数据可知,第5次降水历时两天,时间不长,降雨量为90.7毫米,因此降水强度大,①错,②正确。前面连续的4次降水,都没有产生洪峰,到第5次形成洪峰,是因为前4次降水可能使土壤水达到饱和,到第5次降水时,则以地表径流形式汇入河流,形成洪峰,③正确。故B项正确。第(3)题,河流形成洪峰冲刷河床和沟谷,能够增加河流含沙量。第5次降水形成洪峰,但含沙量小,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小,A、B项错误。裸露坡面植被覆盖率低,每次降水都会出现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但第5次降水时,河流含沙量较小,说明该流域裸露坡面少,C项错误。经过连续的多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将植被覆盖坡面植株之间的堆积物冲走,导致土壤裸露,第6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故D项正确。

【例2】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多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

(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

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

(3)推测开展治溝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该题组以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治理为情境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试题一方面通过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进行比较,有效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描述该地运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加强考生对该区域的认知能力,有利于其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

第(1)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的治理目的。传统打坝淤地也都能实现A、B、D项的功能,而从“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中,可以看出治沟造地是从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生产(集约高效)三个方面来进行整治的,在“异地移民搬迁”“生活宜居适度”方面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C项正确。第(2)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抓住“生产条件”这一信息。“优化农业结构”“健全公共服务”都不属于生产条件的改善,治沟造地对提高耕地肥力影响较小,故正确答案为B项。第(3)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治理的条件。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是农业生产用地比较紧张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因为长期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少,坡耕地较多,农业生产方式也相对粗放,所以②③正确,故C项正确。

通过对比分析两组试题,我们可以看出,两组试题都以黄土高原这一地域为背景,围绕水土流失这一中心命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产生及治理等基本知识;通过对考生关键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突出高考试题的人才选拔区分功能;同时通过创新,落实“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要求。

猜你喜欢

洪峰坡面黄土高原
深水坡面岩基础施工方法
阿尔卑斯山脉 马特洪峰 全球人民心中的盼望
我国黄土高原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及风土人情
淡定!
固化剂对提高黄土边坡坡面抗冲刷性的试验研究
园林坡面绿化施工技术研究
黄河哺育了黄土高原
用稀土元素示踪法研究黑土侵蚀
小石狮——黄土高原农家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