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0例闽北地区混合痔中医证素规律研究

2021-09-14蔡华花郑梅娟曾凤荣黄志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5期
关键词:痔的病性证素

蔡华花 郑梅娟 曾凤荣 黄志勇

混合痔是常见的一类肛肠疾病,相关调查显示,在世界范围内痔病患者占肛门直肠病患者的80%以上,而混合痔占总体痔病患者的60%以上,混合痔已经成为了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一类重要问题[1]。证素辨证是我国学者在继承前人辩证经验的基础上,开创的一种以证素为核心的辩证体系,符合中医理论基础内容,将病位、病性、辨证分型等与病变本质相关的要素进行提炼,对证素和症状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研究,明确每种症状与证素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2-3]。中医证素具有独特的组合规律,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灵活的研究体系,将中医学研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量化,对于中医学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次研究对闽北地区的120例混合痔患者资料进行了调查,尝试构建了混合痔患者的证素辩证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连续取样法统计2018年9月—2020年8月之间的120例混合痔患者,所有病历资料均来源于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肛肠科。纳入标准:(1)符合混合痔诊断;(2)患者资料齐全;(3)通过伦理审批。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2)已行痔手术治疗者;(3)合并机体恶性肿瘤者;(4)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5)合并传染性疾病者;(6)妊娠及哺乳期妇女;(7)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

1.2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连续采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就诊于南平市第一医院肛肠科的混合痔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四诊资料的采集、发放并回收混合痔证素辨证研究调查表。调查表自拟,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证素资料两部分内容,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出生地、病程等;证素资料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为主要依据,参照《600种常见症状的辨证意义》[5]相关内容,设计计量辨证数据,证素资料统计包括病位、病性和辨证分型,按照证素轻中重积分不同分为0~3级,其中积分<70视为0级,积分在70~99分之间视为1级,积分在100~149分之间视为2级,积分≥150分视为3级,以2级、3级作为统计标准。现场调查人员均接受过培训,使用统一解释语进行说明,受调查者在调查人员指导下进行现场答卷,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120例患者均为出生于闽北并长期居住闽北地区者,男女比例为67:53;年龄分布统计显示,30~39岁年龄段患者的发病率最高,占36.7%(44/120),见表1;病程分布统计显示,病程2~5年内患者比例最高,占39.2%(47/120),见表2。

表1 120例混合痔患者的年龄分布统计

表2 120例混合痔患者的病程分布统计

2.2 病位证素

病位证素规律显示,大肠病位证素频数占比最高,为74.2%(89/120),证素积分为(117.5±29.6)分,见表3。

表3 120例混合痔患者病位证素分布统计

2.3 病性证素

病性证素规律显示,热证证素频数占比最高,为89.2%(107/120),证素积分为(124.7±27.9)分,见表4。

表4 120例混合痔患者病性证素分布统计

2.4 辨证证素

辨证分型统计中,将兼夹证型的患者分别归入不同证型分组中,其中大肠湿热证占比最高,为28.0%(78/279),见表5。

表5 混合痔患者辨证分型证素分布统计

3 讨论

痔是中医研究中最早认识的疾病之一,早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南流注于海……可以己痔”,这也是最早提出的对痔的命名。在中医学理论中,痔的证型分类包括气滞血瘀、脾虚气陷、湿热下注、风伤肠燥等,在病理变化的认识上,则主要包括热、血热、湿热、血瘀、脏腑素虚等[6-7]。热被认为是痔病的主要病理变化,《素问·痔瘘论二十八》中提出了“三焦当以火断”的论点,认为泻火之法是治疗痔病的主要治则,《东垣十书》中也指出:“治痔漏大法以泻火、凉血、除湿、润燥为主”,强调清热泻火为重;《丹溪心法》有云:“痔疮专以凉血为主”,《医学入门》中也有相同的说法,认为痔疮是由于“热而血伤”所致,因此治疗上应当以“槐花槐角生地凉血”为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槐角丸就是典型代表;《儒门事亲·痔瘘肿痛十九》提出了“无湿不成疾”的理论,认为湿热下注是导致痔病的主要原因;《黄帝内经》中则提出了痔乃“筋脉横解”,故之后的历代医家都认为痔属于血管经脉病变,《内经知要》提出“脉入肛故为痔”,《外科正宗》提出“浊气淤血,流注肛门”,都是在指血瘀所致痔病。

证素概念的提出,使中医理论知识得以量化,能够以流行病学的形式进行统计,为中医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条件[8-9]。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12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67:53;年龄分布统计显示,30~39岁年龄段患者的发病率最高,占36.7%;病程分布统计显示,病程2~5年内患者比例最高,占39.2%。这说明混合痔的发病人群中,男性略高于女性,而30~39岁属于混合痔的高发年龄段,病程在1~5年内的人群占比最高,这个结果与唐勤富等人的统计数据相近,反应了混合痔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10-11]。

从中医证素分析情况来看,混合痔的病位以大肠为主,占总数的74.2%,病性以热证为主,占总数的89.2%,辨证分型中以大肠湿热证为主,占28.0%。在病位方面,《普济方》有云:“盖热则血伤……趁虚而坠入大肠,此其所以为痔也”,说明无论热、湿、燥邪最终都病于大肠,在辨证分型方面也以大肠湿热证、大肠实热证为主。在病性方面,《金匮要略》指出“有热者必痔”,说明热证是混合痔的主要病理变化,热为阳邪,易伤津耗血而致热结肠燥,便秘日久则气血不畅,结而为痔,除热证外,湿、阴虚、气滞同样易导致混合痔的发生。在辨证分型方面,本次调查的120例患者中,以大肠湿热证为主,这个研究结果与尤春霞等人的调查有所出入[12],考虑原因可能与闽北地区的环境特点和饮食结构有关,从这个调查结果来看,混合痔的治疗上,当以清热利湿为主,同时要考虑其他兼证的影响,方可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闽北地区混合痔患者具有一定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患者的主要病变部位为大肠,以热证为主,在辨证分型中,大肠湿热证比例最高,临床治疗上应当考虑区域特点,选择合适方案。

猜你喜欢

痔的病性证素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中医证素分析
脾系藏象病位与病性特征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风痰瘀虚”的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病性证素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研究
八珍汤加味序贯中药包热熨治疗气血两虚型子宫腺肌病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PPH与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证的证素辨证研究
HCPT微创术联合苦参敛疮汤综合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