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里·里昂惕夫:投入产出分析之父
2021-09-13张乐
张乐
华西里·里昂惕夫1906年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1921年,他进入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先后学习过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专业,主攻社会学。1925年,年仅19岁的里昂惕夫以优异成绩毕业,取得社会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同年,他移居德国,进入柏林大学。在柏林大学期间,里昂惕夫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冯·博特基威茨学习数理统计学,并任著名经济史学家W·桑巴特的助手。凭借优异成绩和极富创见的研究成果,他于1928年取得哲学博士学位。
1927年至1930年,里昂惕夫在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期间,1929年他曾来中国担任过国民党政府铁道部顾问。1931年,他由德国移居美国,先后任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研究助理、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经济分析研究所所长。
投入产出法
早在里昂惕夫1925年在柏林读书时,就于德国出版的《世界经济》杂志上发表了《俄国经济平衡——一个方法论的研究》,首次阐述了其投入产出思想。
移居美国后,他正式开始进行投入产出法的研究工作。1936年他发表了《美国经济体系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一文,阐述了美国1919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投入产出理论和相应的模型,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案。1941年,他出版了投入产出分析的第一本专著《美国经济的结构:1919-192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政府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需要一个相当科学和精确的计算工具。投入产出法逐渐引起了美国政府和经济学界的重视。为研究美国的战后生产和就业问题,美国劳工部聘任里昂惕夫指导编制1939年的美国投入产出表。1944年,该表完成后,美国劳工部立即用该表来预测美国1945年12月的就业情况,并对1950年美国就业情况和各经济部门的产出作了预计。后来美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证实了预测的准确性。此后,美国政府定期编制全国投入产出表,作为国民经济核算和决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里昂惕夫首创的投入产出分析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基于线性代数的方法分析经济系统中各部门间的商品和资金流动的方法,并构建投入产出表分析一个部门的需求波动对其他部门和整个经济体系产生的影响。具体而言,投入产出分析由部门间交易表(ITT)、直接需求表(DRT)和总需求表(TRT)三个表组成。ITT和DRT表明了控制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中间商品和劳务销售的部门间关系。TRT则显示了各个部门为满足最终需求而进行的商品、劳务的生产和买卖。这些表格综合起来可反映一家生产企业、一个生产部门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情况。
投入产出分析法最主要的应用是进行经济预测,还能用来研究某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将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一些专门的社会问题研究,如环境污染问题、人口问题、世界经济结构等。这一分析方法不只广泛应用到各种长期、短期预测及计划,还适用于完全不同经济制度下的预测和计划。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已编制了本国和本地区的投入产出表,联合国也将这一方法规定为会员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里昂惕夫之谜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昂贵的劳动力和最密集资本,它在生产那些需要使用较多资本和较少劳动的商品方面拥有比较优势,故宜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里昂惕夫在1953年9月发表的《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美国资本状况再考察》和1956年11月发表的《生产要素比例和美国贸易结构:进一步的评论和经验分析》,分析了美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它主要应用投入-产出法,考察了美国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产品(即该国既出口又进口的产品)中劳动与资本要素的比重等内容,结果发现,美国进口替代中的资本密集度高于出口商品,而出口商品中劳动集中程度高于进口替代产品。这表明美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非资本密集型产业为基础参与国际分工。该结论与人们以往的观点不同,且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相背离,被经济学界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据此,里昂惕夫得出结论:美国经济的特点是资本相对不足和劳动力相对过剩,它进行对外贸易是为节约其资本而解决过剩劳动力问题。由此,他不赞成保护贸易,因为这将不利于美国国内工人的就业,而有利于增强资本占有者的地位。此外,里昂惕夫认為,资本供给的增加往往会减少美国的对外贸易额,而劳动供给的增加往往会扩大美国的对外贸易额。
对于里昂惕夫之谜,他曾作出一个解释。他认为,美国的劳动力与外国同类雇用的劳动力相比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这一解释实际上是做了劳动力非同质的假定,即认为美国比其他国家的劳动熟练程度高,这促使了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劳动力要素学说的深入研究。
里昂惕夫之谜引发了经济学界的广泛讨论和研究,产生了劳动熟练说、人力资本说、技术差距说、产品周期说等一系列解释和讨论,该争论仍在继续。
1973年,里昂惕夫因为投入产出法的发展,并且因为它在重要经济问题上的应用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予里昂惕夫诺奖的公告里评价,里昂惕夫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
里昂惕夫的主要著作包括:《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年》(1941年)、《美国经济结构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中理论和经验的探索》(1953年)、《投入—产出经济学》(1966年)、《经济学论文集;理论与推理》(1966年)、《经济学论文集:理论、事实与政策》(1966年)、《世界经济未来》(1977年)、《自动化对工人未来的影响》(1986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