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平台支付新乱象及应对策略探析

2021-09-13薛飞黄洁

金卡生活 2021年9期
关键词:监管

薛飞 黄洁

互联网平台经济是生产力新的组织方式,是经济发展新动能,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跨界融通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拓展消费市场尤其是增加就业都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平台经济在支付领域的风险事件时有发生,涉案资金规模逐年递增,电信诈骗、境外赌博等非法案件都与平台经济在支付领域的违规行为有关。本文通过剖析互联网平台在支付领域常见的违规问题,找准监管短板,对互联网平台支付领域风险防范提出合理建议。

電子支付在互联网平台的应用现状

电子支付是指消费者、商家和金融机构之间使用安全电子手段把支付信息通过信息网络安全地传送到银行或相应的处理机构,用来实现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的行为,是互联网平台在支付领域应用的主要非现金支付工具,包括:以PC、手机为载体的网络支付和以POS终端、NFC技术为载体的移动支付。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平台与产业经济发展的融合模式分为“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生产”“互联网+创业创新”三个领域,电子支付在三个应用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子支付在“互联网+服务业”领域的应用。现代化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化服务业,在发展标准、准入限制和对外开放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电子支付在“互联网+服务业”领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社保、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服务行业,尤其在社保、医疗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金融支付+社保”模式在社保、医疗支付场景的应用解决了偏远地区老百姓社保缴费、医保缴费、领取社保难的困难。

电子支付在“互联网+生产”领域的应用。农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的支柱产业,“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京东、拼多多、美团等电商平台在农产品销售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用户只需要使用手机电商App轻松下单就可以享受农产品送货上门的服务,农产品价格也相对实体门店便宜。同时,苏宁易购、天猫国际和淘宝商城等电商平台销售各类家电产品,满足了农村地区老百姓日常工业品生活需要,促进工业品下乡。

电子支付在“互联网+创业创新”领域的应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讲话中提到的。电子支付在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创新不仅体现在网络支付的应用,还在刷脸支付、NFC技术、指纹支付等其他移动支付方式在公共交通、便利店购物、景区门票等支付场景应用上有所创新。

互联网平台支付领域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网络平台支付市场集中度过高,不正当竞争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普遍存在。根据艾瑞咨询和易观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网络支付平台已经形成双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过度集中的市场格局,产生主要问题如下:一是限制支付市场竞争。大型支付机构依托其控股的平台在电子商务或社交领域等的影响,排斥其他支付机构提供支付服务,扰乱支付市场竞争秩序。二是侵害客户合法权益。大型支付机构合规意识淡薄,未经客户授权,以默认勾选、“概括授权”等方式,违规获取大量用户行为数据及生物识别信息;数据产权和使用权不清晰,部分数据被非法提供给第三方或用于大数据营销,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保护受到损害。三是垄断信息资源数据。大型支付机构具备金融基础设施特征,垄断海量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大量业务通过网络进行处理,信息系统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存在隐患,一旦发生外部攻击或操作失误,极易产生信息泄露等问题。

部分互联网支付平台“弱验证”引发账户安全风险。为了提高客户便捷支付体验,部分网络支付平台快速绑卡、一键注册等操作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平台在手机上仅凭验证码就能完成身份认证。仅凭身份证、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号等信息完成身份验证安全性级别非常低,不法分子复制手机卡、拦截短信获取验证码,通过验证码登录用户社保账户、银行卡账户、公积金账户,出现“个人信息”代替真人操作,引发用户账户风险隐患。

引发网络欺诈和网络“黑产”。近年来,网络支付平台网络欺诈案件高发频发,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刷单代理、网购退款、“杀猪盘”、套路贷等网络犯罪案件层出不穷,犯罪手段由原来的账户盗用、诈骗转账、盗刷向网络贷款、虚假商户、理财等方式转变,各类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支付等手段隐藏资金链,各类非法资金交易交织、欺诈风险、网络支付风险防控形式严峻和复杂,因此,客户通过网络支付交易时各类风险难以识别,容易掉进网络欺诈陷进,引发资金被诈骗的风险。

监管体系亟待完善。由于互联网支付业务渠道、运营和产品发展迅速的客观现状,监管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表现在:从效力看,目前有关互联网支付监管文件属于部门规章,法律层级较低,尤其在互联网支付风险方面,缺乏较详细的监管规定和处罚措施,监管的威慑力不够。从监管机制上看还未形成跨区域监管共享机制。互联网支付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打破了地域限制,涉及跨地区、多方部门,需要形成跨地域多部门协调协作监管机制,才能避免监管真空和监管效率。

相关政策建议

建议规范支付业务创新,建立支付行业公平正义市场环境。一是要维护平台经济的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特别是依法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交易等违法行为。要求支付机构不得滥用本机构及关联企业的市场优势地位;排除、限制支付服务竞争;不得采用低价倾销、交叉补贴等不当手段拓展市场;各支付机构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遵循依法合规、安全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稳妥推广支付业务,共同维护支付服务市场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建议建立个人信息保护行业标准。结合实际业务开展情况,从个人信息获取的必要性、信息收集范围、信息处理方式、信息保管与存储、信息销毁等制定行业标准,通过行业标准约束实现信息收集规范化、必要化、信息销毁及时化。同时,网络支付平台优化平台流程设计,提升个人信息安全。

建议提高验证安全级别,保护客户账户安全。用户登录平台查询、交易个人账户时,在基础验证基础上叠加“人脸识别”“私密问题验证”等技术,确保登录用户是卡主本人。同时要对网络支付平台大额支付、转账等交易的监控和分析,发现异常行为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止损。

建议强化行业协同防范网络欺诈。一是建议加强监管科技应用力度。探索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化监管技术应用,将监管过程前置,重点事前合规监管和风险防范,清算机构充分发挥数据和技术底层支撑,提升监管效能。二是开展行业协同防范网络欺诈的关键。支付行业各方通过开展风险数据共享、模型共建、联合研发等合作,实现风险信息多维度关联分析,增强联合研判和数据线索交互,及时应对违法犯罪手段变化、及时调整风控策略和模型,形成监管合力,实现对网络欺诈网络黑产精准打击。

建议完善监管体系。一是建议加强互联网支付业务法律顶层设计,提高网络支付平台监管政策层级,从法律层面加强互联网支付业务合规监管。二是建立跨地域多方合作监管体系。建议建立公检法、中国人民银行、银行金融机构、支付行业自律组织等多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实现跨地域额、信息共享。公检法在互联网支付违法案件侦破、审判过程中,积极探索完善互联网支付业务违规裁量和惩戒法律制度,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行金融机构依法实监管政策并实施监管,总结经验,为完善互联网支付业务立法积极建言献策。

应用1:遵义市助农取款点“金融支付+社保”一体化服务模式

遵义市辖3区2市9县,共有183镇22乡(含民族乡),203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627.0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300余万人。遵义市农村地理环境复杂,村落分散,大部分乡村距离镇、县、市数十公里以上,农民往返镇、县、市办理支付业务、社(医)保业务既费时费力,又要承担交通费用,成本较高。办理各项金融支付业务、社(医)保业务难的问题曾经长期困扰着农村百姓,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及文化较低人群。遵义市以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为依托,打通了服务农村金融支付的“最后一公里”,建成“金融支付+社(医)保+金融宣传”一体化“服務点”,解决了农村百姓办理社保业务难的问题。目前,遵义市农村百姓足不出村在“服务点”,不仅能办理小额取现,现金汇款、转账汇款、余额查询支付业务,还能办理社保缴费、医保缴费、社保生存认证、养老金领取、电话缴费、电费缴费、财政补贴领取、红梁款领取等服务。“服务点”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百姓的烦心事。

应用2:探索“农村支付服务+电商平台”新模式

近年来,为助力农村地区脱贫攻坚,丰富农村地区居民物质生活需求,多地银行业金融机构把深化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与精准扶贫和普惠金融相结合,打造“农村支付服务+电商平台”新模式,将原助农取款服务点提挡升级为一种不仅具有惠农、便农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扶贫功能的新型表现形式。新模式下,助农取款服务站由具有一定金融业务常识的当地居民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做日常监督及培训,除了办理传统的助农取款业务外,还新增加了人民币兑残换零、小额信贷需求登记、金融知识宣传、金融业务推广、金融消费维权、金融舆情监测、金融需求调研等金融综合服务功能,同时通过布放“邮掌柜”、黔农E付等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广的电商平台系统,组织农副产品挂网销售,解决了农村地区信息闭塞、商品流通不畅等问题。

应用3:地铁进入刷脸支付时代

刷脸支付是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3D传感等技术实现的新型支付方式,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人脸识别完成支付。刷脸支付的发展及普及,对于提升用户移动支付体验、改善商户经营效率、带动经济社会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在交通、购物、医疗等场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刷脸支付已逐步应用到地铁场景,上海、郑州、福州、杭州、贵阳等多地的地铁已实现了刷脸支付过闸乘坐地铁,乘客只需要下载当地的手机App平台实名注册个人信息并绑定支付方式,即实现无感通行,300毫秒内完成人脸识别,每分钟可通行40人左右,无停顿的快速通行有效提高进站效率。人脸识别技术在地铁场景的应用让支付过程更加便利化,用户脱离了卡或手机的载体束缚,真正实现了人与银行卡账户的“合二为一”;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省去了消费者拿出手机、打开App的时间,缩短了付款过程耗时,减少了排队现象;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降低了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使用数字支付工具的难度和门槛。

猜你喜欢

监管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以“互联网+”提升服务监管效能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实施科学监管 增强治理效能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新概念: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
《中国经济周刊》最强监管
私募业或迎“去通道式”洗牌
监管交通